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5 返回首頁    go 小米智能家庭


【爆料】小米音頻楊永成:智能之外,把音響做好也是必須的

在6月的最後一天,豔陽高照,人工智能跟這個季節一樣,是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行業。作為一個前沿科技媒體,IT耳朵已經專訪過超過20家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了,介紹了許多AI的落地應用。在最近葡萄創投主辦的《2017中國聲穀 招商推介會暨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上,我們有幸采訪了來自小米的音頻產品線的副總裁楊永成。

[attachimg]15597484[/attachimg]

作為小米音頻產品線的副總裁, 楊總有著產品經理的範兒,然而這次我們這次關於人工智能的訪談卻不是從技術談起,而是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談起的。


楊總風趣地講,中國的神話體係裏,神仙和妖怪的區分是個有趣的現象,完全和修行的過程以及修行的課程無關,而隻由修行者的出身決定,人修行可成仙,動物、植物修行則為妖。就連出身名門、法力強大的孫悟空也隻能是個“妖猴”,在中國的文化認知裏動物和人的界限是涇渭分明的,難以等同對待的。而西方的神話則更多人情味,有很多半人半動物的神祗的存在,也更具備人性的七情六欲。這也許能部分解釋西方的用戶比較有耐心和一個音箱進行頻繁、較長時間的對話。國外市場對“一個會說話的音箱”的接受就和接受一個“一天天長大,有時免不了撒個謊的小木偶匹諾曹”一樣自然。


因此,對比國內具有語音智能功能的音箱市場的現狀,除了致力於音箱、語音、人工智能相關各個環節的企業的共同努力,把音箱做好,把語音交互的體驗做好之外,用戶使用習慣的養成也是要考慮的因素。


亞馬遜Echo為什麼能火


我們知道,語音交互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應用的目前主要有幾個方向:手機語音輸入(比如蘋果的siri),語音輸入法(科大訊飛),機器人語音交互,智能音箱(比如穀歌Google home的,亞馬遜的Echo)。智能音箱甚至被喻為“人工智能的開始”


2007年,亞馬遜做的第一款智能硬件是大名鼎鼎的電子書kindle,kindle無比成功,無疑是奠定了亞馬遜在圖書市場的壟斷地位。kindle的成功讓亞馬遜決心涉足更多的智能硬件。2014年,亞馬遜先後推出了Fire Phone和智能音箱Echo。在亞馬遜的規劃中,左手的Fire Phone,是與 iPhone 正麵競爭的拳頭產品;右手是智能音箱Echo,瞄準智能家居的語音交互入口,為人工智能的未來準備。

隻可惜,這一次,Fire Phone遭遇滑鐵盧,盡管其裸眼3D功能和四攝像炫酷無比,但實用性卻很糟糕,從最初 199 美元 (需要合約) ,後來淪落到隻賣 99 美分。2014年手機產品的失敗讓亞馬遜的賬麵減值達到 1.7 億美元,甚至陷入了短暫的危機。因此,對於Echo,亞馬遜是憋足了勁一定要扳回一陣的產品。


從銷量上看,2015年亞馬遜Echo賣出了400萬台,2016年賣了800萬台,2017年銷售目標更是上了1000萬台。這些數據足以證明,Echo有多成功。楊永成認為Echo的成功並非完全取決於其AI語音交互。語音之外,Echo首先是個好音箱:音質好、工藝到位、外觀簡約、大方;其次它的性價比極高,對於國外動輒399美元以上的音箱產品來說,199美元(現在是促銷價179美元)的價格極具殺傷力;最後,是亞馬遜平台不遺餘力的推廣,和大手筆的市場和廣告投入。

[attachimg]15597488[/attachimg]

“智能”還是“音質”,小米的選擇


時間同樣是2014年,當小米決定做音頻產品的時候,首先選擇了開發了一款音質超好的“小米藍牙音箱”,而不是直接推出智能音箱。


楊總當時的判斷是:互聯網音箱作為一個新品類,無論是技術構建還是市場孕育和普及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成熟,小米正好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把產品定義、技術構架、用戶體驗做精做好。一句話,把內功練好。比如對互聯網(智能)音箱至關重要的網絡音樂內容的整合就需要大量耐心、甚至創造性商務工作要做。


談到技術構架,楊永成和我們分享了一個觀點。他說:評估音箱的技術難度不能隻看音箱的複雜程度比智能手機低,由此得出做互聯網音箱比較簡單,容易做,這樣會得出非常片麵的結論。事實上,我們討論一個技術課題,不僅要看這個問題的絕對難度,更要看它的相對難度。比如手機,它的軟件係統確實複雜,但如果你是在android操作係統之上做應用,就相當於站在了Google這個巨人的肩上。而如果你在Linux的簡單內核上自己搭建一套適用於音箱的OS和UI,此時缺失了穀歌和安卓的幫助,你麵臨的難度就不知增加了幾倍。簡單地理解,技術的相對難度就是你要做的技術課題和行業提供給你的參考設計的差距。

[attachimg]15597510[/attachimg]

小米智能音箱

楊總的判斷無疑是準確的,從2014年至今的幾年時間裏,除了亞馬遜的Echo,無論是國外的Google home還是國內的許多支持語音識別的智能音箱產品,都還沒有取得可以與亞馬遜相媲美的令人滿意的銷量業績。


其實,小米在2015年11 月也曾發布了一款小米網絡音響,售價 399 元。顯然這次,小米也開始了其智能音箱的第一次嚐試。這個小米互聯網音箱除了提供了相對強大的功能和流暢交互體驗外、還號稱擁有2000萬首在線曲庫。


有意思的是,有網友發現了小米網絡音響的一個隱藏“彩蛋”:當使用語音智能點播對著音箱大喊一聲:“雷軍”,隨後出現雷軍廣為流傳的經典神曲《Are You OK》,“雷布斯”的自黑式幽默已然滲透於產品中。

[attachimg]15597518[/attachimg]

關於人工智能的產品落地,喜馬拉雅硬件總經理兼副總裁李海波曾經在給我們舉例驗證了智能音箱競爭的殘酷性:“深圳南山區一公裏以內有112家公司做語音智能,可是當我體驗過所有產品時,我發現它們都非常痛苦,它們在拚模組,拚方案,拚場景,拚IOT(物聯網),所有的這些場景都沒有拚用戶和體驗,因為它們不知道市場、用戶在哪裏,隻知道趨勢來了,我不趕緊跟上。它們一直問一個問題,能不能把你們的海量內容給我。”


所以,正如楊總的觀點,語音音箱的未來,還需要走漫長的一段路。最後楊永成對筆者說:作為產品經理,我不僅對AI語音服務未來能給音箱行業帶來的推動,甚至革命作用充滿信心和期待,同時我也關心,在下一個產品周期裏,AI語音能如何和音箱更好的結合,帶給用戶流暢、舒爽的體驗。畢竟飯是要一口一口吃,產品的完善升級也是要靠多輪的不斷升級、迭代實現的。


如何發展好人工智能,如何做好音箱,如何做好智能音箱,這也是每個人工智能、音箱從業者需要長期不斷地思考和實踐的。


查看原文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不代表小米社區



亞格斯 posted on 2017-07-06 17:52:51

我要的不是音響,隻需要一個能語音控製智能家居的中心就夠了~--這方麵小白和網絡音響體驗非常差!


我要的不是音響,隻需要一個能語音控製智能家居的中心就夠了~--這方麵小白和網絡音響體驗非常差!


能說一下什麼時候出,這才是比較關心的

最後更新:2017-07-06 21:16:07

  上一篇:go 遙控器閃退
  下一篇:go 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幾個產品小米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