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2 返回首頁    go 小米MIX


近三成次新股業績變臉 數知名牛散加倉忙

作為A股“特殊”群體之一,次新股的業績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0月31日期間,掛牌登陸A股的上市公司共有457家,其中在近日披露的首份三季報中出現淨利潤下滑的達到124家,占比超2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以28個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上述業績出現下滑的124隻次新股分布在其中24個行業,又以電子、化工和汽車等三個行業最多,合計占比超過三成。

在股東層麵,次新股三季報顯示,這一類型也成為諸多牛散青睞的對象,包括趙建平、周信鋼等人均在這一時段進行了建倉或加倉。業內人士表示,在年內IPO發行提速常態化的影響下,以往火爆的次新股行情在今年表現不一,投資邏輯開始趨向於業績確定、基本麵良好和高增長類型的個股,並認為可能在這一趨勢下,後期次新股股價將出現分化加劇的現象。

業績分化嚴重

根據數據統計,上文提及的457隻次新股最新披露的今年三季報裏,有81家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在50%以上的企業,其中還有39家淨利潤同比增速在100%以上。

所處行業中,上述81隻次新股分布在機械設備、計算機兩個行業最多,分別有13家和9家。

除去上述業績飄紅的次新股外,也有124家出現了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樂心醫療(300562.SZ)、高斯貝爾(002848.SZ)和上海天洋(603330.SH)是其中三家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且樂心醫療是上述所有次新股中唯一一家業績虧損的企業。

樂心醫療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雖同比增長14.12%至6.46億元,但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284.78萬元,同比下滑105%。在去年年報和2015年年報中,樂心醫療的營收和淨利潤,則均呈現高速增長趨勢。

對於業績下滑原因,樂心醫療有關人士並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正麵回應,但其今年中報披露,主要原因涉及銷售毛利下降、公司所處的智能可穿戴行業整體出現增速放緩兩個方麵。

與樂心醫療相比,高斯貝爾和上海天洋同樣呈現出明顯的增收不增利現象。二者三季報分別顯示,今年前9個月,高斯貝爾和上海天洋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9%、11.68%,但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卻分別同比下滑79.61%、59.67%。

高斯貝爾董秘王春對此解釋,淨利潤下滑在於人民幣升值從而帶來的匯兌損失,以及印度市場在受到衝擊,業務確認有所後延。

“9月下旬後,印度市場的訂單已經開始確認,盈利在四季度會有提升,”王春說,“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公司也將繼續加大國際市場的布局和投入。”

上海天洋則回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業績下滑緣於上半年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升,以及公司新產品前期培育投入較大所致,但認為今年三個季度之間,淨利潤是呈現環比上升的趨勢。

對於未來如何扭轉盈利的下滑,上海天洋回複表示,除在9月起全麵提高產品售價外,公司也將積極探索開拓下遊更廣泛的應用領域,並“試圖通過對產品配方的優化調整,來減緩因原材料成本提升而帶來的劇烈衝擊”。

回歸價值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次新股三季報發現,以趙建平為代表的知名牛散,也在“圍獵”這類股票。

其中,趙建平三季度共在15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露麵,其中10家為去年12月以來上市的次新股,涉及行業半數為電子和醫藥生物,且業績方麵,也僅有1家出現淨利潤下滑的現象。

除趙建平外,在三季度時,周信鋼、何雪萍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以次新股位主要投資標的,二者分別持有4隻次新股,占各自總持股數的一半左右,另一牛散施玉慶亦持有2隻次新股。

“牛散選擇次新股為投資標的,既有業績方麵的考慮,也有炒作的趨勢。但從目前次新股表現出的行情來看,對普通投資者不具有參考性。”北京一家私募高管表示。

數據顯示,次新股指數(884189.WI)一度在去年四季度觸及50000點,隨後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劇烈震蕩,直到8月中旬後才緩慢上揚,至最新達到31284點。

上述私募高管認為,隨著IPO提速常態化趨勢的持續,以往“物以稀為貴”的次新股在今年不再稀有,市場在操作策略上亦傾向於業績確定、盈利高增長的標的。

華中地區一家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師亦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於次新股行情變化加快,在挑選次新股標的時,應更關注次新股疊加主題概念,和業績增長趨勢明顯的上市公司。

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孔淩飛亦認為,次新股中三季報業績亮麗的值得淘金。他認為,相較於2015年和2016年上市的公司,今年上市的企業三季報淨利潤出現30%以上跌幅的比例約為2%,遠低於前兩年的12%和16%,因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業績變臉情況並不普遍。

統計發現,457隻次新股中,自上市首日以來股價出現1倍漲幅的共有226家,其中179家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上漲;16家自上市首日以來股價出現下跌的次新股中,11家今年前9個月淨利潤出現下滑;再若單純以今年初至最新的股價變化而論,則其中共有66隻次新股在今年股價下跌,股價下跌幅度達20%以上有22家。

(原標題:近三成次新股業績變臉數知名牛散加倉忙)

最後更新:2017-11-02 06:18:30

  上一篇:go 鈦媒體爆料賈躍亭在美“金蟬脫殼”計劃 FF公司邀其創始人實地調研
  下一篇:go 北京租房監管服務平台上線:與補貼、教育、戶口、居住證等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