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81 返回首页    go 微软 go windows


京东规模变大了但是更小气了如果做不好这点赚钱还是难

刘强东

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京东第二季度净营收为932亿元,同比增长43.6%;持续业务经营亏损、净亏损分别为4亿和2.87亿;2016年同期,持续业务经营亏损、净亏损分别为1.577亿和1.28亿。

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京东第二季度净利润达9.765亿元,同时也是连续五个季度盈利,单季度盈利接近2016年全年。

作为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通过“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美化数据糊弄国内媒体,但财报的“难堪”直接反应在大盘上,京东盘前跌幅一度接近8%,开盘后最大跌幅为6.54%。如果京东还继续亏损,投资者的质疑将有增无减:为什么营收持续增长,但是利润却迟迟不来?

并且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情况是:京东在第二季度618期间的交易总额(GMV)达到1199亿元的情况下,录得亏损扩大的结果。

我们来算一组简单的数字。

京东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交易总额为1841亿元,日均交易额约为20.5亿元。第二季度,如果刨除618期间18天的交易总额1199亿元,京东的交易总额为1149亿元,日均交易额约为15.7亿元,在年活跃用户和交易订单增长的情况下,京东反而出现日均交易额的下滑,对于京东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京东的日均GMV呈现下降趋势

日均交易额下滑的同时,京东自营业务的履约率也出现滑坡。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为1366亿元,但是计入财报的仅为854亿元,相差512亿元,履约率仅为62.5%,是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为64.6%,2016年的第二季度为63%。

京东的自营业务履约率创新低

京东现在给人的印象就是: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赚钱越来越难。2017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而在京东盈利之后,做得比以前更多了。

今年6月30日,京东金融重组已完成交割,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4月25日,京东宣布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作为京东集团全资控股的一个子集团公司,它将保持独立运营,但不排除未来独立融资和上市。根据京东对外公布的数据,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56个大型仓库,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已经运营了7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自营配送覆盖了全国98%的人口。

京东最为自豪的京东物流

京东物流子集团成立之后,京东开始大力推行智慧物流、无人仓库和无人机物流基地。刘强东在出席联想TechWorld 2017发表演讲时表示,京东已经与四川政府达成合作,将在四川境内建造上百座无人机机场,帮助提升农村物流和生鲜配送的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贵州、云南等省份也将随后跟进。

进入8月后,京东先后与回归中国市场的黑莓、VAIO和夏普手机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渠道和广告上给这些老牌厂商给予支持。8月9日,京东宣布3C零售创新战略,推出京东之家与京东专卖店零售新模式,并宣布年内将建成300家。这是京东在3C渠道战略上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响应刘强东“第四次零售革命”。

一天之后,京东宣布与百度达成合作。百度为京东提供优势流量入口和产品合作,并基于AI,在内容、商业政策和数据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其中入口方面,日活过亿的手机百度会在用户个人中心提供“京东特供”一级入口,位置仅在百度金融之下。产品合作方面,百度的原生广告、阿拉丁、视频、音乐均将为京东提供支持。

此外,京东还和许多奢侈品品牌、海外服装品牌达成合作。2017年以来,刘强东携章泽天频繁参加戛纳电影节、巴黎时装周等时尚界活动,就是在为京东的奢侈品网购平台计划做准备,意图和阿里争夺中国的中高端用户,摆脱卖数码家电的“屌丝”形象。

一面越来越开放的京东,另外一面则是越来越小气。

除了赚钱,撕逼还是今年的618另一个主旋律,而撕逼的双方是老冤家京东和天猫。凭借着“奶茶妹”章泽天的网红效应,一直想要进入服装销售市场的京东,在今年的618上强行把多个服装品牌拉入会场并锁死商家后台,受到众多服装品牌的声讨。在618当天,京东关闭了知名女装品牌裂帛的京东旗舰店。

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战争,从3C到服饰,再从服饰杀回到3C。背后是双方朝全品类B2C平台发展的野心,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触手必会伸进对方的大本营。阿里近年来联合苏宁在3C上的动作用意也是阻击京东。

说到苏宁,不得不提的是天天快递。

8月11日下午,京东在官方论坛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1日终止与天天快递与百世快递的合作,通过天天快递和百世快递发送商品的物流信息将无法在京东平台展示。

在7月19日下午,京东就已经向平台商户发出通知,将关闭天天快递服务接口。几天后,京东也被曝向商家发出通知,这项通知建议商家在7月底前与服务质量好的京东物流、顺丰、中通、韵达和申通合作,以免影响用户购物体验。EMS、圆通、百世、德邦在内的其他快递公司都被排除在推荐名单之外。

天天快递或许不是最后一个倒霉蛋

随后,收购了天天快递的苏宁与京东的“口水战”持续了一周,双方几个来回,言辞愈加激烈。甚至还传出天天快递向国家邮政局投诉京东的消息。

或许天天快递的服务质量不佳的确不假,但是京东突然的动刀,也难免有私心。

京东自营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京东口碑的来源,而京东的物流更是好口碑之中的“更好”。 211限时达、京准达之后,京东还推出了“京尊达”高端配送服务,除了保证配送时间更短之外,配送员的颜值也格外高。

京东物流在体验上甩开了阿里的菜鸟一个时代。但“自营+自建”的模式被认为是京东亏损的最大推手。在2016年中国500强亏损公司排行榜中,京东商城亏损93.7亿元成为亏损王。其中京东物流成为众矢之的,但在刘强东看来,“自建物流中心一年可能投入上百亿元,但这些本身都是公司的资产,并不是烧掉了。”

京东物流必须下狠手,以增加第三方商家使用京东物流服务的可能性,否则别说盈利,甚至难以实现自己“五年内收入过千亿”的目标。

因为天天快递被突然封杀,其他快递企业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天天快递。这对于京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把更多伙伴推到竞争对手菜鸟的怀抱中,而自己一直提倡的“无人配送、智慧物流”还没有大规模落地的可能,此消彼长之间可能就是满盘皆输的结局。

说到京东和天猫,用户的评价是“京东物流更快,质量更有保证”,3C一直以来都是京东的强项,近几年生鲜、生活用品、图书音像等品类也称为京东的亮点,相比起线下店具备了价格优势。但是面对用户增长、订单数上升,日均交易额却在下降,并且依然无法盈利的事实,京东是不是该考虑下,是不是顶层设计出了问题,是不是还不够开放?

京东体量越来越大,和阿里的碰撞也更加频繁;而京东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和跨过盈利的门槛,也需要借鉴的是阿里开放平台和生态的经验,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模式上的某些弊端。如果因为阿里是领先者就把其视为死对头,这不是一个目标位世界型企业的胸怀。

最后更新:2017-10-08 00:21:35

  上一篇:go 马云得女人者得天下“秘诀”京东刘强东也偷着乐!
  下一篇:go 天天快递被出局?京东这是要搞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