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
手機大全
iPhone X淪為蘋果敗筆?後10年蘋果依然是老大哥,原因很簡單!
我們知道喬布斯是蘋果的象征,也代表著先進的設計理念。但是喬布斯以後,似乎每一代蘋果都能治好一部分人的強迫症,改變一部分人的審美標準。直到蘋果iPhone X的發布,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很多人在沒有拿到真機的情況下,普遍反應醜,畢竟這種長久以來對屏幕的認知都是整塊的屏,不管是不是圓角,但都是矩形作為主體。齊劉海的設計更像是在屏幕上蓋了一個層,而不是將手機屏幕變成了異形屏。這樣的設計,對應用開發者來說是挺噩夢的一件事,這表明在設計上要考慮頂部的樣式設計,包括齊劉海兩側的展現樣式。對橫屏遊戲的的開發者也是噩夢,很多遊戲按鈕設計要針對齊劉海作調整,而且由於是突出的一塊還要照顧齊劉海蓋不住的兩側怎麼顯示,或者如何不穿幫。
所謂“全麵屏”的概念自提出之日起,它的目的就不是讓這個設備變得更好看,而是讓用戶得以更加關注屏幕中所呈現的內容,從中獲得更佳的沉浸體驗,或者說“去工具化,去設備化”的體驗。iPhone X這種“劉海”的處理,應該也是在現有技術背景下,從最大化屏幕的可用空間這個角度來思考的,相比傳統的“額頭”或“下巴”,這種“劉海”浮在顯示屏上的設計,或多或少的在實際的使用中,隨著視線對顯示內容的關注,讓這台手機本身更加容易被忽略。
iPhone X 現在的設計問題隻有一個,就是所謂的劉海兒,這件事兒在中文互聯網上備受惡評,但蘋果在堅定的賭Face ID 這件事(John Gruber 說蘋果員工告訴他,蘋果主動為 Face ID 放棄了屏幕下指紋識別,過去一年都隻在做這一件事),他相信這是未來,為此他願意承擔代價,而這已經是目前蘋果能選擇的最佳方案了。在蘋果看來,相比一個看上去美觀但技術保守的方案,這個方案更符合長期布局。
不過按照現在全麵屏技術上展示來看,畢竟還沒有真正的全麵屏手機,這也是目前的技術難度。現在我們以工藝設計的美感來說的話:三星S8>小米MIX2>iphone X。在當年諾基亞、摩托羅拉使用鍵盤的功能機時代,蘋果發布了第一款正麵隻有一個屏幕和一個按鈕的智能手機,大家耳目一新,覺得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十年過去了,大家也已經看膩了現在的智能手機。而正麵100%屏幕,無論蘋果也好,三星也好,小米也好,他們未來都會想做出這樣的手機。但是100%屏幕,目前還不可能。
蘋果一向是做取舍的高手,世界上總是沒有完美的設計,一定要為了一些優點放棄其他的東西,macbook就是為了輕便放棄了散熱,雖然被詬病很多,但其實大部分人使用體驗很好。x應該也是如此的,劉海的設計我猜應該也是和內部組件相配合,舍棄了完整的設計美感,但一定有其他方麵的提升。(猜測是為了新的攝像頭組件)
但是也不能說是蘋果的敗筆,因為100%屏幕,目前還不現實。就我個人看來,iphone x除了劉海比較醜,價格比較高,其它方麵都很滿意。A11仿生性能簡直炸裂,還有功耗控製更好的自研gpu。蘋果X有自帶的信仰加持,屏占比也是一路領跑,就算“不值這個價”的唿聲再高,也不可能阻止它成為一款熱賣的產品,唯一能限製它銷量的就是產量,市場會選擇蘋果,用戶會選擇蘋果,這幾乎已經是是定律。
而且有個奇怪的現象,我記得從iPhone5開始媒體就開始唱衰蘋果了,之後每出一台新iPhone或iPad就唱衰一次,現在已經出到:iPhone8—iPhone X 了,所以習慣就好了,不必當真。蘋果隻是妥協了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方案,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而且iPhone X的定位是“來自未來的產品”。從合理的角度,窄額頭無疑是更誠實的設計。可是你猜手裏拿著鈔票的消費者更想要哪個?妥協了的“未來”還是合理妥帖的“現在”?
最後更新:2017-10-08 13: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