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7 返回首頁    go 小米MIX


“日本製造”走下神壇 企業精神正在墮落

  日本新華僑報網近日撰文稱,曾經輝煌一時的“日本製造”,正在走下神壇。隨著日本神戶製鋼醜聞的曝出,海內外又是一片嘩然。這已經不是“日本製造”第一次曝出造假醜聞,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文章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日本製造”一直以其優越的產品性能和可靠的產品質量,成為“良心產品”、“誠信產品”的代名詞。

  而日本企業認真負責的“工匠精神”,也是很多國家學習的榜樣。曾幾何時,在世界各國造假醜聞頻出的不良環境中,“日本製造”被很多人看作品牌、質量、信譽的保證。

  文章指出,可是,“日本製造”的誠信神話,如今正伴隨著眾多造假事件土崩瓦解。稍微梳理一下日本媒體近年來曝光的事件就不難發現,造假正在成為一種惡性“傳染病”,席卷日本各行各業。

  文章稱,眾所周知,日本是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對建築工程質量要求一向極為嚴格,以致海外流傳著“日本房子七級地震都震不倒”的傳說。可是,就在日本這一最為重視並引以為豪的領域,近年來竟然也出現了造假醜聞。

  2015年10月,日本大型企業三井住友建設開發的橫濱市都築區大型公寓因偷工減料出現嚴重傾斜。

  而不到一個月,日本龍頭建築企業旭化成公司又於11月被曝出,複查的2376個建築項目中有266個項目存在數據篡改,建設項目涉及日本全國各地,甚至包括醫院、學校、養老院等公共設施,讓各地民眾人心惶惶。。

  三井住友建設及旭化成的醜聞還在發酵,2016年5月6日,日本東亞建設工業株式會社又發布消息稱,在羽田機場C跑道防止液態化的地基改良工程中,隻灌注了設計中所需藥液的5.4%,卻作為按照規定方式施工偽造了數據,並向國土交通省作了虛假匯報。上述違規施工可能在發生地震時對羽田機場帶來嚴重威脅。

  文章還指出,在關係健康的食品領域,日本也被造假事件困擾。2014年8月,日本高級連鎖料理店“木曾路”公司承認,使用便宜牛肉冒充高級牛肉其三家門店銷售的是廉價牛肉,標注的卻是“鬆阪牛”或“佐賀牛”。

  曾經被當作“日本名片”的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也是造假重災區。

  2016年5月18日,日本知名汽車企業鈴木汽車公司承認對全部16種在日本銷售的車型燃效數據作假。鈴木產汽車包括人們熟知的“奧拓”等微型車及小型車,涉嫌作弊的汽車超過210萬輛。就在同一天,三菱汽車公司也發布消息:除4種微型車以外,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帕傑羅”等4種車型也存在燃效數據作弊。

  2016年8月,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東芝公司被曝連續7年造假,至少4大業務部門、3任社長參與其中,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約92億元人民幣),是繼2011年奧林巴斯隱瞞17 億美元損失以來,日本企業界的又一樁財務造假醜聞。

  文章分析稱,不難看出,日本社會已經被造假包圍,日本企業曾經揚名世界的誠信精神,不知被拋到了何方。

  對於日本企業層出不窮的現象,日本媒體一直在加以批判,日本民眾也很擔憂。“找回日本製造”“我們正在失去信譽”……各種反醒文章連篇累牘,可是造假現象卻是愈演愈烈。

  文章還指出,日本造假盛行與當前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在人們印象裏,日本人一般很守信用,可是,這一品質正在遭受“汙染”。自安倍第二次執政以來,說謊不斷,醜聞頻發。有了首相的“不良表率”,上行下效,失信事件頻發也就見怪不怪了。

  此外,近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安倍大力推行的“安倍經濟學”收效甚微。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生存壓力不斷加大,道德已經無法約束企業對於生存的渴求。現在的日本進入了“瘋狂逐利時代”,經濟利益優先於顧客口碑,開始成為企業的主要追求目標。

  造假盛行還與“日本自信”的逐漸喪失有關。“每當下雨心裏就會湧起一份自信:我砌的牆怎麼可能因這點毛毛細雨就被衝垮。”日本民俗學家宮本常一在《庶民的發現》中寫道。這句話鮮活展示了昭和時代日本的自信精神。

