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調升263基點
2018年1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263個基點,報6.5079,為2017年9月11日以來新高。市場人士指出,短期而言,考慮到美元指數或持續疲軟,以及國內人民幣流動性相對平穩、金融去杠杆持續推進等因素,人民幣2018年初料將穩中趨升。
剛剛過去的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全年大漲6.36%收官,年內升值幅度高達4420基點,創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尤其2017年1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超預期的大幅反彈,2017年12月19日至29日,短短9個交易日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逾千點,且有4個交易日的單日漲幅超過200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漲勢則啟動更早,12月13日至29日期間累計漲幅也超過1000基點,區間漲幅逾1.6%。
在業內人士看來,人民幣匯率2017年末這一波行情,是內外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從外因來看,2017年12月中旬以來,美聯儲加息及美國財稅改革先後落地,但“靴子落地”後,美元反而開始回調,為人民幣匯率反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從內部因素來看,一方麵,我國經濟增長動能盡管邊際上有所衰減,但總體還是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18年初通脹水平也將回升。另一方麵,2017年年末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短端利率接連創下新高,而央行2017年12月跟隨美聯儲“象征性加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力強調“防風險”也釋放了流動性“易緊難鬆”的信號,推升了對人民幣的需求。此外,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中美利差仍然居於高位,對人民幣也形成支撐。
市場人士指出,展望2018年,美元未必繼續走弱,稅改紅利逐漸釋放,對美國經濟與政策可能產生長期影響,美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與再通脹風險,可能促使美聯儲更快加息,美元存在一定上行風險。但與此同時,全球經濟都在複蘇,歐元、日元等升值將抑製美元漲勢,美元上行空間也未必很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麵臨相對平穩的外部環境,在此情況下,國內經濟與政策走向可能成為匯率運行的更主要影響因素。中國經濟正從追求高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結構調整仍將帶來陣痛。基於市場一致預期,2018年中國經濟可能穩中趨緩,但下行風險有限,貨幣政策保持中性,金融監管維持高壓的可能性較大,預計2018年人民幣匯率難現大升或大貶,或轉向區間震蕩。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1月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5079元,1歐元兌人民幣7.8198元,100日元兌人民幣5.7730元,1港元兌人民幣0.83231元,1英鎊兌人民幣8.7963元,1澳大利亞元兌人民幣5.0787元,1新西蘭元兌人民幣4.6169元,1新加坡元兌人民幣4.8700元,1瑞士法郎兌人民幣6.6798元,1加拿大元兌人民幣5.1842元,人民幣1元兌0.62142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兌8.8633俄羅斯盧布,人民幣1元兌1.9025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兌163.83韓元,人民幣1元兌0.56440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兌0.57626沙特裏亞爾,人民幣1元兌39.7045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兌0.53414波蘭茲羅提,人民幣1元兌0.9521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兌1.2570瑞典克朗,人民幣1元兌1.2587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兌0.58243土耳其裏拉,人民幣1元兌3.0211墨西哥比索。
(責任編輯:DF358)
最後更新:2018-01-02 12: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