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手机大全
华为Mate10又“开”保时捷:喂!你iPhone X卖一万块很了不起哦?
点击播放
GIF/75K
手机导购这下开心了,因为接下来可又有好日子过了。之前手机明显不好卖,如今一个个可是满脸的“如沐春风.jpg”。
点击播放
GIF/545K
手机这东西,性能提升大家往往浑然不觉,要在很长时间的维度中才能感知,比如现在的安卓机早就不是当年“卡顿”的代表。而“一代卖点一代神”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从快充、自拍、双摄,再到如今的“全面屏”。
之前你去买手机,店员会说:“我们这是‘快充’,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苹果啊,那个充电太慢了,三个小时才充满,这个一小时就行,电池还更大呢。”
然后,有了“双摄”。“呐,你看看我们这是双摄像头,摄像头当然越多越好咯。正面两个,后面两个,像素还高。苹果?那才1200万,不行。我们这手机前置摄像头都有2000万了。”
现在,“全面屏”来了,说法变成了这样。“你看我们这手机屏幕多大,边框多窄,看视频什么的老爽了。iPhone X的全面屏?哎,那个“刘海”多别扭啊,丑。你不觉得丑吗?”
点击播放
GIF/131K
记住,往后“全面屏”将成为你买手机绝对绕不过的字眼儿。
其实从去年的小米MIX开始,这个概念就已经引起广泛讨论。年后,三星S8发布,LG G6跟进,全面屏又掀起一阵波澜。
小米MIX1 / LG G6 / 三星S8
到小米MIX2发布前夕提出“全面屏2.0”,这个概念可真算在业内炸开了锅。跟风的、碰瓷的、滥竽充数的,大家你追我赶,一哄而上。一夜之间,满城尽是全面屏。
“全面屏”像一个漩涡,裹挟着所有手机厂商,逼迫着他们“站队”。发布新机的,全说自己就是全面屏;还没有推出的,也纷纷表示自己全面屏新机在路上。
目前市面上几款主要的全面屏手机
产品研发阵脚被打算,新品上市节奏也被迫调整。而且“萝卜快了不洗泥”,对于全面屏的概念,大家根本不辨真伪、不论正统、不需严谨。更多是,只是把它当成一块营销富矿。别的不说,如果现在这种屏幕就敢叫全面屏,那么以后手机正面真的只剩下一块屏幕,那时候叫什么啊?
不过道义上的昏招,往往在商业会很凑效。削尖了脑袋往上钻的各厂商还真的拱开了一块天,趁着 iPhone 8销售疲软、iPhone X未上市及初期供货不足价格哄抬的空档期,完全可以大口吃上“全面屏”的红利。
无论现在的全面屏总体处于什么程度,它实实在在的扭转了如今的手机设计美学,这直接导致手机外观出现了“断代式”的创新,缔造出许多“迄今为止,XX品牌最美的手机”。很多家族式的“套娃脸”不见了,18:9的细长比例屏幕普遍取代了以往的16:9,不仅可显示更大的信息量,握持手感也大大提升。屏占比与屏幕尺寸齐飞,收窄的边框让6寸手机的手感同以往的5.5寸相似。日益紧缩的手机下巴和额头成为厂商在设计上角逐的狭路。
几款热门全面屏手机额头与下巴的比照
当然,并非百益而无一弊。伴随着手机正面观感的统一,背面的设计却堪称倒退。由于屏下指纹技术的不成熟,诸多厂商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后置指纹。另外则是硬件改变与软件适配及相关配套之间的脱节。所以说,这轮全面屏都是赶鸭子上架的“前哨”产品。全面屏是个系统综合的工程,它仍旧还在未来。
华为Mate10/Mate10Pro
进步,又进一步的双子星
华为Mate系列最初的定位是分众的,其审美自然也导致一部分人欣赏不来。之前我们分析过,荣耀品牌的互联网策略使其产品外观设计更激进更大胆,P系列的时尚商务定位也使其带点“年轻态”,如今这种美学也渗透到了“板砖一块”的Mate系列。这一次,Mate10带来了大众意义上的审美,它不再是一部拘囿于商务人群的“中年机”。
依旧强悍的快充和续航,依旧的徕卡双摄,这个基础上又有撵时兴的全面屏,人工智能的麒麟970处理器,四曲面玻璃的撞色机身,今年的Mate10依旧诚意满满。我喜欢华为产品策略中体现出的“流变”,正如Mate9的广告语:进步,再进一部。华为新品迭代堪称“稳健”,响应用户需求,顺应技术进步,找准方向,持续做有效的优化。当然,这一切全基于华为产品的高起点及企业本身的硬实力。
Mate9/Mate9 Pro的“双子旗舰”策略让华为吃到了“甜头”,所以这次它依旧耍了同样的“小聪明”。去年的9系列,是一组十分扎实的产品。但Mate9为了量产,显然做了许多工艺和设计上的妥协,而Mate9 Pro的曲面屏,正面指纹识别,抛光拉丝金属机身,确是更具量产难度更考验供应链的一款。事实上,即便陶瓷白的Mate9开放购买,Mate9 Pro却依然一机难求。
更叫好更受欢迎的pro系列无法保证供货,人们只得退而求其次购买Mate9。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倒置一下呢?把能量产的做的更加吸引人,而不是屈就价位,自降一格。所以这次我们看到,Mate10有着完全不差于pro系列的外观,还有更窄的黑边,正面指纹识别和分辨率高达2K的RGBW屏幕(Mate10 Pro采用18:9的OLED屏幕,更高的6G内存起步,支持IP67防水防尘)。