  如今,這種精神正在隨著日本實力衰弱逐步喪失。沒有了足夠的自信,各種歪門邪道就會沉渣泛起。

  其實,很多日本企業墮落至此,非常令人痛心。日本優秀的企業精神,是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如一日的精益求精積累而成的,核心就是“工匠精神”。

  截至2016年底,日本百年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平均百家企業中就有一家百年企業,堪稱“百年企業的寶庫”。

  這其中經營超過200年的企業更是超過了世界的一半。包括成立於公元578年的寺廟建築企業“金剛組”、成立於公元705年的“西山溫泉慶雲館”等,經營時間甚至已經超過1000年,讓人歎為觀止。

  文章指出,世代堅守誠信、質量、進取這些“不變之物”,是日本企業能夠基業長青的秘訣。位於山梨縣的溫泉家族企業慶雲館,作為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最古老的旅館,已經走過了1300多年的歲月。這裏麵傾注了家族52代人從未間斷的誠信與堅持。人們經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在慶雲館完全失靈。

  “感覺困難的時候該做的不是放棄誠信原則,反而要再嚐試,今天跟昨天比,明天跟今天比,絕對不能輸。”慶雲館第52代傳人深澤說。雖然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困難重重,深澤仍然相信,慶雲館會堅持下來。“無論環境怎麼變化,慶雲館有些東西不能變,我想在守護祖先傳承下來的東西的同時,讓慶雲館更好的存活。”

  那麼,這個“祖先傳承下來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日本的百年企業中,很多是中小企業。其實,他們在資金與實力方麵都無法與各種大企業相比,按說對“快錢”“熱錢”的需要更為迫切。可是,管它外麵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

  他們數十年、數百年如一日隻生產一種產品,專攻一門技術,磨練一項工藝。長時間專注,使這些企業成為某個細小領域中的王者。換句話說,日本中小企業的主角,其實就是一大群擁有獨門精湛技藝的頂級工匠,所以到最後,反倒是無論什麼樣的大企業都離不開他們。

  見過一顆米粒上,能擺放下大把大把的塑料齒輪嗎?其中最小的齒輪僅為百萬分之一克,直徑0.149毫米,就如灰塵般的黑點。

  大到頂級汽車小到頂級鍾表,很多關鍵部位上都需要這種齒輪。而目前全球僅有一家企業掌握了這些塑料齒輪的生產、加工技術。這家位於日本愛知縣的企業,員工僅90人,是全球最重要的精密零件廠商。

  還有人們經常見到的骰子,其實因為每一麵點數不同,重心很不好把握。一些需要非常公平的場合,骰子哪怕有極小差異都不能被允許。

  而全世界能製造精確程度達到99.999999999%的鈦製骰子,隻有一家位於日本埼玉縣的街道企業,員工僅有14人。“99.9%與99.99%完全不是一個概念,99後麵每多一個9,就需要日以繼夜的鑽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比起眼前的經濟利益,日本中小企業更加重視打造品牌信譽、潛下心來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這種“工匠精神”,才是日本企業長壽的真正秘訣。而“工匠精神”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文章稱,例如索尼創辦人之一的盛田昭夫,曾在自家曆史悠久的家族企業“盛田酒業”裏,被當作企業的下任繼承人培養,從小便受到了係統“工匠精神”的訓練。這種訓練也被認為是盛田昭夫能讓索尼成長為世界規模企業的理由之一。

  日本的大多數孩子脫胎於這些中小企業,即使長大後前往大企業、政府機構或者社會組織工作,從小耳聞目染的“工匠精神”,也讓他們自帶光環,使日本整個社會具備了強大的“工匠基盤”。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日本中小企業的“工匠精神”絕不僅僅是讓他們自己變成了百年老鋪、千年老店,而是構築出了一個精湛的“工匠國家”與“工匠民族”。這才是日本百年企業的核心精神之所在。

  文章最後指出,不難看出,塑造日本大量百年企業的“工匠精神”,可不是依靠大突擊就能完成的,需要時間積累、風雨考驗。遺憾的是,在迷失了方向的社會背景下,如今的日本正在喪失這種精神,百年甚至千年基業可能就此毀於一旦!

(原標題:日華媒:“日本製造”走下神壇 企業精神正在墮落)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0-27 15:29:56

  上一篇:go 說好的縮表呢?10月美聯儲資產負債規模竟不減反增
  下一篇:go 日股突破22000點大關 創21年以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