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5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喬布斯:這款iPhone X,小孩子不能玩

我痛恨看到孩子們沉迷iPhone的樣子:專注、迷戀、喜愛、笑逐言開……那種表情是家長一直渴望從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們一點點都不舍得給予的。

給孩子玩iPhone,很多時候是解放父母的好辦法。例如朋友聚餐的時候,不想讓小朋友嘰嘰喳喳的,給他們玩手機遊戲;在家加班,不想讓小朋友打擾工作,給他們玩手機;小朋友嘴刁不肯乖乖吃飯,答應吃完就給他們玩手機……

還可以用智能工具給孩子讀書,教他們學習……完全沒父母什麼事兒了。

今天看iPhone X 的發布會,一堆小朋友在下麵表示的人臉識別很好玩。配置越來越高,各種3d遊戲、VR遊戲也在向孩子進軍,許多家長是不是慶幸,這個孩子們的全能保姆又升級了……可是,你知道嗎?創始人喬布斯是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們用iPhone的。

喬布斯有三個幼子。紐約時報的記者Nick Bilto問他:

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hone吧?

喬布斯回答:

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製孩子們在家裏使用智能產品。

iPhone之父居然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用iPhone? 感覺就像是毒販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樣....

在矽穀,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和工程師裏麵,都開始流行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智能科技產品。他們甚至把孩子們送到傳統的,完全沒有智能和科技產品的Waldorf學校,在這個學校的校園裏根本就找不到電腦!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機器人公司)的CEO, 有5個孩子的父親Chris Anderson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解釋了為什麼在高科技領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科技:

我的孩子們抱怨我和我太太對於科技的擔憂過於法西斯。他們說他們的小夥伴沒有這樣的規定...那是因為我們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險。我親眼看到了科技對我的影響,我不希望這些發生在我的孩子們身上。

iPhoneX向的這類高科技產品對孩子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01

孩子容易成長遲緩

很多家長認為,看手機可以讓孩子學習,甚至取代閱讀。事實恰恰相反,科技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非常有害的。

手機通過視頻甚至vr全方位地提供信息,給孩子留下很少的想象空間少,所以孩子玩手機時是一種被動式的灌輸,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美國兒科學會和加拿大兒科組織表示,0-2歲的嬰兒不應該接觸科技,3-5歲的幼童每天應該接觸不超過1小時,6-18歲的孩子應該限製在2小時以內。接觸超過4-5倍以上建議的時間的孩子和年輕人,經常有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

例如:0-2歲的嬰兒,大腦的體積會增大2倍(其實人類一直到21歲大腦都在迅速發展)。大腦的早期發展受製於環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過度接觸科技產品(手機,網絡,iPad或電視)對大腦會造成刺激,使小寶寶出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延遲,學習能力低下,容易衝動以及不能自律。

02

容易使孩子分不清真實和虛假世界

我至今還記得有個孩子因為喜歡看《熊出沒》,模仿光頭強從下水管滑下樓,還好他們家在3樓,孩子隻受了輕傷。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高,容易過度沉溺手機中的遊戲、小視頻帶給孩子的虛擬世界,慢慢的對現實世界失去興趣,或者將兩個世界搞混。

03

影響孩子的視力

近視越來越趨向低齡化。

微博上報道,一個八歲的女孩,半年玩手機遊戲,每天幾個小時,視力下降到0.2,正常八歲視力可以達到1.0。孩子四歲之前眼睛非常較弱,眼睛晶狀體還未定型,長時間地盯著電視畫麵使用眼睛會使孩子的睫狀肌一直處於收縮狀態,加上現在的孩子不喜歡戶外運動,更減少了眼睛放鬆的機會,最終導致視力下降。

04

親子關係冷淡

就像我開頭說的,孩子沉迷玩手機,會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時間減少,父母在孩子的世界中顯得越來越無趣。其中一方想走近另一方的心裏,而另一方卻關閉心門,沉浸在虛擬屏幕之中,雙方關係越來越緊張,感情也逐漸有了裂痕,親子間的代溝愈加明顯。

05

社交能力下降

現在很多90後00後已經失去了與人用語言交流的能力。我們公司有很多90後,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在網上找東西很快很給力,但是堅決不拿起電話和人交流。他們與人交流的方式隻是微信或者電郵,長時間以來手機線上溝通,會逐漸喪失社交的意願,甚至沉迷在虛擬世界之中,不願意走出來。

很多時候人和人之間的語言直接溝通是解決問題最高效方法。如果從小就失去了這個能力和意願,長大後會失去很多效率和機會。

父母如何應對沉迷“iPhone”的孩子呢?

01

盡可能晚的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孩子上學前盡量不要給孩子玩太多的手機,當孩子上學後,有了一定的自製力,再慢慢培養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

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鐵的負極對正極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沒有的。所以不要認為小孩子玩電子產品是在培養智力,我覺得帶孩子做個科學小實驗肯定比玩電子產品好。

02

控製時間

美國矽穀的很多高管,包括喬布斯在內,他們都會限製子女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比如禁止他們在非周末晚間使用數碼產品,並且周末可以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也很有限。

爸媽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半小時,如果這次按時歸還下次就還可以玩,如果這次不按時歸還下次沒得玩。

對於已經對電子產品產生輕微依賴的孩子來說,嚴格禁止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叛逆情緒,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

03

轉移注意力

再高科技的手機電腦,替換文件永遠比刪除文件來得幹淨,孩子的興趣點就好比電腦的內存,用更有趣健康的事情來替代玩手機是很明智的選擇。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郊遊、帶孩子做一個神奇的科學小實驗,給孩子講故事……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04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怎麼樣的人,孩子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畢竟,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說話的口吻、思考問題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態度……這就是“榜樣作用”

孩子們小時候並不了解手機是什麼,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寶寶才會忍不住去了解,逐漸被裏麵的新奇所吸引。

每當父母在用時,孩子也要玩的意願往往會更加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05

增強自控能力

愛玩手機的孩子從來都覺得手機電腦的危害是爸媽編出來騙人的,如果說考試考差了,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發揮好,這跟玩不玩手機沒有太大關係,別人家的孩子一邊王者榮耀一邊複習照樣考上了985、211。

如果孩子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玩手機的危害,我們就得想辦法跟孩子溝通,最好讓孩子自己體會迷戀手機的這幾年以來,自己的一些變化,比如耐性的減弱,體重的增長,成績的下降,朋友的減少……從而幫助他提升自控力。

幾年前微博上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移動互聯網火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覺得移動幫我們省了很多時間。後來發現上當了,因為最終它浪費了我們更多時間。”

當今大多數人已經對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產品上癮很深,可以熬到淩晨一點看蘋果的發布會,甚至真的有賣腎去換手機得。

很多兒童學家開始唿籲,如果我們在孩子們很小年齡的時候就讓他們接觸科技,也許會讓他們陷入不完整,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生。

也許,喬布斯都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接觸iPhone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想一想到底是為什麼?

長按下方二維碼 | 帶著孩子去探索新世界

最後更新:2017-10-08 12:29:01

  上一篇:go 馬天宇曬他和鄭爽的搞怪合影,真是又搞笑又可愛!
  下一篇:go 馬天宇、鄭爽再曬片場自拍照,兩人玩太嗨偶像包袱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