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C,幾月後民間小評測主要是因為處理器~
唔~隻做評測就不曬機了吧0 0~因為懶得拍手機圖片了。
先說說自己玩過的機。有:小米2,3,note,5c。還有:紅米4高配,HTC(比較久的機,忘記了型號了。)
第一次使用小米的東西其實是HTC刷了miui(v4),感覺比原生的好,然後就開始用小米的手機。這大概有利於和現在的小米5C做對比吧。
不要問我為什麼不做其他手機的評測,因為都是曉龍的處理器,感覺沒有必要。還是S1的綜合評測有意義。
從基礎的使用來說吧。
通信:
電話什麼的其實還好,發熱我就不清楚了。畢竟現在都是用QQ和微信聊天比較多,電話就很少打了。也不知道長時間打電話是什麼一種情況。
網絡:
大概大家都知道了。小米5C隻有移動版,移動版,移動版!
聽到這個其實一開始我是選擇放棄的了。但後麵看到可以通過叭啦~叭啦~叭啦~的東西之後,可是用聯通卡了。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入手了。
我同學也買了一部5C,他說玩王者榮耀的時候,其實和後麵他買的5X的感覺差不多,但出現了wifi斷流的情況。但由於我玩這個遊戲,所以不給予評論。我也不否定他家wifi有沒有問題。但我用過wifi鏈接電腦,利用usb共享玩過lol,並沒有發現什麼斷流的情況。比我的筆記本wifi還好。(因為我的筆記本wifi老是斷流我才用手機的。)
然後關於不公開的聯通網絡問題。
手機是6月份的時候,一來我就開了5模就是可以用聯通卡。
我用聯通卡的手機有小米note,紅米4高配。
總體來說都是能夠開聯通4G的,沒有實測過網速,但是使用起來的感覺都差不多。畢竟,不怎麼玩即時戰鬥遊戲。所以沒有被ping折磨過。看網頁,聊天時候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我之前用網頁看過小米發布會的直播~網速真心沒什麼問題)。但是在網絡切換的時候,例如卡1的網絡切到卡2的時候,可能等待的時間會比較長。(貌似很多手機都需要等吧,在切換的那一瞬間會全部無信號什麼的。至於為什麼要換卡,大概是那個區域用移動的網絡會比較好吧,或者是那個區域的聯通簡直沒網。所以隻能換網,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手機問題吧,有時候聯通會直接沒有信號。不過本來5C官方就沒有說適配聯通卡,所以這不能說是小米的過錯吧。我們冒險開聯通卡的適配模式,相應的後果應該還是由我們自己承擔~)
音樂:
如果你是戴耳機的,其實我倒是覺得音樂質量什麼的,可以無視吧。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好像我用過note,內置了hifi,然而我個人感覺其實和5C的效果沒有多大的差別。(我一天平均戴耳機的時間估計有30到1個小時,每天~每天~)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有錢買支持hifi播放效果的耳機,其實你也不會買5C了。高音質,且帶hifi耳機,價格感覺都可以買多一部手機了。低配的,淘寶價,那我就不太清楚了。身邊有一個同學買個耳機2000多,我就不評價了。反正我就買10元店的耳機~
外放的話,我用的比較少,所以暫時不評價。大概,因為不喜歡打擾到別人才會選擇耳機。和別人分享,外放聲音,大概都用電腦了吧。所以暫時不做評價。
特別說一下,由於處理器是28納米的緣故,你會發現聽歌也是蠻耗電的。半個小時可能就有最高百分之3左右的下降,我記得我用2個小時的時候,就用了百分之20左右的電量了,中間有看下QQ什麼的,所以大概也是那個幅度吧。紅米4我就不說了,電量差距比較大,小米note的話,其實也是這個幅度的掉電速度。畢竟都是28納米,沒什麼好說的。但是,5C聽歌比note的發熱要大,大約在37到39度左右。這或許和note後蓋有散熱有關吧。因為我note後蓋找第三方維修換了,明顯發熱大了。所以應該是note後蓋有散熱材質,所以發熱不明顯。
(吐槽一下,秋天來了,冬天也不久了。難道不你想拿一個能聽歌,能溫手的暖寶寶嗎0 0?)
視頻:
額,這電量和發熱就不要勉強了。我還是老老實實的用電腦看吧。30分鍾就可以少了百分之10左右了,賊可怕。反正我也不喜歡看5。15寸的【小視頻】,所以我就不說了。(其實我說完了......)這裏扯一個屏幕顯示效果的問題,因為我發現了紅米4以及5X的灰屏隻有去查了一下相關的知識,最後和紅米4還有5X比了一下,5C的屏幕可能有點偏藍,但效果還是不錯的。
拍照:
額......我連照片都懶得給你們找了,我還會拍照嗎!?
不可能的!
上圖!
隨手拍拍的(手特別抖~),夜景圖就沒有了。因為我喜歡藍天白雲比較多,比較喜歡充滿色彩的世界。總體來說,我感覺和note,紅米4相比,5C的效果我更加喜歡吧。(我不會拍攝~所有看看就好~不要在意細節!)
玩遊戲:
額......準備好充電寶吧!這裏和note做比較久可以了,和紅米4做比較的話,不用比了!我選紅米4!
