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手機大全
華為Mate10發力AI智慧手機 目標搶占更大手機市場份額
從2016年底開始,智能手機市場燃起了人工智能熱,安卓智能手機廠商發布新手機或者新係統UI時都突出強調人工智能,聲稱其OS集成的人工智能有多麼強大,穀歌Pixel以及Android N的發布正式打響了智能手機上的人工智能(AI)熱,智能手機之所以強調人工智能,是因為目前遭遇軟件交互創新瓶頸,前不久發布的蘋果iPhone X手機中采用了全新神經引擎人臉識別算法,這些都是屬於軟件級別的人工智能機。
而即將於10月16日發布的華為Mate 10則是一款軟硬結合的人工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的創新和發展方麵上,華為相信人工智能將在手機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並將促進智能手機的許多關鍵發展。在這一點上,華為和蘋果有著驚人一致的看法,不過,華為明顯已經先行一步了,這可以從前不久發布的麒麟970處理器上看出端倪。
熟悉iPhone手機的用戶都知道,蘋果公司早在2011年時推出的Siri語音助手,就已經涉足了人工智能業務,而搭載麒麟970的華為Mate 10目標是將智能機打造成個人助理,而不是類似於iPhone手機那樣提供人類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務,未來智能機將提供專業知識和個性化服務。實際上,在之前的Mate 9旗艦中,華為就使用了機器學習技術來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自動調整操作係統,並且將處理能力和內存自動分配給最常用的任務,也就是說此前華為已經在EMUI係統中植入了人工智能算法,再加上AI芯片,這才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因為麒麟970選擇了具有最高能效的異構計算架構來大幅提升AI的計算力,創新設計了HiAI移動計算架構。是全球首款移動AI芯片。因此,我們說華為Mate 10是一款軟硬結合的人工智能智慧手機。
據了解,麒麟970相較於四個Cortex-A73核心,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少的能耗更快地完成AI計算任務。以圖像識別速度為例,麒麟970可達到約2005張/分鍾,相比較來說,iPhone 8可以處理889張,Galaxy S8可以處理95張。
雖然,最早是由蘋果Siri開啟了手機的初步語音智能,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幾年之後的今天,雖然有諸多廠商的出了人工智能牌,但手機智能仍沒有脫離蘋果Siri設定的語音識別以及語音交互等的範疇,但這一初級階段的智能化帶來了消費者對於語音交互智能的體驗,但對於普通人來說,無論是蘋果Siri還是微軟小娜,都沒有成為日常應用的主流。說白了,這樣的智能隻是“半智能”,是基於主人動作之後的被動識別。而真正的智能,就如董道國博士所說的“沒有腿的機器人”一樣,主動識別主人的情景環境,識別主人的意願,主動做出應該有的反應,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前不久,在華為官方推特上華為也給出了一張海報,上麵寫著“AI:不隻是一個語音助手”,背景是一個電路圖,這其實也在暗示,華為Mate 10的定位將不止語音助理,麒麟970更能夠主動感知用戶狀態和周邊環境,提供精準服務的全新交互方式,可以說AI手機將變成人的助手,讓手機更懂用戶。
比如在智能拍照方麵,麒麟970可以支持包括人工智能場景識別、人臉追焦技術、智能運動場景檢測技術、多頻段分離的降噪技術等,芯片能力的提升將帶來多場景下的拍照體驗的優化。相較而言,iPhone X、iPhone 8、iPhone 8 Plus 強調其采用了麵積更大、速度更快的感光元件,並且擁有新的顏色濾鏡和更深層的像素,停留在拍照升級的老套路中,沒有將AI技術賦能於更加智能的拍照體驗。
而在降噪和音頻方麵,麒麟970支持AI降噪技術,利用深度學習算法,有效抑製非穩態噪音,增強語音信號,提升語音識別在惡劣環境下的識別率。尤其針對駕駛場景,車噪場景下語音識別率從80%提升到了92%。
總體來說,相比於去年的華為Mate 9,今年的華為Mate 10賣點更多,競爭力更強,在現有徠卡雙攝的基礎上,移動AI效率的提升和智能場景的識別,將是Mate 10較其他競品的最大優勢。
最後更新:2017-10-09 0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