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
小米MIX
歐元區通脹“冰火兩重天” 削足適履的“QE”再遭質疑
通脹低迷一直以來都是祭出大殺器“量化寬鬆”的歐美央行的心病,無論是美聯儲的“通脹謎題”,還是歐洲央行的“通脹不確定性”,都在質疑著經濟學常識:“大水漫灌”的經濟刺激之後,經濟增長了,就業充分了,通脹去哪兒?
不過,歐元區通脹如今陷入“冰火兩重天”,完全是兩個極端:一方麵,歐洲央行眼巴巴希望通脹快到“碗裏來”——設定通脹目標2%,而另一方麵,歐元區中的立陶宛通貨膨脹增速過快已經對經濟增長造成影響。
據中央銀行和財政部長稱,立陶宛的經濟擴張正因消費價格的飆升而停滯不前。9月份立陶宛通脹率飆升至4.8%,是歐元區平均水平的三倍。與此同時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1%,這是一年多來首次放緩。

財政部長Vilius Sapoka本周在接受當地一家電台采訪時表示,“很明顯,通貨膨脹已經對國內需求產生了影響——它的增長已經開始下滑。未來經濟增長將會更緩慢但會更平衡。”
使用歐元的波羅的海三國通脹與GDP都在增長,這讓人回想起2008年開始的經濟蕭條周期。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歐洲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是否適用於所有國家的質疑。
上周四歐洲央行(ECB)宣布,將延長購債計劃,在2018年1月到9月期間以每月300億歐元的規模進行購債操作,如有必要,可增加規模或延長期限。盡管削減購債的規模符合市場此前預期,但相比之下央行態度仍顯鴿派,央行也暗示利率將在目前水平保持較長時間,在2019年之前可能都不會加息。

在立陶宛也有一些當地的因素在起作用。第二季度,勞動力短缺推動工資上漲了8.7%,而政府對世界上最高的酒精消費的打壓,在過去的一年裏使啤酒的價格上漲了近三分之一。

盡管新酒稅的影響將在明年消退,但勞動力市場的瓶頸將會持續下去,因為立陶宛工人大量湧向西歐的高收入工作。這意味著經濟將麵臨更多的阻力,央行的警告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通脹對購買力和消費增長的影持續增大。”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1-02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