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
手機大全
iPhone8沒人買?貴且平庸的蘋果該如何應對華為、小米的圍剿?
導讀:近期,蘋果召開了產品發布會,這隻是對產品的一次例行性升級和補位式創新。那麼,這樣的產品還能贏得消費者嗎?麵對拚命創新與價格戰並舉的中國品牌,蘋果拿什麼去逆轉?
蘋果如何逆轉?
所謂例行性升級,是從iPhone8和iPhone8Plus來看,看到太多iPhone 7的影子,隻是簡單升級了處理器,增加了顏色,換了後殼材質、尺寸、攝像頭位置等,其他的設計幾乎沒有變化。
所謂補位式創新,是在如約麵世的iPhone X上,看到了夏普的異形全麵屏、小米的人臉識別、三星的無線充電等,沒有一項是蘋果首創,也沒有一項在發布會之前沒有被曝光的。
蘋果的問題出在哪?
1.創新速度落後中國品牌
這幾年,iPhone一直被詬病創新乏力,像雙攝像頭、全麵屏等技術的首發,都與iPhone無緣。在中國品牌拚命創新、精致模仿、及價格戰麵前,iPhone的優勢不再明顯。比如雙攝像頭、陶瓷後蓋、高電流閃充等,用戶體驗正逐步縮小與iPhone的差距。
2.輕渠道策略落後於中國市場發展
對於高端品牌來說,線上市場隻是補位,關鍵在於線下。蘋果的渠道分為直營、直供和分銷,直營渠道即蘋果店,目前國內有40餘家,其中北京上海就有10多家,直營店策略是覆蓋一線和重點二線市場;直供渠道由蘋果直接供給產品,主要也是在1-3線城市;而分銷主要依賴傳統分銷商和運營商,這也是蘋果渠道的主體,但層層分銷會導致要麼利潤被渠道拿走,要麼渠道積極性不高。三星、華為等已經完成區域代理製及直供的探索,以減少渠道成本,而蘋果在這方麵落後很多。
3.中國軟件與服務生態的衝擊
蘋果官方的內容和服務是重要賣點,也是刺激手機銷售的差異化亮點,然而在國內市場,這些優勢並不明顯。比如apple音樂,國內有很多音樂app並且體驗更好,如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等;apple pay,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麵前就是個小孩。而且,不少app在安卓平台也有比apple平台更為良好的用戶體驗。
4.國產手機的圍剿
蘋果在中國的業績已經連續6個季度負增長。調研公司IDC發布的2016年度數據顯示,蘋果銷量同比下滑7%,而排名緊隨其後的三個中國品牌,華為同比增長30.2%,OPPO同比增長132.9%,vivo同比增長103.2%。
數據顯示,從2016年一季度開始,蘋果在中國市場就開始了負增長之路。2017年第二季度,iPhone收入在全球市場環比增長1.5%,而在中國市場卻環比下滑7.6%,這種下滑持續了六個季度,目前尚未看到好轉的趨勢。
可以說,使用蘋果手機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優越感啦,蘋果品牌和產品正在逐步淡化中,被國產手機所替代。
虞滌新 果睿投資董事長,前德隆集團執行總裁
蘋果新品真的可以振興正在衰頹的市場?
整場發布會之後,關注平庸產品iPhone 8/8 Plus的不多,更多的人將目光放在了iPhone X身上,但8388元起步的高售價會形成天然的門檻,對於不差錢的果粉來說,iPhone X的號召力是沒有問題的,而差錢的果粉可要掂量一番了。而安卓陣營裏的全麵屏產品也將陸續麵世,已經發布的有三星Note 8、小米MIX 2,即將發布的有華為Mate 10、vivo X20等,這些全麵屏產品,價格優勢明顯,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oppo、vivo的追趕是蘋果最大的威脅
所以說,華為、oppo、vivo、小米的追趕,是對蘋果最大的威脅。在中國市場,蘋果如果在品牌和渠道策略上不做重大調整,恐怕再無恢複王者之位的可能。而在全球市場,蘋果同樣麵臨這被追趕的威脅,盡管蘋果還有更多的布局和積累的產業優勢,但當前全球市場份額已經排名第三和第四的華為和oppo,已經出現了趕超的新苗頭。
最後更新:2017-10-08 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