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8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十周年的 iPhone,永遠改變了手機、蘋果、世界和你我

新款 iPhone X 已經在上個周末被曝了個一幹二淨。你甚至已經可以想象明天發布會可能會有多尷尬:

菲爾·席勒 (Phil Schiller) 和克雷格·費德裏奇 (Craig Federighi) 走上台,分別介紹新款手機的硬件和軟件——他們從兜裏掏出 iPhone X,打開了9to5Mac.com上的爆料文章,念完。發布會結束,明年再見……

真是想想都尷尬啊……

十年前可不是這樣,誰都沒想到,喬布斯平鋪直敘就抖出了初代 iPhone 這個大包袱:

今天我們有三個革命性的產品發布:第一個是寬屏觸控 iPod,第二個是一台革命性的移動電話,第三個是突破性的互聯網通訊設備。沒錯,三個東西:一個寬屏觸控 iPod、一台革命性移動電話、一台互聯網通訊設備。一個 iPod,一台手機,一個互聯網通訊器。一個 iPod,一台手機……你明白了沒?這不是三個獨立的設備,這是一台設備。我們打算叫它 iPhone。

天呢,時間過得真快!已經十年了……現在回看還是會感慨,真棒啊。

有多少人當時能意識到:智能手機,科技行業,以及整個世界,即將被 iPhone 永遠地改變?

這並非誇張的表述。無論你現在用的是 iPhone,還是 Android,還是 Windows Phone 或黑莓……你我都無法否認這個事實。一個最直接的例子:隻要你看見了這篇文章,不管是在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Twitter,還是今日頭條或者隨便哪兒,你的數字生活都已經被 iPhone 深深地影響了。

不信?我們走著瞧:

iPhone 讓觸屏智能手機普及

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流行多半歸功於 Android。但在 iPhone 誕生之前,Android 不是這樣的,當初的 Google 想的是做一台跟 黑莓,跟 Palm,跟諾基亞差不多的鍵盤手機(參考 2005 那幾年最早的 Android 手機)。iPhone 出來後,Google 一拍腦門才明白過來:原來智能手機應該長這樣!

這也是現在仍有很多 Android 手機長得看起來像 iPhone 的原因,那可是智能手機的祖師爺啊。

iPhone 不是第一台觸屏個人電子設備,但此觸屏非彼觸屏,它對多點觸控的支持,使得操作係統有了雙指擴張/捏合等更多動作——創造出一種新的人機交互方式,解放了生產力。

iPhone 改變了你“網上衝浪”的方式

咳,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網上衝浪”這個說法……

前麵提到,智能手機在中國極為流行,很多人初次上網的設備就是智能手機。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比如歐美國家,科技的發達讓他們比我們多了一個時代:PC 時代。

PC 時代早期,網速不快,但在網絡上打開一個門戶首頁,上麵的信息量之多也足夠讓很多初涉網絡的人驚呆了。然而問題是你不能隨時上網,需要坐在 PC 前,插上電話線,撥號才能連接到互聯網。那麼筆記本電腦呢?那時,不是每個人都有筆記本電腦,Wi-Fi 也是後來才有的是。

而 iPhone 的誕生,伴隨並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很快,有了 3G 技術,移動手機網絡訪問的速度越來越快,隨著技術普及資費也越來越低,智能手機成為了人們上網的首選設備。

你現在麵前擺著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台手機,要查個天氣,搜個資料什麼的,下意識抓起的一定是手機,完成任務的速度可能也比用電腦快得多。

甚至,人們都不怎麼打電話了。沒什麼比下麵這組數據更能說明我們有多愛在手機上上網:愛立信的數據顯示,2007 年第二季度,初代 iPhone 發布的時候,全球用手機打電話產生的數據量大約是上網的 20 倍。在這十年間,通話流量隻增長了 3 倍左右。

而上網流量從 2009 年第四季度開始反超通話。到 2017 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上網產生的流量已經達到了通話的 42 倍還多。 iPhone 不是這個結果的直接貢獻者,毫無疑問是最初的原因。

也就是說,無論在歐美還是中國,iPhone 都讓大家進入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的時代~

iPhone 讓人人都能成為攝影師

蘋果廣告中每一張用 iPhone 拍攝的照片,都那麼的充滿格調。它們總讓你捫心自問:我怎麼拍不出來這麼有藝術氣息的照片?

