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手机大全
手机行业竞争加剧,OPPO坚持本分不做偏科生
OPPO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创造了国产手机的一项又一项纪录。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OPPO在国内手机的出货量达到9500万,首次问鼎国产手机第一名。与2015年相比,OPPO增长率达到122%。更重要的是,2017年OPPO增势同样迅猛。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17年第二季度,OPPO出货量为2950万,市场份额增至8.2%。
其实,2017年从1月至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3亿部,上市新机型700款,同比分别下滑高达8.3%和31.4%。而在逆境中谈及OPPO的成功,外界将原因更多归为渠道和品牌,显然这不是答案的全部,手机行业竞争加剧,偏科生已经没有参赛资格。
1、核心功能,稳扎稳打
事实上,OPPO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核心功能会下大工夫做到极致,比如闪充和拍照,但对于用户要求本来就不高的配置,原则是“够用就好”。一直以来,高通作为手机芯片的最大卖家,几乎不会为哪家厂商提供定制芯片,“高通芯片有800、600、400等不同的系列,对于用户而言800系列的CPU很难用到极致,600系列的拍照功能又不够出色,他们想要两者的结合。”高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信整个市场的表现也能说明,此次OPPO R11在拍照方面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在用户的满意度调查中,“摄像头拍照效果”凭借近五成的满意度高举首位,其采用“前后2000万”拍照组合,1600万广角镜头+2000万长焦镜头的后置双摄,不仅能够实现无损变焦,搭配专业级人像模式,还可以轻松拍摄大景深强虚化的人像大片;此外,2000万像素的美颜自拍,更是满足了年轻人爱美爱自拍的习惯。
国内手机厂商和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角力过程,在上游供应链得到体现。七年前,高通总部的人来亚洲,第一站是三星,第二站是HTC,之后是日本索尼、LG等,但今天,或许会先飞到国内见OPPO、vivo和小米,之后再飞到韩国见三星。
如今,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各家的状态都是此消彼长,华为2016年9月发布的nova系列无论是价位还是目标群体,都被认为是在争夺OPPO、vivo擅长的年轻人用户。当然了,消费者非常明白自己心里所属的那块地方。
2、在诱惑和压力面前,坚持做认为对的事情
据说,有上游供应商曾经追问陈明永,OPPO是否会做类似华为Mate系列的产品,对方给出否定的答案。陈明永的理由是,OPPO目前对商务群体的理解不如华为,如果想通过做竞品的方式攻打对方腹地,能量有限。
而副总裁吴强则认为品牌定位需要坚持,OPPO的品牌形象是年轻时尚,如果推出一个定位高端商务的系列,用户会模糊OPPO的品牌。“OPPO现在主要价位段是3000元左右,当用户有向上迁移的需求时,OPPO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产品经理党壮丽认为OPPO的能力已经准备好了。
在OPPO的逻辑中,不会贸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人进入意味着失败的概率更大,我们不会为了争第一而盲目向前冲。”吴强解释。而一旦被证明行得通之后,则会做到“后中争先”,“进入的时间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之后要比别人跑得更快。”从近两年的R9、R9s再到R11,OPPO的精品战略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些。
“OPPO能走到今天,企业文化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作为OPPO的合作伙伴,盛况也如此评价。哪怕你走到他们公司去问一下门口的保安,他也能说出OPPO的企业文化是本分。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OPPO的产品从来都是踏踏实实做营销,不搞噱头不诋毁友商,消费者的踏实感也和其本分的企业文化有着莫大的联系。
写在最后:
全面屏被视为手机下一个重要战场,2017年年中吴强接受采访,在回答对全面屏产品的规划时,他反复表态“会观望”。而事实上,在苹果、小米等厂商相继推出全面屏产品之后,OPPO的全面屏产品也将在下半年面世。而且据小道消息,很可能会在10月底推出以赶上双11这班车。
每一次手机行业的大风向,OPPO都能完美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从全面屏手机陆续亮相以来,大部分的产品还是没有达到一个高水准。OPPO能否复制R9s、R11的传奇,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最后更新:2017-10-18 17: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