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小米手环
运动手环真的有必要用上彩色触摸屏?米动手环7天使用体验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四大神兽」之一,华米的智能可穿戴类产品(Amazfit 运动手表、米动健康手环、米动手表青春版))在过去三年内已售出 3000 多万块,连续两个季度登顶世界上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公司,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
最新发布的 299 元米动手环,把「彩色触摸屏」带入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入门产品,可谓让人眼前一亮。
但对比小米手环 2,同为使用小米运动 APP 的智能手环,米动手环贵出的 150 元到底在用户体验上有多少实质提升?
通过我一天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能解答您想了解的相关问题~
彩色触摸屏让外观非常讨喜
米动手环拥有1.23 英寸IPS彩色屏幕,最多能同时显示 56 个字符。
实际显示效果目测还达不到宣传图片的清澈,有点像致敬传统的像素风格,满足最基础的显示需求问题不大,但在室外强光下调到最大亮度也是属于将将能看,看惯 iPhone Retina 高清屏的用户对显示效果还是不必期望太高。
AMAZFIT 米动手环选用不锈钢和玻璃的组合,为了保持流畅的曲线,正面使用了 2.5D 康宁大猩猩 3 代玻璃,配合工艺一体成型的 316L 不锈钢面壳,背面则做了贴合手腕曲面的设计。
2.5D 屏幕带来的流光溢彩直接将整个手环的颜值升级,成为米动手环的直接加分项。
手环腕带就如手机的弧线一样,贴身佩戴的感觉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 24 小时戴着他,米动手环采用的是类肤质的腕带,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扣上。
手环有两种方式唤醒,抬腕或者触碰屏幕底端的小条;
指尖轻滑即可操作手环;
为了省电没有动画特效,幻灯片式的粗暴的切换界面;
内置几套不同颜色的表盘,匹配不同颜色的腕带。
为了更直观的体现使用的感受,就让我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佩戴米动手环的一天。
早晨七点,设置的米动手环闹钟开始震动,但手腕上轻柔的震动并没有能唤醒熟睡的我,看来人体更为适应的是刺耳的声音啊~
10 分钟后,第二个闹钟开始工作,终于才把我叫醒了。
米动手环最多可以设置 10 个闹钟,怕叫不醒你你就可以每隔 10 分钟设置一个,同时还有贪睡模式供懒床人士选择,建议睡眠比较深沉的童鞋,一定要把提醒的次数多设定几次哦。
起床后第一件事,我先查看手环的睡眠监测:由于昨天一天很累,所以我晚上 21:30 就躺下了,感觉睡了 9 个半小时,现在特别想了解睡眠质量情况。
在开启了米动手环的「心率辅助睡眠检测」功能后,通过「小米运动 APP」的统计数据显示,实际上我睡着的时间是在昨晚 21:57,而在手环没唤醒我之前,早上 6:15 分我就已经没在睡眠状态了,这样算来我真正被列入「睡眠时间」的只有 8 小时 18 分,少于我自己的估算,而深度睡眠时间占比 25%。
不过综合得分到了 99 分,还说比 69% 的人深睡长,满意!o(* ̄︶ ̄*)o
磨蹭了一会儿到 8 点了,开始跑步健身啦:我屁颠屁颠的走到了操场开启了手表的运动副屏模式,在小米运动APP的运动模式下,如果开启了户外跑、室内跑、骑行或健走中的任意一项的时候,就可以实时显示距离,心率等检测数据。
跑完步还要上课,热热身得了,30 分钟跑个 5 公里差不多了,嘻嘻。
顺便一提,清晨的光景真好看啊~
刚开学的学习生活还比较忙碌,等全天的课上完,不知不觉才发现米动手环已经把我的活动消耗都记录下来了。
美中不足的是,如果米动手环能借助手机 GPS 辅助定位,绘制出我全部的运动轨迹就更好了。
米动手环支持手机通知显示,宣称的QQ微信短信提醒,我只收到了短信通知,这问题看网上别的用户也反馈过。来电提醒 ok,并没漏接电话。
累了一天,20 点洗个热水澡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既然米动手环说能防水我就不摘了:但是在洗澡时带着手环,自动出现了一些无厘头的多余操作——就比如我刚洗完澡,手环已经帮我查了天气,查了短信,调了勿扰模式,换了一个新表盘等操作。
为了确认,我认真阅读了米动手环官方对其防水性能的说明,是这么描述的:
「AMAZFIT 米动手环的 50 米防水等级,除了日常用水、淋浴外,亦可在游泳时佩戴,随时随地保持内部元器件干爽不进水,持续精准记录运动信息。」
防水性能我戴了几天实测没问题,但要是洗澡时不摘,最好把「抬腕亮屏」先关了,否则在显示屏开启的情况下,随着水流的冲压,误操作的情况貌似不可避免。
使用 6 天后,米动手环只耗电 20 %,也就是按照我的使用习惯,差不多充满一次电可以用一个月吧。
手环采用磁吸式充电,0-100% 充满电时间在 2.5 小时左右。
得益于这块较大的彩色触摸屏,米动手环有了实用的小工具闹钟、秒表、倒计时会给工作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而米动手环统计的数据,也能为小米体脂秤所用,这样每天你在运动完所降低的体脂率,升高的肌肉量能得到最直观的数据反馈,这就是所谓的小米生态链的竞争优势咩~~
体验米动手环 7 天后的总结:
我个人之前一直在佩戴moto 360二代智能手表,能脱离手机记录健身数据是我比较依赖的点,可惜 moto 360 的屏幕花了,自那后我的左手腕就空了下来。
在这次的体验任务中,我佩戴着米动手环朝夕相处了 7 天。
而在搜集到相关数据,我尝试摘掉米动手环后试了一天,想看看我的生活在依赖一个穿戴设备久了后,会有什么变化,以及我是否会怀念那样的一个状态。
虽然米动手环的屏幕显示效果没那么惊艳,接触水后的防误触做的一般,也缺少借助GPS更好的辅助运动,但有这么个物件每时每刻所记录的我的活动,每走一步,每一次检测心率,都烙上了另外一种证明生命存在的印记。
人和智能硬件目前结合的还远没有结合的那么理想化,从当初没有屏幕的运动手环,到加上单色屏幕,到现在有了彩色触摸屏的米动手环,每一次的进步,都离理想近了一点儿。对于佩戴在手腕上,像科幻电影中展示的那样,能实现目前智能手机全部功能的手环、手表,作为人机交互的唯一界面,为突出更多的功能,彩色显示屏必不可少。
另外,不要想着买个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就能有动力去健身,只有改变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动起来。动起来,手环就是你忠实的健身伴侣;懒了,他就是你胳膊上的废铁。
「嗡」手环提醒我坐的时间超过 1 小时了,我得出去锻炼下啦……Bye ´◡`
原文作者: 焯见 查看原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小米社区;如有异议请联系楼主妥善处理;转载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最后更新:2017-10-10 17: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