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手機大全
魅族Pro 7:黃章的新衣
2017年對魅族不是一個好運的年份。
今天是2017年7月26日,在今天之前,魅族已經7個月未發布旗艦機型。在雙攝已經成為旗艦標配的今天,魅族還沒有一台符合這一標準的機型推出。
看看魅族在售的機型:Pro 6發布於2016年4月,距今已有1年零3個月時間;MX6發布於2016年7月;Pro 6s和Pro 6 Plus發布於2016年11月,僅僅是對Pro 6的簡單修補版本。即便如此,這個修修補補的小改版機型也已經發布超過了8個月之久。
這對於曾被業內稱為專業演唱會廠商的魅族來說,未免過於不尋常了一些。
相比2015年,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倒退。
反觀2015年的魅族。MX5打出了1799的好牌,一舉攻克小米製定的1999價格壁壘。一時間小米華為不管出什麼機器,微博的評論裏都充斥了魅友們1799的刷屏;
隨後推出的金屬+指紋識別機魅藍metal,更是開啟了金屬指紋機的千元時代,也順便碾壓了錘子科技剛剛發布的堅果一代。下半年推出的Pro 5更是站上了2799的價格帶,采用了三星最頂級的SoC。而飽受高通810發熱困擾的小米甚至拿不出可以應對的機型。
魅藍metal
2015年,魅族銷量衝至2000萬台,同比去年增長350%。這無疑是魅族曆史上最輝煌的一年。這背後當然有阿裏入股之後對賭的壓力,也帶來了巨大的虧損,但是至少在產品策略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進取的,卓有成效的魅族。
到了2016年,魅族忽然放慢了腳步。Pro係列搶掉了MX係列的風頭,單價拉高了,存在感卻前所未有地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魅藍係列的機海發布。在渠道策略上開始往線下傾斜的魅族,推出了多款針對線下的機型。由於線下需要的高毛利,這些新機型不再具有魅族之前產品所擁有的高性價比,也就不再能引起線上“發燒友”的關注。
百度指數顯示,2015年魅族的平均搜索指數是100,000 左右,2016年則跌到了80,000上下。2017年上半年,更是低至48,808,不及2015年的一半。
2016年底,在知乎的一個關於魅族2016年產品戰略的問題下,魅族時任營銷副總裁李楠坦然承認了2016年魅族的問題。
產品不夠聚焦,產品力不夠突出,這是2016年魅族遇到的問題。我們看一下魅藍的產品線長度:
魅藍在售型號已經多達9款。而小米的紅米經過戰略轉型之後,僅剩下了3款機型:
然而恰恰是戰略聚焦後的小米,在2017年的上半年實現了銷量逆轉,在618期間更是把紅米Note 4X賣成了最暢銷單品。
為何經過了2016年的失誤,魅族到了2017年仍不見動作呢?
四個字,內憂外患。
先說外患。很簡單,拖住魅族腳步的公司,叫做聯發科。
2016年還憑借P10風光無限的MTK,忽然在2017年啞了火。P10的接班者P20不支持雙攝,而2017年前後推出的所有旗艦機裏,除了三星有這個膽量不出雙攝之外,幾乎所有的廠商旗艦機全部都是雙攝配置。錘子科技更是推出了1499的雙攝堅果Pro,雖然拍照效果撲街,但絲毫不改變它成為錘子曆史上最熱賣機器的事實。
一個毫無疑問的趨勢就是,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雙攝是毫無懸念的必需品。
支持雙攝的P25變成了魅族接下來中高端手機的SoC唯一選擇。
然而P25無情地跳票至今。雙攝最為麻煩的就是算法,MTK投入了大量資源做的算法效果卻一直無法令人滿意。就這樣一拖再拖,生生讓Pro 7錯過了四到六月,這個原本魅族上半年慣例的旗艦機發布時機。
至於內憂,我所知並不太多,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爆料】前“華為爵士”擠開李楠,這隻是魅族劇變的序曲而已
不論如何,魅族的新機Pro 7今天終於發布了。
正如前一段時間網上的泄露圖,魅族開創性地在手機的背麵開了一塊AMOLED的副屏幕,稱之為“畫屏”。借助這個副屏幕,可以顯示一些通知、天氣、日期等輔助信息,還可以看看步數,顯示漂亮的壁紙,手勢拍照等等功能。
是獨一無二的創新嗎?是的。畢竟沒有別人做過。
是有價值的創新嗎?不是。
我先說結論吧:
魅族Pro 7 的“畫屏”,是最典型的,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創新。
在一個完整的一體成型的金屬機身上開一個方形的槽,強行塞進一塊長型的AMOLED屏幕。在手機交互和使用範式已經幾乎確定的今天,強行給手機的背麵增加了大量多餘的交互設計。
為什麼要設計這個畫屏呢?
魅族給的解釋是:日常生活中手機大量的提醒導致我們需要反複打開手機,這甚至變成了一種焦慮,而通過這個副屏幕,你可以接受所有的推送和通知,並根據重要程度決定是否開啟主屏還是忽略。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副屏查看天氣、時間、日程等等。甚至可以自拍喲!
