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小米MIX
小米MIX 2值不值得買?看完五點就知道了
去年發布的小米MIX可謂是轟動全球,驚豔的的全麵屏,超高的屏占比讓小米贏得IDEA金獎。隻可惜小米MIX很大程度上隻是一款概念機,現貨太少,很多人搶破了頭也沒能入手,最後還是便宜了黃牛。今年小米乘勝追擊,發布了新一代的小米MIX 2,大有引領手機潮流之勢。但人們入手新機之後,發現手機實際使用並不順暢,整機全是槽點。具體有哪些,筆者給大家歸納了五點。
外觀醜得反美學,陶瓷材質華而不實
小米MIX的屏占比超過了90%,這也是小米獲得IDEA金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新一代的小米屏占比明顯下降很多,小米公司的宣傳在這方麵有所弱化。平心而論,屏占比下降也和屏幕大小有關,畢竟屏幕更小,想要維持原來的屏占比確實很難。但是,為什麼新手機在降低屏幕尺寸的同時還要加寬邊框?整個手機上下極其不對稱,強迫症表示這種反美學的設計難以接受。
另外,本機所謂的亮點陶瓷機身根本就是槽點,不僅重還經不起坑碰。舉個例子,5.99英寸的小米MIX 2陶瓷尊享版重185g,厚7.7mm,6.01英寸的vivo X20重159g,厚7.2mm。同為6英寸左右的全麵屏,小米MIX 2簡直就是一個板磚。另外小米MIX 2的陶瓷機身在日常使用中並不方便,活生生一個指紋收集器。
自拍還得倒置機身,反人類設計全球第一家
小米MIX 2的外觀僅僅是反美學,不是特別挑剔的朋友或許還能接受,但是當你看到它反人類設置的前置相機,就可能再也將就不下去。其實小米MIX的攝像頭也是倒置,這幾乎是它當時為數不多的缺點之一,但是新手機並沒有在這方麵改進。
有人會問,攝像頭位置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愛拍照的朋友都有經驗,通常自拍時會把手機舉過眉心,以45°角度下壓,這樣的照片不但有角度,還可以顯得臉小。但小米將前置攝像頭安裝在如此尷尬的位置,自拍時不得不折騰一番,將經不得磕碰的陶瓷機身上下對調。這可能是自拍步驟最繁瑣的手機。
拍照太沒誠意,雷布斯自己都吹不下去
雷布斯為什麼刪除關於小米MIX 2夜拍的微博,因為拍照質量太差,自己都吹不下去。不過還是有網友眼疾手快,留下寶貴的截圖。小米MIX 2相機是什麼配置?1200萬像素攝像頭,5片式鏡頭,f/2.0 的光圈,單個像素1.25μm。這個配置確實缺乏誠意,就拿上半年發布的小米6來說,光廣角鏡頭配置就超過小米MIX 2的單攝。小米6廣角鏡頭1200萬像素,6片式鏡頭,f/1.8 的光圈,單個像素1.25μm。另外小米6還有一個1200萬像素5鏡式長焦鏡頭。
回顧它的發布會,小米一味強調使用了非常成熟的索尼IMX386傳感器,拍照質量會大幅度提升,但工作人員並沒有具體介紹它在應對逆光、暗光等複雜光線環境下的拍照措施或技術。實際使用時,效果也很不理想,否則雷布斯不會刪微博。另外這款手機沒有人像模式,相信這一點也會失去大部分愛拍照的女性客戶。因此,一個索尼IMX386救不了小米糟糕的拍照。
至於前置攝像頭,500萬像素,這個真的不想過多的闡述,整個就是千元機的配置。
揚聲器有多渣?播放音樂就像收音機喇叭
最開始,筆者認為自己手中的小米MIX 2是個例,或者說自己耳朵太挑剔,才會覺得小米MIX 2的外放有問題。後來我上小米社區,發現這竟然是一個普遍現象。大部分用戶反映,小米MIX 2打開揚聲器後聲音帶沙,音量加大後甚至還會破音。這種做工,確實不是旗艦機應有的作風。其實大部分朋友對手機揚聲器要求並不高,他們不求高保真,隻要能正常播放音樂就行。但是這種嚴重失真的手機,確實不值得。
一個驍龍835就能證明高性能?太天真!
小米一直喜歡用高配做噱頭,給人灌輸“優質的處理器=手機高性能”的觀念,其實這種想法非常的天真,因為手機畢竟不是簡單的組裝,除了處理器,其他硬件和係統優化也相當的重要。相信隻要是非專業人士,都用不出驍龍835、驍龍820甚至驍龍625的區別,那麼配置那麼高級的芯片有什麼用,性能畢竟能有就行。我們在實際使用中,更多的是拍照、聽音樂等具體的細節。而小米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用戶體驗。
另外,小米還喜歡以跑分定性能,筆者朋友那裏恰巧有個同為驍龍835芯片的一加5,是騾子是馬大家遛遛就知道。通過多次測試,筆者的小米MIX 2最高跑分168641,排名顯示小米MIX 2可破17萬,但筆者朋友的一加5一次即破18萬,二者差距顯而易見,可以說一加是用小米的方式擊敗小米。另外一加5在機身握持、拍照、閱讀體驗等方麵都優於小米MIX 2,價格卻更低,兩款手機誰的性價比更高顯而易見。
透過那份排名,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的細節,在同為驍龍835芯片的國產旗艦機中,小米MIX 2跑分倒數第二,僅高於其上半年發布的小米6,而在他們前麵的有一加5、努比亞Z17、HTC U11。
總結:以上就是小米MIX 2不值得購買的五大理由,都是活生生的事實,若有不同意見,可以在小米之家實際體驗後評斷筆者所述是否屬實。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