是啊,为什么要把双旗舰做的差距那么大而形成“窝里斗”?到了Mate10,华为显然转过了弯儿。
去年定价8999元的Mate9保时捷设计,一度被炒到2万块,仍一机难求。本身的高端商务定位,知名设计加持提升格调,真正的数量稀有而非饥饿营销,这些因素都强化其“轻奢”属性。
为什么某“向成功致敬”的手机卖两万块会招黑,而Mate9保时捷设计价格哄抬至两万仍然被市场热捧。原因恐怕是Mate9保时捷首先是一款足够优秀的手机。无论堆砌了多少卖点和附加值,它的本质仍只是一部好用的手机,不是皮包,不是西装,更不是装点门楣的工具。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残酷事实是,目前的手机品牌已被消费者划分为三六九等。有的品牌就是让人有迷之好感,有的品牌想跻身高端行列就是无功而返。而华为品牌就是有着极高的接受度和认同感的一支——“不管用没用过,都说不错”。这次的Mate10保时捷设计定价8999元,加上发布前期大规模的溢价,将直接对标和叫板iPhone X。
“iPhone X你卖一万块很了不起哦?来啊,互相伤害啊。”
小米MIX2
更实用更酷炫的概念机
小米MIX1作为一款概念产品,优点与缺点同样鲜明。外观和设计上的突破性,难掩它基础功用的薄弱。比如,外放机一般的通话质量,不堪入目的拍照,过重的手感,脆弱的机身。
概念先行试错,后续量产跟进。小米MIX收获的产品评价启发小米,为何不倾力打造一款“更实用的概念机”呢?
小米MIX2与小米MIX对比
于是小米MIX2优化了通话质量和拍照素质,提升了机身强度,改进了手感。让MIX系列不再是一部只可把玩的“花瓶机”。
在全面屏上,小米MIX2坚持一代的方向,选择将三边做到极窄,而将多余的内容塞进下巴,与夏普的全面屏方案一脉相承。多种类型的全面屏,其实都是技术局限下一道权衡利弊的选择题。技术与设计,实用与概念,一直都存在着互斥和排他的关系。
努比亚Z17S
当“全面屏”遇上“无边框”
如同三星的曲面屏,努比亚自家的视觉无边框技术,也与全面屏形成“天作之合”。至少他们都极致解决了左右边框的问题,算是一种“各个击破”。
Z17S的“S”可算是诚意满满,产品比较前代是内外全方位的提升。原先的金属一体化机身变成如今的四曲面炫光玻璃,加上自己招牌的小红圈,确实在正面惊喜的情况下,又实现了背面的美艳不可方物。
更值得肯定的是,努比亚搞机有着和一加小米同样的极客气质,具体表现为硬件配置的激进和不打折扣。
努比亚的手机很好,但仍是稍显边缘的一支,所以希望它在营销推广及品牌塑造上真正实现突破。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我们都不希望它成为下一个ZUK。
vivo X20
伪全面屏?还是最好看的vivo手机?
单纯讲全面屏,vivo X20恐怕是最没底气的那一类,因为整体观感而言,它更像是“屏占比升级”的手机。但它却是声量最大的那一个,无论是各种霸榜的新媒体宣传,还是冠名综艺赞助电竞赛事,都让vivo X20成为最具话题性和曝光度的手机之一。或许它也将是iPhone X上市之前,最好卖的一款全面屏手机。
之前人们一直设想,性能不拖后腿的O/v会是什么样子。今年,一颗骁龙660芯片帮助OPPO和vivo双双给出了答案,也摘掉了“智商测试机”的黑帽儿。各种榜单都将其新品列为热门推荐机型,蓝绿大厂距离好手机或许真的只差一颗好U。
全面屏概念的归属与优先使用,业内都是门儿清,但就怕大众对此糊涂淡漠。对于“后进生”,如何打赢这场全面屏之战?在产品之外, 通过吸引注意力来赢得话语权或许是一条出路。如果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那么别人概念我重复一亿遍,是不是就会变成我的?
iPhone X
我不需要推荐,先问他们能不能买得到
说来说去,还得绕回到iPhone X这个全面屏宗派。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整个手机行业为了推销自己,都在变着法儿的“踩”苹果,但多数都是“田忌赛马”式的小聪明。吐槽苹果的外观、重量、屏占比、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却绝口不提系统优化、处理器性能、软件生态。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iPhone X算是目前全面屏手机中最极致和方向最准确的。
由于iPhone8的尴尬定位与惨淡销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集中在iPhone X上。这款手机或许根本不需要推荐,能买的肯定会想方设法买到。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海关获悉,截至10月23日,已有86.49万台iPhoneX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发往全球。其中,出境60.00万台,内销26.49万台。果粉们,都准备好了吗?
