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10 返回首页    go 小米MIX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狂欢(下)

昨天给大家整理了一波朋友圈广告下的戏精(点击《微信朋友圈广告的狂欢(上)》可查看),今天第二波如期来袭,“表演”继续,看看还有哪些戏精。

━━━━━━

点赞狂魔

警惕起来,在所有广告底下都点赞,却几乎不留言的人,极有可能是一个大数据分析师,或者至少是个玩儿票的朋友圈画像收集者。第一时间在某条朋友圈广告下面留言的人,可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被提醒他的哪些其他好友也留言或者点赞了。时间一长,他朋友圈里哪些人有钱,哪些人总是在点外卖,哪些人跟哪些人有暧昧不清的关系,他心里一清二楚。

或者,这些人就是单纯喜欢点赞。

━━━━━━

版聊话痨

至今没有一份完整的报告能够分析在朋友圈广告底下版聊的人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也许是在生活中的存在感太低,也许是表演欲过于旺盛,也许真的只是太闲又刚好在这儿遇到了熟人。但我们始终觉得第二个解释比较靠谱,必须是有极大的倾诉欲,并以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生活琐碎为乐的人,才能如此淡定从容理所应当地将一段发生在菜市场的随机对话搬到这里来。

还有一类“版聊者”并不生产对话,他们热衷在广告底下假装@某一个人,似乎是在昭告天下,这个广告里有某个梗是和这个人相关的,亦或者就是在暗示大家:“这里有个八卦,快来问我。”更闹心的是,这里不是微博,被@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某个话题中心的人物。

━━━━━━

炫耀瘾君子

他们首先必须是“精准用户”,至少认为自己被正确归类到了某些特定的广告下面,接下来,舞台就已经搭好了。类似于某精英论坛的用户一样,他们发言的目的就是获得旁观者艳羡的目光和回复,以彰显他们在资本和眼界上雄厚实力。这也让他们和“业内人”及“意见领袖”区分开来,后两者至少还有特别的技巧,而“装腔犯”真的就只是最简单粗暴的showing off。

━━━━━━

老婆团

他们并不是投放该广告的品牌的粉丝,而是品牌代言人的粉丝。品牌认准了当前粉丝经济的势头,再加上朋友圈本身就是个舆论场,这让有代言人的广告更能制造出话题热度。但品牌往往也会有失策的时候,粉丝们容易模糊焦点,比如毕竟代言人长得帅和产品好不好用大多数时候是两码事。

我们不得不提醒品牌的是,有时候粉丝流量和粉丝消费能力也是两码事,请代言人前务必做好调研,不然可能落得个口碑和销量双输的下场。

━━━━━━

以及……

房事龙

也许是天赋异禀,也许是日积月累,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自称那方面相当厉害的男性友人。一碰到朋友圈里推送计生用品的广告,他们平日锁好的那头野兽终于可以出笼遛遛了。在政治正确张力大到快要冲破手机屏幕的朋友圈,只有这里才是这群人最安全的港湾,他们的原始社交冲动才能得到部分释放。

但你大可以把他们说的话当成段子听,因为假设他们真的有那么厉害,当代社会的中年危机罹患率都会得到有效的抑制。而依照“缺什么喊什么”的心理画像理论,你基本上可以把他们说的话往反面理解。比如“我一直都用XXL号的”可以翻译成“我要是能用XXL号的就好了”;“杰士邦啊,初三那年的美好回忆啊”可以翻译成“初三那年我用杰士邦吹了一个好大的气球。”

栏目介绍

《营销奇葩说》是由雪领新媒体打造的,国内首档视频+直播+图文形式的营销大咖访谈栏目,旨在寻找在营销领域观点独特、口才出众 “最懂营销的人”。每周一次专访,每月一次线上互动论坛,迅速成为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市场和公关的实战教科书。

最后更新:2017-10-08 03:41:14

  上一篇:go 刚刚银行宣布!微信和支付宝能从ATM机直接取钱了!
  下一篇:go 微信推出热搜排行榜 还弄出了微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