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小米MIX
一直看好標普的頂級投行終於改口:買跌美股
文章編譯自zerohedge網站
本周美股市場的開場關鍵詞是——“美股上漲極快。”
“美股上漲極快”——這是摩根士丹利首席交叉資產策略師Andrew Sheets周日在最新的Sunday Start報告中對上周美股市場發生事件的總結。
在報告中,他描述了自1960年代以來股市出現最平靜的一段時期之後,以及美國與朝鮮不斷升級的口水戰如何衝擊了夏末的股市。不過,不要擔心,因為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說法,上周的事件“是目前持續的牛市中一次標準的股市調整”。
摩根士丹利是華爾街對標準普爾指數最看好的機構之一,過去幾天裏,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股市波動性上升。對於為什麼銀行給客戶的建議是買跌,雖然Sheets給出了他的理由,但摩根士丹利仍警告稱,如果很多人一直擔憂的情況出現——即波動性上升自我實現:波動性上升和市場走低,投資者拋售股票,由此導致市場進入惡性循環,事情可能會變得嚴重。
正如Sheets所寫的,“為了避免這種風險,我將關注恐慌指數的新高是否證實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新低。”如果實際波動率保持在隱含波動率的附近,這種情況也會更加可怕(如果不是的話,隱含波動率可能下降,從而扭轉周期).
截至上周五中午, 3m標準普爾500指數日變動幅度0.8%,歐洲斯托克指數日變動幅度0.9%。最後,盡管摩根士丹利仍看漲股市,但其認為,有一種情況除外:“考慮到基本麵較弱,定價過高,以及逆勢上升空間有限,我們看到了更多風險,因此我們不會在美國債券市場‘買跌’。”
以下是Sheets的完整報告:
美股上漲極快。
在1960年代以來股市出現最平靜的一段時期之後,美國與朝鮮不斷升級的口水戰衝擊了這個夏末的股市。美股隻出現了小幅波動,但後果非常強烈和出乎意料:恐慌指數在三天內上漲70%,全球股市下跌2%,多個假期被擾亂。
雖然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討,但更緊迫的問題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出於以下幾個原因,我們認為這是持續進行的牛市中的一次“標準”的股市調整。過去幾天裏,重新定價導致股市波動性上升,這也是部分最有趣的變化。
股市將出現回挫
自1929年以來,這種情況發生後的三個月裏,股市總有30%的概率出現5%以上的下跌。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從曆史高點下跌了不到2%,自2016年年中以來還沒有出現5%的調整,這是自2004年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無論你是看多還是看空,我認為都有一個廣泛的共識,即5%以上的下跌遲早會發生。更大的問題是,是什麼因素引起下跌。我們認為這不是由基本麵改變引起的。
從經濟增長角度來討論
我們的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將繼續強勁增長(二季度,美國GDP經季節性調整後同比增長4.3%)。我們認為這有助於今年推動全球股票每股收益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這些觀點在上周沒有發生變化,如果有的話,也是二季度經調整的每股收益意外向好。如果這是正確的,這與2011年和2015年8月的更大幅度回挫存在重大區別。可以看看周一中國的工業生產情況。
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將同比增長7.5%,而專家共識是增長7.1%。
政策也在提供支持,G3國家的實際政策利率仍為負值
美聯儲在傑克遜霍爾即將召開的會議一直存在采取鷹派立場的風險。但是,我們預計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有的話,我們的經濟學家認為,鑒於近期歐元的強勁勢頭,風險傾向於是德拉吉可能采取溫和的鴿派立場。
我們預測,在未來4-5個月的時間裏,通貨膨脹率仍將遠低於G3國家的目標值,這將為緩慢調整政策提供操作空間。明年的風險將更大,屆時較高的通脹率可能使緩慢調整政策不再可行。
地緣政治也很重要
與5年期平均價格相比,韓國的的信用違約掉期價格上漲3個基點,而韓元則下跌了3%。最近一年裏,韓國股市仍上漲16%,不過波動率幾乎翻了一番。這些指標值得關注。但總的來說,很難說這些指標弱化了令人擔憂的情形。因此,如果不是基本麵因素,也許最近的股市變動更多是技術層麵的原因。
8月份,更多的投資者將出市(或即將出市),這會降低風險偏好和市場交易也會變得清淡。即使有更多的投資者入市,也很難忽略韓國的風險。而且,正如我們機構投資部門的Christopher Metli所指出的那樣,進入本周以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做空波動率的情況,這可以部分解釋波動率指數的大幅波動。
這些變動推動標準普爾500指數出現曆史最大幅度的上漲。
會導致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波動性上升將自我實現。隨著波動性上升和市場走低,投資者會拋售股票,從而形成惡心循環。
對於這種風險,我將關注恐慌指數的新高是否證實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新低。如果實際波動率保持在隱含波動率的附近,這種情況也會更加可怕(如果不是的話,隱含波動率可能下降,從而扭轉周期)。截至上周五中午, 3m標準普爾500指數日變動幅度0.8%,歐洲斯托克指數日變動幅度0.9%。
市場恐懼雖然在升高但目前美股還有上漲空間
摩根士丹利全球風險需求指數已跌至-3.6,過去8年僅出現過幾次“超賣”水平。
波動期限結構已經反轉,這也是一個合理指標,表明恐懼升高。我們認為最終有能力增加風險敞口,尤其是在美國,Prime Brokerage告訴我,淨杠杆率在20%。考慮到標普500的大幅上漲,看漲套利可能會提供最有吸引力的方式,從而在美股大膽買進,而看跌套利可能會為那些希望對衝相對溫和回調的人提供最好的價值。總的來說,我們對美股的定位仍然看漲。
有例外嗎?我的同事亞當-裏奇蒙(Adam Richmond)認為,美國債市基本麵較弱、定價過高,以及逆勢上升空間有限,我們看到了更多風險,因此我們不會在美國債券市場‘買跌’。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15 15: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