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3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iPhoneX的Face ID段子那么多 苹果真的会跟你开这个玩笑吗?

“有些女孩你们还是别买iPhone X了,卸了妆后能不能解锁,你自己心里有数。”

和每年一样,9月初苹果公司发布会,作为科技界的春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如期而至。

纵观全世界手机,甚至电子产品行业,除了苹果,再找不出一家能引起全民级的关注,也再找不出一家成为段子手灵感的源泉的科技公司。

对于段子手来说,iPhone X的齐刘海和Face ID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和每年不同的是,2017年是iPhone诞生的10周年,对于苹果,iPhone是贡献其公司至少60%利润的绝对顶梁柱产品;对于行业,作为曾经改变一个时代的产品,在它的第十个年头又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无疑,Face ID是苹果给出的答卷中最重要的一个答案:为iPhone X用户提供了一个新式的解锁方式,在iPhone的“留海”中,集合了八个传感器或元件集,配合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距离传感器、点阵投影器等。

其中,点阵投影器向外投射出3万个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点光源,由红外镜头拍摄一张红外照片,根据照片上的位移变形情况,分析出被探测物的景深信息,并由此合成相应的3D模型。

冰冷的技术和参数看起来无趣,大家喜闻乐见,在朋友圈传播最广的,还是那些段子。

“现在的网友实在是太幽默了。”

在发布会后,和美国一家科技媒体的记者聊天,发现不仅是国内,美国的网友对iPhone X的Face ID也发明了各种段子,感慨于网友智慧的同时,发现这些调侃打多集中在两点。

由解锁体验流畅性引出的调侃女孩妆容类笑话是一类,

由安全性引出的老婆、劫匪等利用Face ID 强刷、盗刷的段子是另一个类。

那么,iPhone X 的Face ID段子那么多,苹果真的会跟你开这个玩笑吗?

演示的失误代表着不靠谱? Face ID用起来真的顺么?

在发布会上演示iPhone X的是苹果负责软件工程的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希,而这次的经历让他终身难忘。

在发布会台上,他解锁第一台设备时,失败了。

“当时感觉我的心脏都要停了。”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他回忆道。

其实,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有人已经试图用刷脸解锁这台iPhone X,但并未成功,因为失败次数较多,所以导致iPhone X自动锁定,此时只能通过密码来进行解锁。

这样的失误让人们怀疑:Face ID用起来会那么流畅么?

化浓妆、换发型、长胡子、长痘痘……还能使用吗?

先抛开技术,谈一谈苹果对其产品体验性的极致要求。在苹果有一种标准不是行业标准,是苹果自我定制的标准,而它的标准可以说是十分苛刻,苛刻到让苹果自己的员工都“直挠头”。

拿两个已经发布的产品举例,iPhone 7的防水防尘等级是IP67,低于三星几款产品的IP68,但在实际体验中谁更胜一筹呢?

YouTube知名频道EverythingApplePro对iPhone 7、Galaxy S7的防水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方法也很直接:将两部手机放在同一个金属桶中,放入水中,并逐渐增加水深,放置5分钟,观察手机的反应。

结果iPhone 7仍能正常使用,而三星扑街。

虽然如此测试不能代表全部,但看可以洞察苹果宣传的保守性,在这样的基调下,可以预见,每一项新功能的推出至少在体验性上,不必担心。

虽然机器只是在发布会后短暂亮相便销声匿迹,但记者在发布会后的真机体验中测试多次,十分流畅自然。而各类媒体对它的测试报道中大多给出了肯定的评论。

流畅性和安全性的这场博弈  苹果选择了什么?

“我们收集了 10 亿张图像,在全球收集数据以获得广泛的地理和民族数据集。它们都用于测试和验证识别率。”

记者了解到,Face ID 非一日之成,而是经过多年的研究,换句话说,也许,你在用iPhone6的时候,苹果可能就在着手做这个事情。

Face ID有一项自适应性特性,所以不管你是换了个发型,蓄起大胡子还是接受了整形手术,它都能够在你“变脸”之后认出你,在 Secure Enclave 中通过重新训练和深度学习,在设备上完成这种自我适应训练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训练或者重新训练都不是在苹果的云中完成的,而是你自己的设备中。

体验的流畅程度和技术的安全性总存在着博弈,寻求其中的平衡点是这项新技术的最大难题。

安全性包括两点,对于手机和对于用户两个方面。

对于解锁手机,保护手机的资料,用户的隐私,Touch ID 陌生人解锁你的 iPhone 的概率为1/50000,但是Face  ID 将这个数字降低到了1/100000。

别说长得像、平面照片,连双胞胎以及好莱坞最牛的制作特效面具的公司都不能蒙混过关。

而段子中被绑架的漫画十分经典,如果真遇到这样极端情况,比如被强制要求交出手机时,真的没有办法了么?