開個玩笑。高清攝像頭、啟動速度飛快的相機 App 以及成百上千種第三方相機和美顏 App,讓 iPhone 成為了最好用、最常用的相機,進入了數億用戶的手中。用句比較時髦的話來說:iPhone 把拍照這件事“民主化”了。

在 iPhone 之前,你需要用相機拍照,拍出來的相片要麼衝印出來,要麼導入電腦觀看。讓拍攝、觀看和分享變得更加簡單,讓攝影這件事不再是一種昂貴的愛好,讓自拍成為一種習慣,讓動筷子前牌照成為一種儀式……讓拍照成為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疑是 iPhone 的功勞。

iPhone 讓軟件隨手可得

iPhone 同樣不是第一個能裝 App 的智能手機,但它在裝 App 這件事上做到了智能手機前輩們沒做到的。

在 iPhone 上,你不需要尋找優質、安全的下載源,也不需要掌握一些獨門絕技,比如用電腦給手機傳軟件什麼的。有且隻有 App Store 能下載 App,而下載的流程也極為簡單,點擊下載/購買,過一會 App 就會出現在你的主屏上,並且可以直接使用了——安裝和使用從未如此容易。

對於開發者,畢竟 App Store 有一套複雜嚴格的規定,不能說它讓開發者更輕鬆了,但至少蘋果提供了大量的開發工具包和教程,使得開發者對 iOS 平台的興趣也比過去的其他平台更濃厚,目前蘋果應用商城裏有超過 200 萬個應用。與此同時,App Store 也讓開發者更容易賺到錢,蘋果在 2016 年為開發者帶來了超過 200 億美元的收入,粗略地平均到每個 App 頭上,都有一萬美元呢。

正是因此,App Store 成為了第一個現象級的移動應用商城。

有了各種各樣的 App,緊接著……

iPhone 改變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創造了大量新就業

通過 iPhone(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共享經濟得以成為一個產值巨大,地位顯著的行業集合體。待業者成為了上門美甲、按摩和清潔員工,有車一族找到了閑時賺點小錢的渠道。一份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2016 年通過中國共享經濟平台提供服務者達到了 6000 萬人,中國人口的 5% 左右。

哦對了,如果沒有 iPhone,那些田間地頭的小夥子們又怎麼能搖身一變成為月入百萬的快手主播呢?

至於 iPhone 怎樣改變了我們工作和生活方式,你會發現,無外乎微信、郵件、釘釘、Slack,還是支付寶、微博、美顏相機,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其實就是成天跟那幾個 App 打交道。

iPhone 讓科技以人為本

諾基亞普及了移動電話,但 iPhone 真正確保所有人都有使用手機的權利——無論他們是色盲、視障、聾啞還是有別的身體障礙,抑或隻是對科技上手較難的老人。

iPhone 的 Accessibility 設置讓色盲和視障人士可以更改屏幕的顯示顏色,也可以讓手機讀出每一條內容和選項,他們也可以用語音控製手機,或者互換 Siri 幫他們完成一些困難的操作;聾啞者或許不擅長拚音,但他們可以通過手寫輸入在聊天 App 上和其他人自如地交流。