先說說note的情況吧。剛買note回來的時候,其實發熱已經遊戲體驗都不錯。我玩的遊戲有崩壞2,3、碧藍航線、鋼鐵少女、乖離性百萬亞瑟王(日版)、鬥地主。主要的話就這些,當然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試玩。那時候的小米note跑分隻有3W到4W左右(低配801嘛),但是我個人感覺遊戲流暢度一點都不差,兼職的同事有人拿紅米note3,處理器是650,跑分真心高。可是遊戲的流暢度卻和我的note相差無幾,而且論發熱,其實感覺都差不多。沒有溫度測量儀器就不要在意了。玩遊戲的時候,我是學生,就以課堂數來說吧。小米note早上4節課(3小時40分)下來,耗電最少的時候是百分之40左右,最嚴重的時候是百分之60。沒有換後蓋之前,其實發熱真心還好,都是39度左右。可是換了後蓋之後,啊......45度最高!我......瞬間無話可說!我感受到了28納米的可怕!
看到上麵對note的評價,感覺很多都會覺得,5C應該會更差吧0 0?嘛~S1處理器是第一代,溫控應該不如芯片研發多年的曉龍。
果然不出所料!5C發熱真心沒有辜負我對他的期望!因為他不隻是玩遊戲熱!我開QQ聊天常年溫度39度!圖我就不上了,因為我現在都很少用手機聊天了。現在手機就放著的話,和紅米4的發熱差不多,大概是33到35度左右。
那回到遊戲,遊戲的話其實流暢度略差於曉龍801!what!?6W跑分比不過4W跑分!?實施再次證明,跑分!頂個X用。可能是應為note升級為miui9的緣故?但我認為這個影響應該不會那麼大,miui最近的更新我都感覺有明顯的優化了,到了9的優化程度應該不至於讓我感覺那麼明顯的差距。而且是在理論性能優於801的情況下。
發熱,額......43度,最高44度。暫時沒有出現45度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我沒有一遍充電一遍玩遊戲的情況吧。我也不太清楚5C有沒有添加像note那種的散熱材質。我隻知道和沒有換後蓋的note比起來,5C的發熱是明顯比note大的。不隻是遊戲,上麵的日用聊天情況也是顯現了出來。但換了後蓋的note發熱卻和5C差不多,所以可以推測,S1處理器可能和801的溫控處於一個水準吧?
最後說一個十分無奈的問題,就是小米5C的遊戲耗電問題。嗯~沒有充電寶,你真的別玩遊戲了。
4節課下來,從百分之80多,可以直接降到百分之20多。真心傷,如果沒有回宿舍,或者沒有充電寶,你的手機到了下午,基本處於報廢狀態。
所以沒有充電寶!還是不要玩手機了!要好好聽課哈0 0!
充電(原裝快充):
還可以吧。我沒有試過從0開始充電,一般都是百分之40左右就開始充了,都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充滿了。早上起來要補點晚上偷用的電,有時候5分鍾左右還有百分之10左右的電量進去了。
我日常使用大概也就是這麼多吧。這部手機,應該是我繼note之後比較喜歡的一款手機了。估計是進過了note高發熱的洗禮。所以我覺得這部手機是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整體外觀我比較喜歡,日常使用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處理器S1出現的bug又是比較少的,或者說我根本就沒有遇見過!所以最後這部手機大概可以列入我喜歡的範圍。
PS:說說最近發現高發熱日常軟件!
我開QQ掛一天,可是直接要了我百分之30以上的電量!我特麼什麼都沒有動啊喂!最離譜的是!如果忘記關QQ,又沒有開飛行模式或者斷掉流量,晚上睡覺第二天起來就剩下百分之60的電了!what!我還要上課!手機沒電了!上課怎麼辦!隻能聽老師催眠了!
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即時接受信息的話,其實就不要用QQ了,tim還不錯。不過最主要的是,切記不要把QQ軟件掛在後台!分分鍾不知道電去哪裏了。
某不知道的安卓後台
我還真不知道什麼什麼安卓後台,可以在後台一直喚醒的。試過是照片,相機,或者是音樂,這幾個東西。反正就是一直喚醒,然後手機就沒電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三方軟件的緣故。反正特別尷尬。
以上其實最好的解決方法很簡單,不用的時候關流量,或者晚上睡覺的時候直接開飛行模式。我不知道掛機之後鬧鍾會不會響,所以我就沒有關機~我懶0 0所以就不測試了~
最後吐槽多一句,5C真心好用~
我隻是比較喜歡這部手機才做這個偏向於個人使用的評測。不能說出手機的全部,但很多都是我們使用的東西。而且是比較容易發現差距的地方吧。如果有什麼異議或者想知道的,可以留下言~說一下~有空上論壇的時候會說0 0說真的,我很少上論壇的,除了看刷機教程或者一些更新日誌什麼的~
晨之曦cc 發表於 2017-10-15 20:37:43感謝分享這麼詳細的使用感受,相信小米會越來越好的
能不能幫我們反饋下小米5C關機重啟問題啊 用著真的很煩
感謝分享這麼詳細的使用感受,相信小米會越來越好的
對了~最後說下對小米澎湃係列的展望吧~
其實我個人感覺嘛~如果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稍微提升下性能,不用太過於花俏。溫控有現在625或者660的水準就不錯了。5C的耐用程度真的不夠,一下子就沒電了,有點傷。而且現在這部手機的定位完全就是一個尷尬的情況,在我看來,就是其他配件強製把處理器S1給推了起來。而不是S1讓其他的配件更加強大。所以我希望的是,不說能不能讓其他配件更加強大,先讓下一代的處理器不會成為手機的其他配件的負擔再說吧~
第一代的處理器還是不錯了~第二代加油吧~
最後更新:2017-10-15 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