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2 返回首頁    go 小米MIX


全球貿易聯盟出現大轉變 這個國家最受益

摘要

美國國內不斷上升的國家主義將會導致全球貿易聯盟出現巨大轉變。

  鳳凰iMarkets編譯自ZeroHedge網站的分析稱:美國國內不斷上升的國家主義將會導致全球貿易聯盟出現巨大轉變。而其中的一個主要受益者將會是日本。現在,日本可能不在美國的關注之中。但日複一日,日本將會在唐納德·特朗普的世界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就是作者的觀點和看法:

  在特朗普總統參加競選活動期間,他經常與自己的同僚討論一個話題:如何讓美國在全球貿易活動中變得“更具優勢”。

  事實上,在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作為新任美國總統簽署了自己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決定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rade Agreement),也被稱作TPP協定。該協定最初涉及包括美國在內的12個國家。

  現在,留在TPP協定中的國家還剩下11個,包括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目前,TPP協定框架中的成員國GDP總量占全球GDP總量的40%,貿易總量占全球貿易總量的20%,人口總量占全球人口總量的11.3%。即使美國退出,但這一協定仍然將會持續下去,而這將會讓美國處於非常不利的貿易位置。

  然而,這種現狀對日本今後的貿易和項目來說是利好消息。受益於其與美國保持的現有聯盟關係,日本也將會在全球貿易中保持自身的有利地位。另外,實力不斷上升的全球其他地區和國家,特別是中國和歐盟的崛起,也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另一項關鍵的貿易協定被稱作RCEP,其同樣也將美國排除在外,但卻將日本納入其中。這一協定的成員國包括16個國家,其人口數量接近全球總人口數量的一半,貢獻了全球GDP總量的24%,出口量占全球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

  RCEP協定的成員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泰國和越南。目前,RCEP各成員國的經濟和人口增長速度遠超過美國和歐洲地區。

  這種不包括美國在內的貿易聯盟,其發展趨勢將更加明顯。與以往相比,主要有三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由於去年夏天發生了英國脫歐公投,這讓英國與其貿易夥伴之間未來的貿易和資本流動發生了變化。

  第二個原因是,特朗普奉行雙邊貿易協定而不是多邊貿易協定。在國際貿易秩序重新調整的緊要關頭,將美國排除在關鍵的多邊貿易競爭之外,就意味著給其他新興經濟體聯盟提供了更多經濟機遇,以及長期的權力轉移。而日本必將從中獲益。

  最後,正在進行的東西方權力和影響力的轉移。自從美聯儲和其同行歐洲銀行、日本央行等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或者開始通過資產購買來提振市場後,這些地區債務相對GDP的比例也隨之躍升。其中,歐洲央行為90.1%,美聯儲為104.3%,日本央行為250.4%。

  近日,來自美國的經濟學者NomiPrins在日本佳能研究所全球研究部門發表了自己的一篇演講。佳能研究所是日本頗有聲望的一家智庫機構,其成員主要來自前日本政府官員和央行官員,以及專家學者。

  與美國的做法相反,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卻已經推動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攬子貨幣,或者稱作特別提款權(SDR)。這是一種確保人民幣流通,並向美元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發起挑戰的方法。

  而日本則隨時準備從已有的美日關係中獲益。同樣,日本也希望參與跟中國、歐盟和其他地區相關的貿易協定。

  盡管如此,美國和日本仍占全球GDP總量的30%左右。由於全球和亞洲地區都有著如此多的發展變化,如果他們的聯合力量和外交關係能迅速轉化為真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項目,必將會給各國帶來更大的發展成果。這些發展可以創造長期的知識、供應和就業需求。

  日本新的基礎建設項目

  從聯合基礎設施項目的立足點來看,美日兩國之間還有其他更緊密的協同效應,而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資機會。

  自特朗普執政以來,其與日本首相安倍已經進行了兩次正式訪問互動。作為新一屆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沒有出訪過日本。但有傳言稱,其計劃在今年11月份正式訪問日本。

  與此同時,美日兩國領導人剛剛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峰會上見過麵。而在此之前,日本和歐盟簽署了一項曆史性的自由貿易協定,其將大幅增加雙方之間的貿易往來和事務協調。

  這是日本在世界舞台上占據更大地位的又一跡象。隨著美國對國際貿易采取更加保守的國家主義態度,日本和美國的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正在尋求建立更強的地區能力。通過國際協定的多樣化,日本可以鞏固自身安全,同時也可以借此重建自己作為亞洲地區新興強國的地位。

  日本也渴望更多地參與全球各地的主要基礎設施項目。就在上周,日本政府為日本公司(JapanInc .)設定了一個新的目標,日本公司是一個支持建築、勞動力和就業的企業聯盟網絡,其目標是到2020年時,能夠出口約30萬億日元(約合268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根據剛剛發布的計劃草案,日本公司將尋求參與多個階段中的全球基礎設施項目,並且通過完工後的後續開發,為業主持續提供現場運營、維護、人員培訓和谘詢服務。

  日本公司的發展計劃是讓自己成為一家跨國集團公司。該集團或者其擁有的合作企業可能瞄準參與印度國內的高鐵項目,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高速鐵路係統和非公交通運輸項目。

  日本在高鐵項目競爭中崛起

  對於馬來西亞到泰國之間的高鐵項目,日本公司也發起針對中國企業的競爭。這是一個全長350公裏的交通連接項目,其投資總額大概在140億美元左右。如果贏得這一合同,或者是這一合同中的部分,可能都會給日本建築和工程企業帶來好處。

  最終的中標企業將負責整體鐵路係統的設計和建設,包括軌道、動力、信號和通信設施的建設。這列高鐵的最高運行時速為320公裏,能夠將兩國首都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到90分鍾,而正常開車所花的時間則接近5小時。

  路透社消息人士還指出,未來10年內,日本計劃在美國國內投資17萬億日元(約合1500億美元),其主要投資方向為公共和私人基金。

  作為日本的主要地區對手,中國也已經在部分地區和國際項目上取得進展。而日本也因此失去了在部分項目上的中標機會。但日本有機會利用自己與美國之間的獨特優勢地位,以及作為東盟和RCEP主要合作夥伴的優勢,取得新的和回報豐厚的合同。

  最重要的是,日本與歐盟的新自由貿易協定將成為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協定。預計該協定將對包括日本電子產品、清酒和茶葉在內的部分產品取消關稅,從而迅速惠及雙方。

  如果特朗普政府兌現自己與日本建立合作的承諾,則雙方在基礎設施項目上的合作隻會進一步推動日本在亞洲地區地位的上升。

(原標題:全球貿易聯盟出現巨大轉變 中美博弈中這個國家最受益)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7-25 08:42:31

  上一篇:go 全球鋼鐵股6年來表現最強 得感謝中國需求
  下一篇:go 這些A股比瘋漲的騰訊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