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石需求如饥似渴!
摘要
尽管为了配合中国冬季抗霾而闲置的炼钢产能数量上升,但中国铁矿石进口尚未出现放缓迹象。
尽管为了配合中国冬季抗霾而闲置的炼钢产能数量上升,但中国铁矿石进口尚未出现放缓迹象。
如果钢铁厂被迫减产以降低污染,合理的情况应该是中国铁矿石进口也会跟着放缓,以反映钢铁产量减少。
虽然这个情况未来几个月仍然有可能出现,但10月肯定是没有,整理的船舶追踪及港口数据,显示10月进口量仍然强劲。
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以船舶进口的铁矿石数量为8,820万吨,高于9月的8,630万吨。
船舶追踪数据并不会与中国海关数据完全一致,因为船舶数据未涵盖从蒙古及俄罗斯等邻国以陆路方式进口的铁矿石,同时也没有算进一些非传统供应来源的部分小规模船货。
不过,船舶追踪数据是一个衡量中国铁矿石需求的可信赖指标,从10月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并没有减弱。
澳洲、巴西和南非是中国排在前三位的铁矿石供应国。10月从这三个国家的进口总计8,040万吨,高于9月的7,850万吨,是年内第二高,仅次于8月的8,200万吨。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9月从所有来源进口的铁矿石达到纪录高位1.028亿吨,年内至今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7.1%。
那么,问题就变成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如果会放缓,将从什么时候开始。
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钢铁限产正开始起效,截至11月3日当周的高炉产能利用率降至71%,为至少2012年以来最低。
媒体11月3日报导,钢铁大省河北今年以来已经压减炼钢产能2,555万吨,年度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报导还称,为了减少采暖季污染排放,河北还将实施钢铁、焦化、铸造行业错峰生产,采暖季石家庄、唐山、邯郸等重点城市钢铁产能限产50%。
外汇交易员称,鉴于钢铁需求仍然强劲,因此减产就提振钢铁价格,这一点毫不意外。上海指标螺纹钢期货SRBcv1周一收报每吨3,725元人民币(562美元),较10月30日的近期收盘低位3,639元上涨了2.4%。
铁矿石价格通常或多或少与钢铁价格联动,这种模式持续至今。
但在某些时候,铁矿石和钢铁价格走势会不一致,是因为钢铁减产导致铁矿石需求下降。
不过,交易商看似采取这样的态度,即目前仍是时候买入铁矿石,因为到冬季结束时将有巨大的被压抑需求释放出来,意味着当钢铁生产限令取消时,铁矿石消费将极为活跃。
这种逻辑可能反映出市场想要寻找正面交投动因的典型心态,要藉此解释持续的价格上涨。
市场可以在更长的时期内基于人气来交投,即便基本面与市场价格走势愈发背离,这一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铁矿石或许就是这样的情况。可能需要有确实的反映中国买需放缓的证据浮现,才能使市场人气转向看空。
(责任编辑:DF134)
最后更新:2017-11-08 20: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