库克:我会不知道iPhone8买不动吗?还不是为了让你们买iPhone X。
点击播放
GIF/1013K
三星Note8
尔等退下,看我们三巨头神仙打架
从年初到九月,三星之前发布的S8一直处于“天下英雄谁敌手”的一枝独秀阶段。随着下半年苹果华为两大对手纷纷出招,三星又适时推出Note8前去迎战。
Note8和S8怎么选?主要就是看机身大小与外观造型。Note8明显更加商务,更加硬朗。S pen也是办公人士的最爱,除了多次迭代后本身功能的强大,这同时还关乎一个使用习惯的延续。毕竟从商务手机兴盛之初,那个触摸笔就与之伴随。实体键盘逐渐消逝,这支笔却在三星的改良下存续于Note系列。这对于三星或许只是一个产品亮点,对于一部分人,这恐怕是种小小的信仰。
此外,相较S8,Note8采用了双摄方案并有更大的起跳内存。当然,Note8依然有S8存在的那些问题。比如电池,快充,续航,尴尬的指纹解锁组合,高昂的碎屏维修成本以及系统适配和优化的若干问题。
金立M7
全面屏,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主打四摄的金立S10也随着代言人风波逐渐翻篇儿,M7借着全面屏的东风继续接棒。
金立M7延续以往,主打的还是安全,全面屏只是锦上添花。现在的全面屏颇像前两年的“互联网+”,都是厂商将原先的基础优势“+”在全面屏之上。
金立在手机安全方面的专注与坚持,帮助其完成了“圈地”,把安全这一核心卖点“据为己有”。加上自身偏商务的定位,更与之契合,使得金立在线下一直都有不俗的表现。厂商在手机功能和设计坐标中自由追逐,有的狠抓性能,有的强调通信,有的倾向美感,而金立则将安全的坐标曲线拉到了极致,然后再回头找补其他要素。这是一种很有智慧的产品哲学。
在M7上还可以明显看到许多可喜的变化。比如背部的同心圆拉丝金属,提供了全面屏时代手机背面的一种美学解决方案。与之前的M6相比,7代的机身更加轻薄。此次配色也更加偏向时尚,对于金立这种相对保守的厂商尤为难得。特别是新加入的蓝色,在看到金立自身调整的同时,还可以洞悉到整个行业的趋势与改变——就像我们之前文章提到过,这是手机业一场颜色的革命。
魅族PRO7/PRO7Plus
非全面屏时代的华美绝唱
还是决定要说一下魅族PRO7/PRO7 Plus。
对照集体追逐全面屏的大部队,现阶段的魅族似乎仍是个异类。同样是在屏幕上做文章,但它采用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背面的画屏。
我愿意承认PRO7及PRO7 Plus是极其讨人喜欢的手机,但它们的整体搭配完全是失误的。这包括芯片闪存等硬件,也包括定价。市场也给出了同预期完全吻合的反应,目前这款手机的价格正不断走低。
PRO7在巨大的期待中问世,给魅友带来不小的感动惊喜,却也同时带来一阵透心凉。“画屏”仅仅让人眼前一亮,却没能产生与全面屏抗衡的竞争力。畅销的红利期总共没持续多久,就被竞品挤压了生存空间。更何况,前有PRO6 PLUS,后有魅蓝Note6,外面不好混,回头还要被自家兄弟“欺负”。这标志着魅族上探高端市场铩羽而归。当然无可否认,它是一款少见的有勇气、有匠心,但生不逢时的作品。
只是注视着那块深邃的画屏,让我突然有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当“画屏+全面屏”,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可惜这暂时只存在于一厢情愿的PS中。
还有这些全面屏手机……
目前,手机全面屏的声势远比想象中浩大。还有其他许多款全面屏手机,只是,它们并非市场的主流。
比如夏普的“AQUOS S2”,比iPhone X更美人尖的异形屏。
“安卓之父”Andy Rubin操刀的全面屏手机——Essential Phone,也是一样的“小刘海”。这前置摄像头如今可真成了全面屏手机的“最大敌人”。
谷歌发布的Pixel 2 XL,很多消费者还没好好的感受,却遭遇了大范围的“烧屏”问题。安卓机的大旗它怕是扛不起来了。
LG V30的全面屏对比LG G6显然是进步了一大截。
国产屏幕供应商在全面屏领域的拓进,将直接推动全面屏往中低端机型下放。比如之前发布的华为麦芒6以及荣耀畅玩7X,都跟X20的全面屏是一种类型。
OPPO R11s、一加5T、红米note5,更多全面屏手机也正在路上……
罗列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机型,就是为了开拓你的视野,丰富你的选择,让你知道当下手机市场天翻地覆的变化和细枝末节的隐秘,不做井底之蛙。
看的越多,则越精确,正确的答案,一定存在于眼花缭乱之中。
那么这些全面屏手机,哪一款最是你的菜?
-END-
About Us
更懂河南 更懂你
发生在身边事,发声在身边
请
您
关
注
最后更新:2017-10-27 08: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