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手機大全
iPhone8算什麼,他們才是幕後的功臣!
不用說,相信今天一早你已經被開黑的iPhone8刷屏了,作為蘋果十周年的新品,其曆史意義不言而喻。無論是果粉還是路人,無論是準備賣腎的還是準備彈藥diss的,蘋果毫無疑問都是今天甚至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裏的強力吸睛器。
然而,你們知道嗎?如果沒有他們,不用說I8,恐怕連蘋果的影子都不會有!他們是誰?他們就是用一個字符或一串代碼即可帶來曆史變革的程序員。他們,是今天的主角,而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程序員節。
國際程序員節是啥?
每年第256天(平年9月13日或閏年9月12日),是國際程序員節。之所以選擇256(=2^8)這個數字因為它能表示程序員所熟知的,一個字節是由8位二進製數構成的意義。這是一個國際上被眾多科技公司和軟件企業承認的業內人士節日,每逢這一天,人們都要穿白色服裝來慶祝。而中國的程序員節則是定在10月24日。
膜拜技術大神
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變革,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由一批又一批的程序員推進,沒有那些編程語言的開發與研究,別說是I8,就連計算機與網絡連接,都無從說起。曆史上有不少技術大神,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膜拜一下。
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依曼
1903年12月28日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的原籍匈牙利,1930年前往美國,後入美國籍。他的比較精髓的貢獻主要有兩點:2進製思想與程序內存思想。
C 語言之父——丹尼斯·裏奇
在1969-1973年,裏奇開發了C語言。自它誕生差不多 45 年以來,它已經被移植到幾乎每一個出現過的係統架構和操作係統上。很多人會說,沒有C語言之父,就沒有喬布斯!
Linux之父——林納斯·托瓦茲
林納斯是出生於芬蘭的美國軟件工程師,在 1991 年開發了 Linux,並擔任 Linux 內核項目的首席架構師與項目協調者。由於他的成就卓著,被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的外籍會員。2012年入選互聯網名人堂。
Java 之父——詹姆斯·高斯林
詹姆斯是加拿大的計算機科學家,像各種軟件係統(NeWS 和Gosling Emacs )的成功都歸功於他的貢獻。
Python 語言之父——吉多·範羅蘇姆
吉多·範羅蘇姆是荷蘭計算機科學家,負責獨自創作Python 語言。網上之前流行一個段子:吉多·範羅蘇姆去 穀歌應聘,隻寫了三個詞「I wrote Python」在 Python 社區,吉多·範羅蘇姆被人們稱為 “仁慈大君”。
Go語言之父——羅布·派克
羅伯伯是貝爾實驗室最早和Ken Thompson以及 Dennis M. Ritche 開發Unix的勐人。羅伯伯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在你沒對代碼進行估量,特別是沒找到最耗時的那部分之前,別去優化速度。
程序員新力軍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還記得在今年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被庫克點名邀請的年僅10歲的Yuma Soerianto獲得了空前關注,這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小男孩從六歲開始從網上在線學習編程內容,並修完了斯坦福大學的免費編程課。
小小年紀就已經成為app開發者的並不是獨此一家,在去年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年齡最小的參賽者安薇塔·維賈伊(Anvitha Vijay),這位9歲的澳大利亞小女孩在2015年通過觀看YouTube和其他網站上的免費教程,開始自學編程。與其他許多參會者一樣,維賈伊已經給蘋果iPhone和iPad開發了多款應用。
有碼走遍天下,無碼亦優雅前行
然而,程序員作為IT的代表,也往往被賦予了許多悲催的色彩。一心隻在代碼上,別人可能許願世界和平、許願早日終成眷屬,他們卻願寫的代碼永遠無bug。
尤其是在國內,隨著互聯網的日漸普及,許多企業都積極擁抱互聯網,通過各種平台建立企業對外展示的窗口、交易的渠道以及與消費者無縫連接的手段,這讓一眾程序員們絞盡腦汁,在有限的代碼裏,編出無限接近理想的效果。就拿小程序來說,作為微信戰略級產品,許多企業、商家都紛紛搶注,吸引了不少程序員使用鴨梨小程序開發平台,無代碼都可以輕鬆製作小程序,如此方便快捷、質量保證的無碼創作,更有機會用自己滿意的成果贏得開黑的I8,正是鴨梨為程序員們呈獻的特別的禮物,真正做到“有碼走遍天下,無碼亦優雅前行”。到底是個怎樣的神器?不妨搜索鴨梨科技了解更多詳情吧。
結語
詩人寫的是詩、畫家作的是畫、而他們寫的是代碼。農民耕作的是土地、工人操作的是機器、而他們編作的是代碼;將軍指揮的是士兵、企業家指揮的是員工、而他們指揮的是代碼;世界在被代碼改變著、而他們在創造著代碼。
最後更新:2017-10-08 10: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