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4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iPhone X对iPhone来说是什么?

十周年纪念外的三种突破。

iPhone问世10周年,苹果推出了iPhone X,从产品命名方式,就可看出它与过去iPhone系列的品牌认知意义有些不同,以前用罗马数字3, 4, 5, 6, 7, 作为品牌命名基础,可这次特别用了希腊数字的X(10),可见苹果自身产品的企图心,想要做出不同区隔。除了「十周年纪念机」的定位,苹果也借由推出X,做出下个代产品宣示,苹果 2017 WWDC彻底就是一场「军火展示」,让市场看见苹果于技术应用领域的持续突破及其能耐。

iPhone的技术突破:3D感测

iPhone X最令人惊艳的技术突破,实属新增大量感测器的前置镜头,搭配测绘点投射器、红外线镜头、泛光照明器,组成了TrueDepth相机系统。这些技术,让iPhone X不只能捕捉平面影像,更可用感测的方式搜集多层次、多面向的向量资料,记录成三维立体的资料模型,不只能应用于Face ID的人脸辨识解锁,也能更真实呈现或模拟出特定的画面、情境。

例如,逆光照片的人物影像,通常因阳光过亮影响,造成主体人物黑暗不清,一般的图像处理软件,仅靠着平面图像演算技术较难还原拍摄时所期盼看到的颜色,但若可运用三维向量的立体资料模型,区隔出人像的3D模型,透过3D算图,借由过去累积出庞大资料的平面图像演算技术再重新着色,图像将有机会不再因拍摄时的现场问题造成精彩一瞬间被破坏,而是可以透过事后的技术应用补救,将原先所希望呈现的影像效果予以复原。

更进一步说,物联网议题热烧,各式各样数位商品陆续在这几年加上各类感测器,用来记录各种不同的数据资料,因应各种未来可能需要的潜在服务。苹果则是借由推出X,实际投入感测器技术应用的领域,将这些原本还有些抽象的应用领域,变得更为具象,且直接进入消费性市场,向所有iPhone使用者宣告,其技术将不再只是我们过去所熟悉那样停留在二维平面时代,而是可以更大步的跨入三维立体世界,人脸能够被三维立体化记录下来,那拍照时在图片中的物件,则也有机会被纪录成为3D模组物件,这一切如发展顺利,将可替苹果奠定在影像与成像技术上难以超越的门槛,同时为将来更积极发展AR、VR、MR准备,因为这些应用都需要虚拟3D物件的元素,现在的动态表情符号(Animoji),就是其中一个尝试。

iPhone的定价突破:8000元以上的超高定价

这次推出的X,则是iPhone系列中定价最高的机种,主要原因有二:

性能提升,较高的生产成本。X在设计、功能模组上,比过往的iPhone系列更复杂,除了增加3D感测技术,还使用了OLED屏幕做近乎满版设计,用iOS11新版操作介面替换掉实体Home键,可说是有别于过去苹果设计iPhone时的大胆策略,但也印证苹果透过iPhone X这款十周年纪念机种,决心要做出领先市场,且不让竞争对手专美于前的市场销售潮流。相较普通面板,OLED的生产良率较低,仅60%左右,再加上此次满版屏幕,为了放置TrueDepth感测相机模组进去,在屏幕整体布局上,必须搭配凹槽设计(戏称「刘海」),令加工程序更为复杂。这些生产加工的复杂因素都拉低了生产iPhone X时整体的良率,进而影响到市场的供货速度,直接提高不少生产成本。苹果如又要维持住原有50%左右的毛利,X定价必然会较高。

测试消费者对高价产品的接受程度。过去,苹果一直有意识地透过iPhone各代演进来测试消费者,对高价产品接受程度,尤其推出大屏幕的iPhone 6、iPhone 6S、iPhone 7,直接将内存规格拉高,令消费者对大屏幕的选择只能在其价位区间。而这次的X技术大幅突破,搭配全屏幕OLED的设计特征,如能够合理在消费者心中,奠定该有价值认知,顺利抬高售价,苹果也就借机让iPhone定价从5000跨到8000甚至1万,测试消费者购买意愿,用自身品牌力、产品力间接做市场调查,探探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天花板在哪。即使消费者认为定价太高,也可转而购买同是新机的iPhone 8。而由目前手机末端通路的销售情况来看,较便宜的8虽有基本销量,但远不如6、7推出时反应热络,反而更多消费者来到门市,直接询问较高价、高规格的iPhone X,也显示了iPhone消费者,多是追求苹果品牌价值的顾客。

被冷落的iPhone 8?

相较于X的技术突破、满版屏幕、去除按键等设计创新,8并没有太明显的更新与跃进,吸引力自然也较低,可以说这两个同时推出的机种之间,产生了一些排挤效应。即使通路都在促销8,甚至在销售不到2周的时间内,直接降价800元,补贴回馈给消费者,仍未提升销售热度,这点或许也是苹果在测试其品牌之于消费者期望、市场需求时,并未考虑周全之处,造成通路销售上的商品堆积促销压力。

