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手機大全
安全芯片+端雲協作 華為Mate 10為用戶帶來最佳隱私安全解決方案
作者:陳飛
在汽車沒被發明的年代,人類隻想要一輛更快的馬車。
從第一台手機誕生起,溝通開始不再局限於空間;從僅能語音通話卻價格不菲的大哥大,到如今體驗已不輸桌麵 PC 太多的移動智能終端,這輛傳遞信息的馬車越跑越快,成為了事實上現代人連接全世界的工具。
剛剛過去的上周,華為在慕尼黑和上海,分別召開了Mate 10 係列兩場發布會,宣告在 IFA 2017 占盡風頭並拿下最佳產品獎的麒麟 970 處理器正式走向商用。如果說 9 月 2 日在近 600 公裏外的柏林 IFA 上麒麟 970 的亮相代表著移動處理器正式進入 AI 時代,那麼 Mate 10 係列的意義則是麵對消費者層麵,開啟了手機從“工具”到“助理”的轉型。
如同卡爾·本茨用內燃機的轟鳴為人類社會迎來汽車時代,華為以搭載麒麟 970 的 Mate 10 係列為手機高下的評判標準引入了一個全新的維度——AI 運算能力。
“工具”到“助理”
工具是人類器官的延伸,手機也不例外。多年來,手機性能完成了指數級增長,但工具屬性依舊是其最核心的特性。更快更多樣化的通信能力,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層出不窮的優秀應用,提高了全社會的協作效率……但歸根結底與電視、冰箱、洗衣機並無本質區別:以人腦為核心,執行既定程序,缺乏自主處理能力。
在每個人都麵對著信息過載的如今,窮舉式的解決方案顯然與效率至上背道而馳。簡而言之,用戶更傾向有一位經驗豐富助理幫忙料理一切,而不隻是一本信息聚合的百科全書。那麼,Mate 10 重點打造的 AI 方向,則顯得更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為手機賦予思考能力,給出用戶更優解。
重新定義“性能”
硬件性能總是被不斷被新的應用方向推動升級,華為的自主處理器海思麒麟也不例外。但與總在按部就班擠牙膏的上遊供應商不同,直接麵向 C 端的華為更善於從具體場景出發為麒麟 970 的性能升級提出要求。
一方麵,台積電最新的 10 nm 製程為麒麟 970 的塞進了多達 55 億晶體管。在衡量性能標準之一的晶體管數量方麵,穩穩壓過高通驍龍 835 的 30 億,與蘋果 A10 Fusion 的 33 億的同時,能效得以進一步提升,使得處理器能長時間穩定輸出最強性能。
另一方麵,正如 CPU 不擅長影像解碼從而催生了 GPU 一樣。華為引入了 NPU 解決現有的移動處理器方案在麵對 AI 運算時的低效。看一組簡單粗暴的數據對比:在進行 AI 運算任務時,NPU 的性能是 CPU 的 25 倍,是 GPU 的 6.25 倍。
簡單來說,Mate 10 係列依然會在跑分中與各家旗艦難分伯仲,但原因僅僅是 AI 運算能力尚未成為通用打分標準。
先搭台,後唱戲
發力 AI 領域,華為不是跑得最快,但勝在注重體驗的思路足夠清晰。針對目前 AI 應用最為突出的響應速度、隱私保護兩大痛點,華為在 Mate 10 係列中拿出了 On Device AI(端側智能)+Cloud AI(雲側智能)的模式;端側以 NPU 為硬件切入點,雲側以華為全球第二、國內第一的份額為數據基礎,率先為移動端搭起了完整平台。
簡而言之,當同樣標榜 AI 的競品還在將采集的數據上傳到雲端時,Mate 10 係列已經在本地完成了運算。迅速響應的同時,避免了將大量信息上傳到雲端。軟硬結合的方式,使得 Mate 10 係列有了更多解決痛點的創新:AI 場景識別配合徠卡 SUMMILUX-H 雙鏡頭使得 Mate 10 斬獲 DxOMARK Mobile 的 Photo環節中獲得100分;AI 定製版微軟翻譯支持實時/離線翻譯文本/語音/圖片……
搭好台的同時,華為還將為開發者們提供全套支持,以幫助更多應用接入到華為的智能生態之中。可以預見的是,Mate 10 乃至之後的華為全係列產品將會在易用性上獲得全麵提升。
早已埋下的伏筆
用戶粘性,是衡量一款產品成功與否的重要維度。當習慣了 Mate 10 接管生活起居的方方麵麵後,自然會對產品本身的可靠度提出更高要求。
在這方麵,Mate 係列所堅持的眾多基本點顯示出了先見之明。4000mAh 大電池,搭配能效進一步提升的麒麟 970 達成了 30% 的續航提升。拿下德國萊茵 TÜV 安全認證的 SuperCharge 快充則能保證在 22.5W 的大功率下也能最大程度低保證安全。
未來已來
更具高級感的外觀設計、全麵屏的加持、拿下 DXOMARK 高分的徠卡雙攝……這些還都隻是華為作為一個國際手機巨頭在常規升級下的小試牛刀。
如果說,在 Mate 10 係列以前,所有打著 AI 旗號的手機實際上都是憑借發達的通信網絡接入了一個共同的大腦的話;Mate 10 係列則是真正為手機賦予了獨立的智慧,並為其搭起了一個軟硬結合的智能生態。在如今言必稱 AI 的科技行業中,華為或許已經離未來更近了一步。
最後更新:2017-10-25 19: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