閱讀479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對貨幣政策的探索仍在繼續

摘要

北京時間9月21日淩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發布最新的會議決議,利率目前維持不變,但是從下個月開始縮表進程。這是一份符合市場預期的決議:暫停加息進程,開啟縮表進程。

  北京時間9月21日淩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發布最新的會議決議,利率目前維持不變,但是從下個月開始縮表進程。這是一份符合市場預期的決議:暫停加息進程,開啟縮表進程。

  雖然初期的縮表規模(每個月100億美元)不是很大,但卻是一個標誌性的動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為了挽救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危局,美聯儲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除了降低基準利率之外,還動用了量化寬鬆(QE)政策,即美聯儲直接在市場上購買債券,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從2008年開始,QE總共進行了四輪,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現在終於要結束了。此前,美聯儲已經自2015年末以來實施了四次加息。

  加息和縮表進程未來將結合在一起,這意味著美國的後危機時代的貨幣政策終於要走向終結,這距離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9年。雖然美國經濟確實帶頭複蘇,但是並不意味著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了健康、穩健的增長軌道,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和新技術革命乏力的當今,全球經濟增長仍處於低增長區間,麵臨許多不確定性,歐洲和日本至今沒有脫離量寬政策。

  此時此刻,更需要從深層次反思貨幣政策在調控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毫無疑問,通過運用貨幣政策調控總需求,大大平緩了經濟的波動,對經濟穩健增長功不可沒。但是,無論是危機前,還是危機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頻繁運用也帶來了許多問題。

  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是討論的焦點。過去,貨幣政策操作采用泰勒規則,盯住CPI,至今物價穩定仍然是各國央行關注的最重要目標。此外,不同國家的央行側重點有所差別,如經濟增長、就業等。但是,危機前和危機後的情況都表明,貨幣政策的操作首先影響的是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股票的價格。貨幣寬鬆後,資產價格的暴漲並不一定馬上體現在物價上,也不一定會促進經濟增長,相反還可能對經濟穩健增長帶來危害。但是,央行缺乏成熟的的工具來評估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以及在使用貨幣政策時如何考慮資產價格這個因素。

  既然貨幣政策可能會對不同的行業帶來不同的影響,比如房地產可能近水樓台先得月,那麼,貨幣政策的調控是否應當更加精準,即使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包括中國在內,都在嚐試將貨幣政策結構化,針對特定的金融機構、特定的產業進行定向貨幣投放。這樣的探索,目前仍沒有定論,因為如果過度強調結構性,可能會導致扭曲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新的不公平。

  此外,在美國次貸危機之前,因為寬鬆的貨幣和信用政策,讓許多低收入階層也通過貸款購買了住房,這被認為是極為成功的政策,金融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但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打破了這樣的幻象,許多貧窮的家庭在金融危機中失去房屋,富人的財富則快速增加,貧富分化比以前更為嚴重。人們開始反思,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到底是促進了社會公平,還是加劇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前兩年全球暢銷書《21世紀資本論》點燃了關於資本主義和收入不平等的討論,這樣的討論至今沒有停止。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9年,一些經濟體仍在量寬的路上奔跑不止,一些國家已經停下來了,穩步退出救市政策。但相比9年前,央行的作用仍在上升,通過救市央行似乎可以成為力挽狂瀾、主導經濟起落的“超級力量”,可是對於貨幣政策和經濟增長、社會發展之間關係的反思,仍沒有答案。

(原標題:對貨幣政策的探索仍在繼續)

(責任編輯:DF370)

最後更新:2017-09-22 05:53:00

  上一篇:go 拆解美聯儲百億縮表 “魔鬼細節”
  下一篇:go 美聯儲似乎在和美國經濟走相反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