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2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OPPO、VIVO在印度銷量下滑,因為學小米手機走線上市場?

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近兩年來OPPO/VIVO兩個品牌可謂是風頭正勁,不僅憑借著壓倒性的優勢拿下了國產手機廠商裏出貨量排行第二名、三名的成績,而且某種程度上還奠定了各自的市場話語權及增強了用戶基礎;再者,正所謂此消彼長,原本有限的中國市場既然OPPO/VIVO上升了,那麼勢必會有廠商下來,譬如小米手機。根據調研機構IDC給出的數據,小米手機雖今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回升幅度較大,但依舊位於OPPO/VIVO後麵。

來源:IDC

同時,我們從上麵數據統計中也不難發現,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隻是需要時間進行驗證。那麼麵對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環境,國內各大手機廠商會給小米手機這樣的機會嗎?答案顯然未必,所以在曆經中國手機市場種種博弈和趨近飽和狀態的前提下,包括小米手機在內的其他手機品牌開始發力海外市場,表現最為強勁的當屬印度市場;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印度市場跟幾年前的中國手機市場相似,存在巨大潛力。

盡管如此,國產手機品牌目前在印度市場的情況也是非常有壓力,就好像小米、OPPO、VIVO、華為等換了地方實現“戰鬥”。而綜合來自各方的數據分析也得出,小米手機於印度市場具備明顯優勢,排名僅次於三星手機;但據印度媒體報道,原本勢頭強勁的OPPO/VIVO意外地在上個月出現銷售額滑落趨勢。

毫無疑問,該現象和OPPO/VIVO在當前的增長速度形成了鮮明的落差。為此,據悉兩家的中國總部已經派人去印度評估情況;另外從印度媒體闡述的原因中也發現,OPPO/VIVO兩家手機品牌的銷售額在7月份之所以出現波動,是由於他們想向線上市場銷售渠道實現轉變,過程裏難免遭遇轉變影響,導致暫時性的下滑。換言之,OPPO/VIVO在印度市場是要學習小米手機主打線上市場?我們不得而知,但外界猜測的理由都在說明OPPO/VIVO確實由線下市場在嚐試進軍線上渠道。

如果上述是事實的話,OPPO/VIVO七月份的銷售額降低就很容易理解了。畢竟,任何一家手機廠商在涉足自己以前並不熟悉的市場領域前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即是大家口中常說的陣痛期,等過了陣痛期情況勢必有所好轉。不過,聊到此想必許多人有疑問:OPPO/VIVO在線下市場戰無不勝,為何還要進軍線上市場呢?況且在印度小米手機已經基本站穩了腳跟。

原因一:線上市場可減少手機成本,利益最大化

按照性價比來看,小米手機敢把高配置的機型以不足3000元的價格出售,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小米模式之上。中國消費者買賬,印度消費者一樣買賬,畢竟印度手機市場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用戶需求並未達到現在的中國消費者水平。所以,小米早前在中國使用的爐火純青的高性價比策略鋪到印度迅速得到回饋;反觀OPPO/VIVO,線下渠道固然強悍,但基於印度市場實際情況不如線上市場來的劃算,至少能夠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原因二:迫於小米手機主張的新零售壓力驅使

經過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一整年的低穀期,小米手機2017年回升至中國手機廠商第一陣營,不是偶然機遇。譬如,得益於雷軍親自執掌供應鏈、提升小米手機質量、保證小米手機貨源穩定等,並且有了前車之鑒後小米手機不再堅守固有的口碑傳播,逐漸請明星代言、鋪設廣告牌。要知道,現在小米手機所走的路線,大有跟OPPO/VIVO類似,試想後者沒有壓力,絕對是不可能的。

再者,小米在國內玩的新零售正如火如荼,一旦將這種成功的商業模式搬進印度市場,一定意義上也能產生不小的能量。若OPPO/VIVO不積極拓展渠道,等來的或許是有力的衝擊。

因此,無論是小米手機學習OPPO/VIVO也好,OPPO/VIVO跟進小米手機也罷。總之,在印度市場裏中國手機軍團的占比著實讓三星、蘋果感到緊迫,足以證明國產手機廠商實力。

最後更新:2017-08-20 10:53:07

  上一篇:go 超過小米手機成為國產廠商第二,OPPO為何在幾年前不溫不火?
  下一篇:go 驍龍625賣2699,OPPO都沒膽量、酷派哪來的謎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