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手机大全
比 iPhone 8 更吸引眼球的,是那块别具一格的全面屏
每年的九月总是手机圈最热闹的时候,iPhone 在常规升级发布新品之后,又能在全球掀起一股购机热潮;而其他厂商更是纷纷拿出自己的独门秘技,以此确立自家产品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而今年,无论苹果还是安卓,各家厂商纷纷指向一个卖点——全面屏。
如果你留意到最近各家手机厂商的发布会信息,就会发现它们连预热的宣传海报都是相互抄的。
我的全面屏,时尚时尚最时尚
而如果你又恰好看过我们之前写过的一篇关于手机发展趋势的文章,就会发现这些厂商早已站在全面屏的起跑点蓄势待发。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手机厂商都冲向屏幕做文章。比起之前的什么快充,双摄像头,陶瓷机身......全面屏似乎成了更好吹嘘的卖点。就连苹果也被曝出新 iPhone 将采用全面屏的设计。难道说,这又是一次致敬苹果的盲目跟风吗?
iPhone8 被曝光采用全面屏设计
为何都在做全面屏手机
从外观上看,全面屏手机正面应该几乎都是显示屏幕,给用户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的手机多大啊?
5.5 寸。
诶我的也是 5.5,那我们的手机一样大耶。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左:5.5 寸 iPhone 7Plus ,右:5.8 寸三星 S8
没错,5.8 寸的三星 S8,拿在手上却比 5.5 寸的 iPhone 7 Plus 要小。看似没毛病的对话,实际对比的只是屏幕的尺寸。换句话说,手机的大小取决于机身的大小,而不是屏幕。
在早期安卓 iOS 初开一片混沌之时,智能手机的尺寸大小,普遍游走在 3-4 寸这个区间段。直到 2011 年,三星在德国柏林 IFA 展上发布旗下最新安卓机型 Galaxy Note 一代,被称之为平板与手机的跨界产品。
得益于 5.3 英寸的超大屏幕,Galaxy Note 在阅读,观影以及显示内容上,都比当时其他手机有着更好的视觉体验。那时人们才意识到,手机的屏幕,还可以做得更大一些。
的确,更大的屏幕能展示更多的显示内容,以及带来更好的视觉观感。但在增大屏幕的同时,便携性也随之下降。毕竟,手机是一个要可以放进口袋的产品,而不是打电话的时候大到把脸都盖住。
看片一时爽,通话火葬场
那么能不能只把屏幕做大,同时又把机身的大小控制下来?只大屏幕不大手机,这样一来,大屏与便携兼得,消费者就会为被我的手机圈粉啦。
劳资不要这些破边框啊阿西巴!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部分手机厂商开始往「高屏占比」这一设计路线走。也因此在近几年,我们从市面上看到了不少窄边框,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手机。
无边框视觉效果震撼
干掉左右两边的边框之后,机身上可扩展的显示区域已经非常有限。此时再想提升整机的屏占比,除非把上下两边的留白区域一块做成屏幕。
可正如上图我们所看到的,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传感器三只拦路虎死死地在前面板上端开了孔,誓死保卫住手机的「额头」。做全面屏,谈何容易。
怎样在不阉割其他功能的前提下,把手机的正面显示区域扩展到极致?厂商们为未来手机的设计方向陷入了沉思。
未来的手机该是什么样子
直到 2014 年 8 月,夏普联合软银发布的智能手机 AQUOS Cryatal,通过光学透镜做到了视觉无边框效果,前面板取消「额头」的设计震惊了整个业界,全面屏的雏形也就此形成。
屏占比高达 78.5% 的 AQUOS Crystal,将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移到了屏幕下方,同时通过 Direct wave receiver(直线波接收器)技术来使整个手机屏幕震动产生声音,从而取代掉传统听筒。这样的设计也给予了其他厂商一些启发。
时隔两年,小米在 2016 年 10 月正式推出全面屏手机小米 MIX,在工艺和设计上有了更多的改进。前置相机同样安放到了屏幕下方,得益于悬臂梁压电陶瓷技术以及超声波传感器,小米 MIX 在机身做到了更少的开孔,屏占比也达到了空前的 83.6%。
由于小米 MIX 生产难度极高,导致发布前期并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但纵使如此,此时的手机厂商们已陆续向全面屏跃进,试图将自己手机上的显示区域做得更广阔,我们也在之后的这一年里,从市面上看到了更多的全面屏手机出现。
从左至右:三星 S8,夏普 AQUOS S2,LG G6
如果说 AQUOS Cryatal 是全面屏的鼻祖,那么小米 MIX 无疑是未来手机设计的风向标。凭借其开创性的全面屏设计,小米 MIX 也被全球知名的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收藏,这也是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收藏的首例中国产品。
「它指明了智能手机未来设计的方向。」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 Jukka Savonlainen 说。
从「几乎全是屏幕」到「全是屏幕」,全面屏依然任重而道远
不可否认,无边框,高屏占比的手机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震撼的视觉体验。但从设计上讲,全面屏手机想要做得更「全面」,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如果说听筒和传感器都能通过其他技术逐一被取代,从而减少前面板的开孔,那么摄像头则是全面屏道路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厂商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在屏幕扩展更多的显示空间,但终究无法将前置摄像头「隐藏」。
从市面上的全面屏手机来看,目前前置摄像头的放置方案无非置于屏幕极窄的额头或下巴上,另一种则是把摄像头居中于屏幕顶端。但无论何种方式,手机前面板总要为这一小块摄像头腾出一块区域。
无论是小米 MIX 还是三星 S8,前置摄像头都占据了手机正面的部分面积
其次是指纹,从已知信息来看,屏下指纹识别的解锁方案目前并未实现量产,这就造成了全面屏设计的一大矛盾:
想要更高的屏占比只能放弃前置指纹识别。
这使得不少厂商不得已把指纹识别模块做到手机背部。当然,也不是说后置指纹识别就一定不好,只是前置指纹更符合常规定义的使用习惯。
屏下指纹技术
除此之外,从目前市面上的全面屏手机来看,由于手机采用了特殊的屏幕比例,相比一般的屏幕,确实可以看到更多的显示内容。但当下大多应用并没有对特殊的屏幕比例做适配,这导致有一些 APP 在手机上并不能全屏显示,加上整个安卓环境较为杂乱,其适配的周期也较为漫长。
部分 App 并未对特殊比例的屏幕做兼容
GEEK君有话说
新 iPhone 到来之际,让极客君不禁想起往年 iPhone 的独到之处,从语音助手到指纹识别,再到变焦双摄,都是在当时可以称之为黑科技的卖点。而这一次的全面屏设计,或许会是消费者直观感受最明显的一个。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厂商们在全面屏设计上做的妥协和努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智能手机的正面屏幕,也将进入新的时代。视界尽在「掌」握的体验,相信离我们不遥远了。
最后更新:2017-10-08 08: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