典型的偽需求。
現在已經是2017年。早就已經過了討論“手機是否影響了我的生活”的階段了。不管你是否接受,手機早就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些推送和通知消息也是如此。它們並不是“打擾”,他們是手機交互的一個很正常的組成。
現代手機的UI係統幾乎都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消息處理方式,可以讓你給不同應用的推送進行優先級分級,也可以讓你方便地設定免打擾模式,以免意外的消息通知在關鍵時刻打擾到你。
這才是消息通知應該被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換成在手機背麵的一個尷尬1.9寸小屏幕裏出現。
試問在副屏幕裏出現的消息通知,為何就比主屏幕更加不打擾呢?
在不適宜看手機的場合裏,一塊AMOLED的副屏反複亮起,難道就是適宜的嗎?
請問當用戶在“畫屏”看到這樣的信息時,如何才能優雅從容,如何才會不焦慮?
恰恰相反,在副屏幕裏看到重要信息時,用戶反而會更焦慮,必須將手機翻轉解鎖閱讀信息,反而更加打擾,更加麻煩。
“這似乎是為了解決一個麻煩而製造另一個麻煩”呢。
作為“畫屏”存在的最主要理由似乎已經毫無道理。那麼輔助的畫屏自拍、畫屏手勢和畫屏壁紙又有多少價值,我都懶得展開港了。相信聰明如你應該能自行腦補。
那麼為什麼要設計這個畫屏呢?
真正的原因可能很簡單:因為黃章老板需要一個獨一無二的、開天辟地的設計。
看了發布會的同學們應該注意到了,Pro 7是魅族與著名設計公司Frog Design聯合設計的。
並且是在8個原型設計中精選出來的這個畫屏設計。
以我多年和設計公司打交道的經驗,事情很可能是這樣的。(以下為無責任腦補)
黃老板說,我要一個獨一無二,開天辟地的設計。你們搞不出來沒關係,我們找最好的設計公司一起搞。
設計公司是做什麼的呢?
一個好的設計公司,從來都是什麼都做的。昨天設計電冰箱,今天就可以設計智能手機。
往好處說,這樣可以獲得更多設計靈感,產生更多通感設計:你看魅族Pro 7的畫屏,看起來多像智能冰箱上的小屏幕啊!
往壞處說呢?你如何指望一群毫無手機工業設計經驗的設計師能夠從無到有做出有開創意義的新機型,新交互呢?
(請不要跟我說喬布斯了,永遠不要用一個不世出的天才個例來替代一個群體。再說了,喬布斯可不是什麼天馬行空的設計公司職員,他是一個天才的產品經理。這裏不展開了。)
所以,找設計工作室,哪怕是業內最頂尖的,他們也隻會給你8個天馬行空的飛機稿,解決一些虛無縹緲的“痛點”,或者至少看上去無比驚豔。
一旦落到工程實踐,你就會發現這些設計要麼難以量產(比如老羅的Smartisan T1),要麼就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外行永遠找不到真正的痛點所在。
但是這不影響這個創新的“獨一無二”啊。
於是,黃老板從8個原型機裏,選中了這個開了小窗的“畫屏”。
不得不佩服魅族的研發,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真就把它做出來了。
可惜啊,這種為了讓老板開心而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創新,終究還是出現在了魅族的身上。
我以為隻有聯想這樣的企業才會產生這樣奇葩的產品,我以為Moto Z就是業界最後一個笑話了,沒想到啊。
說到這裏吐槽還未結束。
金屬拉絲的中年人審美,我就先不吐槽了。
中端SoC的P25放在高端的Pro係列上,也不是最大的問題。
被MTK拖了幾個月才上市的確是時運太差,但是硬要說X30有多短板,我看也沒那麼嚴重。
雙攝的規格停留在2016年的華為P9上,我都覺得可以接受,畢竟P9的拍照效果還算有口皆碑。
直到看到定價,我才徹底無語。
P25芯片的入門款Pro 7,搭載emmc的閃存,2888元起。
晴天霹靂。
那個1799仗劍天涯的魅族不在了。那個1099引領指紋金屬千元機的魅族不在了。那個做產品策略和定價頭腦無比清晰精準的魅族不在了。
是什麼給了魅族如此的自信,認為自己的創新可以有溢價存在?
過去10年血一般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難道還需要再重複一遍,即使初代的iPhone也不敢有任何溢價的故事嗎?
還要再講一遍老羅為什麼一直定價失誤嗎?
一個企業,最終決定成敗的,負責任和扛雷的,永遠是它的最高領袖,老板。
魅族出現如此巨大的產品戰略失誤,我隻能把所有鍋都推給黃章老板來背了。
在我的眼裏,此刻的黃章,就像穿著一件隱形新衣的皇帝。
“快來看我的Pro 7。是不是很華麗?”
托馬斯白
和托馬斯白一起了解
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最後更新:2017-09-04 13: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