其实苹果提出了解决方案——只要你长按机身两侧的任何一侧按键,你就可以进入关机界面,同时它也禁用了Face ID。在紧急情况下,你可以同时按下任何一个音量键和电源键禁用 Face ID,默认回到需要输入密码解锁的模式。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这张脸上包含的信息,它的价值也许远超过手机本身。

在大数据纵横的时代,用户的数据就像宝藏,很多厂商极力去收集、“冶炼”,加工成各种“首饰”去炫耀其价值,甚至售卖。这样的过程,也存在着极大的信息安全风险。

那么,苹果对这笔金感兴趣么?

答案很简单,和当年苹果 Touch ID 的答案是一样,苹果根本没有办法给执法机构提供这样的数据。不管是匿名的还是其他方式,苹果从未拥有过这些数据。

苹果的产品在训练数据的时候,它随即就以数学模型的方式保存到  Secure Enclave 中,反向工程也无法让它恢复成一张脸的样子。所有重新训练也是在那里,在你的设备上,在 Secure Enclave 中完成。

也就是说,这些数据,苹果也无法获取。苹果认为,很多好的技术不断涌现,但好的体验并不一定需要牺牲用户的隐私。

同样的逻辑,其实存在苹果的各项产品中,比如Homekit,在一次分享沟通会上,记者了解到,对于用户智能家居的所有数据,苹果不会去收集、利用,而是储存在用户自己的设备上。

相比其他厂商,拿着“最懂”用户去宣传自己的“智能”,有些汗颜。

业内人士指出,每一项技术都有利弊。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做出完美的平衡才是市场最需要的技术。

《经济参考报》曾经指出,在实际业务中,人脸识别作为其中一个环节,与账号、密码保护、基于大数据的风控等其他综合手段一起,能够提高移动互联时代的安全性。任何一项技术都不能单独承担起保卫信息安全的重任,未来各项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而脸部识别技术无疑会成为重要的加分项。

你的“面子”这么管用  只用在解锁就可惜了

意料之中,发布会后,安卓世界也随Face ID改变了风向。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称,iPhone X发布之后,安卓手机厂商对于3D识别技术的需求增长了至少3倍。

Face ID的体验感超出一个初代技术的标准,足够匹配iPhone十周年产品的力道。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360互联网安全中心、DCCI近日发布了我国首份手机安全生态报告:越来越多的手机暴露在各种系统漏洞、恶意软件的威胁中,无数恶意软件、电信诈骗不断挑战用户的安全意识,而各种隐藏的系统漏洞对用户的手机安全影响巨大。这当中,安卓系统已经成为手机系统安全的重灾区。

安卓阵营模仿技术并不是最难的,但Face ID的研发时间可不仅仅是一年半年,安卓能否在安全性、体验流畅度上短时间赶超?而其背后的用户数据安全保护问题,对于安卓阵营更是一大挑战。

Face ID苹果公司已研究多年,目前面容ID技术将用于验证解锁、支付验证和第三方应用中,其中的深感技术还可以在增强现实(AR)中使用,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百度与首都国际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机场,以后刷脸能登机;武汉火车站宣布全面实现刷脸进站;杭州大量宾馆不用身份证,刷脸也可入住;汇丰银行宣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京东苏宁开启刷脸支付,一张脸拿走货物……

人的脸似乎越来越有价值,这个“面子”对很多场景来说,越来越管用。

以后 Face ID 有可能发展成为基于用户意图的计算。如果我们的设备真的知道我们是谁,那以后我们能够和它们有怎样安全的、自动的交互呢?

情境感知运算一直非常热门,可惜它没有重大突破,设备还是没有意识。

或许 Face ID 现在就打开了一扇门。

最后更新:2017-10-12 18:12:33

  上一篇:go iPhone变iPad?LG和苹果2020合作发布可折叠手机
  下一篇:go 有人盯上了 iPhone 的账号密码,打算直接问用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