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61 返回首页    go 微软 go windows


蚂蚁金服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怀文

很多人知道阿里巴巴、天猫、淘宝、支付宝,但对蚂蚁金服可能不太熟悉。作为近年来受全球瞩目的科技金融独角兽,蚂蚁金服值得被对它不熟悉的人去关注。

根据百度百科和蚂蚁金服官网的资料,蚂蚁金服全称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起步于 2004 年成立的支付宝;2014 年 10 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蚂蚁金服发展到现在,拥有支付宝、蚂蚁财富、芝麻信用、网商银行等品牌,我们熟知的余额宝也是蚂蚁金服旗下的资金管理服务产品。

金融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但大多数人对金融熟悉又陌生,就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既想接近它、了解它,又苦于缺乏门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无心研读枯燥的金融理论书籍,想对金融培养起兴趣似乎真的很难。

笔者认为,如果出现这样的困境,不如把该领域的公司作为了解的切入口,至于金融领域,蚂蚁金服或许是可选项之一。某次活动现场的偶然机会,让笔者有幸借到《蚂蚁金服》这本书,通过作者由曦老师的视角,对这只科技金融独角兽一探究竟。

拖沓一个月读完,合起书本仔细一想,笔者在蚂蚁金服的身上发现三个关键词: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创新,蚂蚁金服在这三方面行动不断,也正是这些行动所带来的结果成就了蚂蚁金服的今天。

不管什么类型的组织或机构,其内部架构往往决定其运行的效率,就好比把水从A运到B,运输方式是头等大事,是人力运输,还是管道运输,抑或是其他方式,这都是领导层需要考虑的,而这个运输方式就类似于组织架构。可能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意思一样。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架构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内外形势调整,但未必是推倒重来,可以根据具体任务进行优化,毕竟大多数行为是以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如何。

在这里要插一句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时,价值观负责对过程进行把控。价值观就是组织的初心,把所有人聚在一起到底是为了什么,价值观的形成是在集体行动、团队作业中形成的,不是说喊喊口号做做操、吃吃饭喝喝酒就行了。

不管是组织架构、价值观,人始终是主体。没有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因此,人力资源问题几乎观察一个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

笔者曾经对人力资源的认知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招聘、裁人,为公司的所有业务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后勤保障。读了《蚂蚁金服》第十章《有灵魂的组织》后发现,曾经的认知属于答对一半:招聘、裁人只是具体工作,这无所谓对错;为公司的所有业务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后勤保障,理解没错,但过于空洞。

经常浏览社交网站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阿里巴巴内部喜欢举办各种会议活动,但这些会议活动并不是人们往常印象中的正襟危坐、索然无味,而是比较随性,某些小环节还带有一定的仪式感。这样的传统延续到了蚂蚁金服,其实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门来策划设计执行的。

人力资源就是做人的工作,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个性和处事方式,所以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减少冲突、扩大共识,这也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部分。

创新在每个组织时刻都会发生,但是创新刚诞生的时候并不会太受欢迎,所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这两方面会对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组织架构会决定创新的效率,人力资源则会直接影响是否会诞生创新。

书已读罢,但思考还会继续,行动也不会终止。蚂蚁金服还在“攻城略地”,未来又会做出哪些全球瞩目的成绩?拭目以待。

最后更新:2017-10-08 00:57:43

  上一篇:go 蚂蚁金服投资ofo背后,支付宝与微信的场景之争
  下一篇:go 蚂蚁金服:只做科技,不做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