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6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富凱摘要:在BAT巨輪碾壓下,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被資本逐漸遠離,未來的路是走向沉寂還是迎來觸底反彈,一切都是未知數。

11月8日,網宿科技發生了一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為8.01元,折價達10.4%。聯想到近期實控人及高管接連的減持計劃,不難判斷,其股價再創新低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

據富凱財經了解,出於抗風險的目的,一般承接大宗交易股票的私募等機構,都會有2-3個點的折價,如果行情預期不好,折價或會達到6-7個點。而像網宿科技這樣高折價交易的,如果不是“莊家”吸籌和市值管理,其危險性就不言而喻。

遭BAT“碾壓”後的窘況

從曆年年報可以看出,在經曆了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後,網宿科技從2015年開始增速放緩,這主要源於以BAT為代表的CDN“新興勢力”入場,引發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特別是今年3月,阿裏雲宣布開始新一輪大幅降價,降價幅度最高達到35%。要知道CDN占網宿科技收入的比重在近三年都是85%以上。

由此反映到網宿科技的營收上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37.97億元,同比增幅為17.84%,較前兩年超過50%以上的增幅相比下滑明顯。而從淨利潤上來看,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4.16億元,同比下降29%,而在三季度,僅實現了淨利潤1.56億元。

為此,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三季度數據體現出公司業績壓力持續,小幅下調今年公司盈利預測為50.7億元,歸母淨利潤下滑32.8%。從目前情況來看,行業競爭態勢尚未有充分數據證實拐點已到;海外並購案的效應預計短期很難顯現;今年尚未有爆款的下遊新應用催生新增量。

高管們“賽跑式”減持

麵對行業競爭壓力持續,在三季報減持窗口打開之際,隨著實控人的一則減持計劃公告,網宿科技拉開了高管層減持大幕。在未來三個月內,高管及實控人合計減持約4700萬股,若以今天收盤價8.90元/股計算,套現金額超4億元。

網宿科技公告顯示,公司於2017年10月31日收到實控人陳寶珍的減持計劃公告,其計劃於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之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3616.72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5%。

在隨後5天,副總裁儲敏健、黃莎琳,副總裁、財務總監肖蒨,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周麗萍同時發布《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擬未來3個月內以集合競價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約1069萬股公司股票,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44%。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包括實控人在內的三位高管已經合計減持了1700餘萬股。富凱君查閱公開資料發現,在今年9月13日,實控人陳寶珍便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套現0.99億元,當時折價率為9.24%。巧合的是,當日既是陳寶珍減持計劃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同時也是網宿科技經曆股價持續大跌後的階段性反彈的頂部區域附近。

實際上,網宿科技高管減持並不是今年的特色,自2009年10月上市限售股解禁後,高管共發起7輪減持高峰,僅2013年就達到28次。

既然自己人都在瘋狂出逃,那麼機構自然也不會有多看好這家公司。富凱君將公司今年三季報與去年的年報對比發現,當前機構股東僅剩下23家,與去年底266家相比,驟減了九成多。

難怪有投資人將其同科大訊飛對比,“同樣是科技股,營收和利潤還不如網宿,同樣是利潤同比減少40%,但市值已經過800億了,唯一的區別是科大訊飛的大股東沒有減持。如果網宿大股東高管不搞這些破事,借著人工智能和5G概念,股價早就上20了,起碼不會低於16,為了減持套現幾個億,損失了幾百億市值。”

90億市值在30天內“灰飛煙滅”

作為曾經的明星企業,如今卻成為資本的“棄兒”。在接連出現高管減持和機構出逃後,網宿科技的股價再次上演“一瀉千裏”。首先在10月16日跌停,隨後在11月6日再次大跌8.18%。

截至11月9日收盤,網宿科技報收於8.90元,相較於10月9日的12.75元/股,累計跌幅達到30%。而從市值角度來看,網宿科技也從此前的約300億元一路下滑至當前的210億元,在一個月內蒸發了約90億元。

反觀網宿科技此前的情況,從2011年5月到2016年5月,在5年的時間裏,其股價上漲近23倍,市值由20億攀升至530億,年複合增長92%,一度躍居當期A股上市公司漲幅排行榜榜首。

對於未來網宿科技的預期,東北證券認為,業績反轉需待行業回暖,而公司公司上半年的海外收購的短期支出也給公司業績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係後台,侵權必究!

最後更新:2017-11-10 10:39:02

  上一篇:go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下一篇:go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