雖然“科技以人為本”是諾基亞的廣告語,但它和 iPhone 真的挺配的。

iPhone 徹底改變了手機行業

這個真的不需要解釋了。在 iPhone 之前,家家都可以做各種各樣的,直板、翻蓋或者別的奇形怪狀的手機。

但自從 iPhone 出來後,人們隻想要觸屏的智能手機了……

因為獨特的產品優勢和定價策略,蘋果和三星成為了智能手機業界的利潤掠奪者,其中蘋果稍多一些。兩家一同奪走了智能手機業界超過百分之百的利潤——意味著有這兩家在,其他手機公司往往隻能虧錢……

iPhone 徹底改變了蘋果

創立時,蘋果主要是電腦和桌麵軟件公司;後來有了 iPod 和 iTunes 音樂商城,蘋果成了一家音樂設備公司和在線音樂商城。2006 年,蘋果收入中 iPod 和 Mac 各占四成。

就像革命性的 iPod 一樣,革命性的 iPhone 對蘋果帶來了徹底的改變。從收入上就可以看出 iPhone 業務對蘋果有多重要。2016 年,iPhone 貢獻了 63% 的收入,其他產品如 Mac、iPad、手表、服務等都隻有 10% 左右甚至不到。

製圖:Recode

iPhone 發布之前,科技公司和美國其他大公司普遍相比,在市值上隻能望其項背。而在 iPhone 發布之後,蘋果公司股價一路走高,將市值從 2007 年 6 月 29 日的 1060 億美元托到了今天的 815 億美元。

透過 iPhone 和智能手機,社交網絡正在重塑世界的規則

Facebook 誕生於 2004 年,Twitter 則幾乎跟 iPhone 同年,得益於 iPhone 的誕生,社交網絡成為了智能手機平台上最受歡迎的應用種類,Facbeook 和 Twitter 也成了下載量最多的應用。

現在的它們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社交網絡,而是媒體和內容平台、廣告平台、電商交易平台和交友網絡。對於很多人而言,Facebook 就是互聯網本身。

2016 年美國大選讓人們看到社交網絡對於政治選舉的結果,甚至政治和社會體製本身的重塑作用有多麼強大。透過三千多萬人關注的 Twitter 賬號,特朗普掌握了話語權,可以左右相當大比例選民的立場。而最近 Facebook 發現,大選期來自俄羅斯數額並不巨大的廣告投放,就可以精確瞄準並影響人們對議題、參選人的看法。

一些其他軼事

iPhone 的力量很強大,以至於它能在一些你觀察不到的層麵和地方產生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iPhone 和智能手機的流行,導致美國口香糖的銷量從 2007 年至今已經降低了 15%。

原因是在美國,口香糖通常擺放在超市結賬排隊區域,無聊的人們排隊時會翻翻雜誌,拿瓶可樂,或者把一塊錢的口香糖加到購物筐裏。而現在所有人都在看手機,沒人看雜誌、買口香糖了!

再比如,諾基亞拚了命都擠不進去的日本市場,居然被 iPhone 輕鬆拿下。

在此之前,日本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公司對市場的控製力太強,使得日本人隻用本國品牌手機。而不知道 iPhone 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日本消費者用腳投票,讓它在進入日本一年後就取得了智能手機市場超過 70% 的份額。(當然,軟銀的孫正義是喬布斯的鐵粉,也幫了很多忙)

十年來 iPhone 獲得的成功,也讓很多當年看衰的評論報道打臉了……

比如《廣告時代》(AdAge) 對初代 iPhone 的報道題為《為什麼 iPhone 注定失敗》;

彭博社評論 iPhone “像是奢侈的裝飾,隻會受少數數碼愛好者青睞”(這篇文章已經刪了)

TechCrunch 認為 iPhone 的電池續航和碎屏會成為大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隻是沒人在乎啦;

以及怎麼能少了微軟前 CEO 鮑爾默呢!

500刀?你在逗我!沒鍵盤怎麼發郵件?我們的 Windows Mobile 手機隻要 99,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不知道已經退出科技界的鮑爾默過的還好嗎?

最後更新:2017-10-08 08:20:30

  上一篇:go 三星Note8&iPhone8今夜王見王 這次你選誰?
  下一篇:go 沒法直視!iPhone X原型機公布:看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