但是, X因生产良率与成本管控等问题,在CEO库克擅长的供应链管理,尚需下足功夫。如要整个供应链生产技术都上来,可能要延至明年第一季、第二季才能稳定全球供货,也许苹果可利用这段等待时间,策略性的区隔两者商品销售方式与节奏,为iPhone 8在X供货量正常之前,争取一些销量,甚至利用这段时间与竞争对手持续在市场较量。由于现在的3C产品周期短,使用者大约1年左右就会更换手机,此时若iPhone 8降价至有吸引力的价格带,现正使用Android手机,但仍对苹果产品有些想像的使用者,就可能会转换到iOS阵营。

iPhone的屏幕尺寸突破:满版,满足更多需求

X配备满版屏幕,代表iPhone系列又增加了一种尺寸。然而, 苹果增加iPhone的规格、机种,并不能算是推出机海战略,而是借由产品代演进,因应消费性市场需求现况,做出的市场应对方案,希望能够更妥善、有效地跟目标消费者精准沟通,告诉果粉们:「苹果真正在乎你们的想法,并透过产品来满足你们对于苹果的想像。」苹果的产品发展路径图(product roadmap)一直很清楚,每一代有共同精神,例如使用者体验一致、商品设计DNA一致、线上服务整合一致等,但在产品区隔上,又能明确区别消费诉求。然而苹果的品牌核心价值不变:永远给消费者带来最好的使用体验,功能、情境,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尺寸、产品,都能满足使用者。

苹果每代的产品,规格、关键零组件大多相似且可在不同产品重复使用,仅屏幕大小差异,在生产时作出区隔即可。其关键来自于CEO库克靠苹果庞大现金流,用来管理复杂的生产供应链,同时又确保每个零组件的购入,不仅成本要够低,而使用率绝对要够高,库存不能超过一定水位。透过在消费性市场的各类商品推出,佐以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苹果可说是所向披靡无人可及。但对末端市场而言,消费者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产品,能吸引不同需求的人。

比方说大屏幕的iPad Pro锁定专业人士,如果再搭配Pencil,价格就更高,可明显与iPad锁定家庭用户、一般消费者等作出鲜明区隔;iPad mini则是锁定高机动性的商务人士,可能经常需要作文字、影音简报。而X则是iPhone系列的第一支满版屏幕机种,应该更能顺应消费市场大屏幕的潮流,增加销售量。价格更为低阶则有纯粹的多媒体音乐播放器iPod,用来满足重视娱乐享受的消费者。这样的策略,替苹果建立出一套完善的价格伞,在不同的价格带,都能选择出对应的消费者,也替苹果在其行动装置的领域之中,为其品牌找到更多需要的人,带入更高的收益。

另外,随着产品线拓增,擅常供应链、物料管理,又现金充足的苹果,也更能消耗物料与生产库存,并压低厂商进货价格、生产成本,让供应商们能优先提供苹果需要的商品,像是零组件与屏幕。接下来,进一步牵制竞争对手的生产时程与备料。如果,在未来市场需求很明确显示X是消费者的主流期望,当供应链的生产稳定性提升,也许苹果就可回头要求供应商,设法提升作业技术、改善工法、降低不良率,增加生产效率,让下一支iPhone推出时,可以沿袭X的特色。

iPhone X待克服的生产困境

苹果过往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供不应求,此次X因生产难度较高,延迟出货的情形可能会更加严重。供应商要克服3D感测模组安装与OLED良率不佳的问题,再加上X的屏幕贴合、复杂的组装工序,都在在挑战组装厂的产能,显示出X的最大难题,并非市场需求不足,而是产能与供应链管理是否能满足市场涌入的大量订单。不仅如此,这次苹果推出因应期感测模组的App,尚处在Beta(测试)版本,软件的稳定性与消费者使用的期望,能否连结对应起来,考验着iPhone X正式推出后,市场的后续口碑发展。

对苹果来说,最不理想的情况,就是延至明年3、4月,才能开始出货,如果要顺利出至全世界,可能会到明年6、7月。目前全球市场对iPhone X期待热烈,而且苹果既没有指定限量销售,也没有限制特定消费者才能购买,如果在正式销售时,仍未完整解决产能问题,恐怕会对苹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库克能不能在这过渡时期,好好将iPhone 8给卖出像样的成绩,做好此代商品在这段时间该有的角色,不让iPhone 8莫名就神隐了,考验整个苹果品牌操作的智慧。

至于苹果克服了X的生产、技术问题后,在整体商品操作使用体验,或是App应用技术领先上,应该有机会大幅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甚至进一步的将产品操作体验,带到竞争者难以进入的下个代,建立出专属于苹果体验架构,做出过去以往所无法做到的商品明确区隔、差异,将原有的手机规格战,拉到更高的层次在体验与服务上,做到只有苹果才能提供出来的商品鉴别度,深耕并奠定在消费者心中无可被取代的价值。

作者介绍:

织田纪香Norika Oda

从事数位行销工作超过15年,近期积极辅导中小企业转型从事线上零售,协助市场拓展与各类行销操作。过去曾在数位行销代理商、广告代理商、网络资讯服务公司任职,服务过各式各样企业,从中小企业到知名跨国品牌集团均有丰富经验,投入执行过数百个行销专案,为客户带来多种不同之成效回馈。2012年起进入讲师领域,专注在数位行销、社群行销、内容策展、创业面面观、实战企划力、职场沟通力等授课培训上。至今为止公开课程、企业内训、大型演讲已有近千场经验,跨足北中南,近百间企业邀约,并曾三次在Tedx演讲。

最后更新:2017-10-25 17:09:49

  上一篇:go 为什么小米天天缺货,而OPPO、vivo却要多少有多少?
  下一篇:go iPhone X入手后的10个初体验:看完再决定买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