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仪器领域消费级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
智能穿戴产业的兴起正是互联网科技催生的典型代表,四、五年前,哪个人手腕上戴一款智能手表,再不济戴上一个智能手环,走在大街上都显得格外拉风。目前来看,智能穿戴行业的产品形态已经得以颠覆,企业竞争纵向比拼的是技术、功能等硬件领域,横向则较量的是一个企业是否会拥有深耕用户的思维,即使在动荡的市场动态中,依然可以看到可穿戴式设备在世界各地持续增长。
可穿戴设备.jpg
在医疗仪器领域, 不久之前,心电图胸带还是先进的技术,然后才有了“穿戴式”的功能。从那时起,我们已经看到了GPS、加速度计、陀螺仪、光学生物传感器、皮肤电流响应传感器等等被集成到各种可穿戴设备中。这些技术已经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主要是在运动和健身的追踪等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领域。然而,可穿戴技术尤其是生物传感器系统的新进展为医疗健康和医疗器械中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到2020年,专门用于慢病管理和其他临床应用的临床级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1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9%。
可穿戴的光学传感器系统在医用案例中的性能水平正在被验证。比如,已经有数据表明消费者穿戴式设备中的嵌入式生物特征传感器系统可以检测到心房颤动的存在。这是通过测量和分析R-R间期——心脏搏动之间的时间——来显示健康和非健康心脏的不同模式来完成的。
下方的左图是健康的心脏,从左下方到右上方显示除了一个“鱼雷”的形状,而右图显示的集群在图片的左下方,这明确地表明了是房颤。这些图表中的数据是由具有先进生物识别技术的用来测量心率和R-R间期的消费级音频耳塞收集到的。耳部心律监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非常准确地完成监测(基于与耳朵位置相关的高灌注和低运动伪影原理),并且真正实现了可移动(嵌入在人们日常使用的耳戴设备中)。
另一个例子是血压。类似于在消费级可穿戴和可收听设备中的先进光学生物识别传感器,已经被证明了能够与消费级血压袖带相提并论。 Valencell正在进行一项持续性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从100多个被分成光学生物识别传感器和血压袖带两组的不同研究参与者中收集了数百组数据,结果是令人信服的。
像这样的以及其他领域的进步正在引导着许多业内人士的看法,他们认为不仅在性能方面,而且在成本方面,消费级的生物识别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已经开始超越医疗监测技术的创新了。作为医疗仪器方案商朗锐慧康(www.lrist.com)相信,当今市场上的消费级可穿戴产品已经可以应用于医疗了,为移动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更新:2017-08-25 15:02:47
上一篇:
十大威客平台
下一篇: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未来发展趋势
Memcache,Redis,MongoDB(数据缓存系统)方案对比与分析
自适应网站与响应式网站的区别在哪?影响大吗?
百度产品经理探秘:需求把握和正确决策
站长们注意啦!开源CMS Drupal 8发布更新修复多处高危漏洞补丁,提示您升级
Newell Teapot, Cup and Spoon
菜鸟超级进口大仓618首度亮相!跨境商品也能当日次日达
(案例篇)日志易:IT运维分析及海量日志搜索的实践之路(下)
机器学习中,使用Scikit-Learn简单处理文本数据
《Ansible权威指南》一1.4 Ansible是如何工作的
Linux Debugging(一): 使用反汇编理解C++程序函数调用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