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手機大全
iPhone誕生之前 愉悅過整個世界的35件科技產品
2007年,喬布斯向全世界發布了iPhone。毫不誇張的說在此後至今的10年間,整個科技圈都是圍繞著iPhone在轉的,我們的生活、娛樂、辦公……各個方麵都可以從iPhone上得到滿足。可是回過頭來看看iPhone出現前的幾十年裏,我們都追捧過哪些科技產品,畢竟這個世界並不是隻有iPhone啊。今天,筆者特意列出了幾十年來最受大眾熟悉,服務並愉悅過全世界的7大類35件科技產品,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
電腦
1977年 蘋果 II
Apple II是個人計算機老祖宗,它使用了1 Mhz CPU,帶有顯示器並搭配了軟驅。我國80年代的電腦教育很大一部分就是基於它的,其在國內的接班者為DOS+386。
1985年 東芝T1000
東芝T1000是公認的第一款筆記本電腦,它使用Intel 8086處理器,512KB內存,運行DOS係統,重6.8公斤。看看現在的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1993年 Intel Pentium
被普遍稱為586的奔騰一代和之後的MMX增強版處理器,一度成為了“電腦”的代名詞,並且產生了“多媒體電腦的”新名詞。擁有一台“568”,曾是多少孩子心中的夢想。
2002年 蘋果 iMac
這款被稱為“台燈”的產品重新燃起了印刷行業外的消費者對蘋果電腦的購買熱情,它被認為是最漂亮的電腦,也是短期內賣得最快的電腦。作為時尚的象征,眾多影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2006年 雙核/多核處理器
Intel和AMD兩家公司的大力推動下,到2006年時雙核CPU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此後更發展出了四核、八核,並不昂貴的價格讓廣大用戶得到了十足的實惠。
數碼影像
1970年 貝爾實驗室 CCD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宇航局在接受月球軌道傳回來的影像時,發現模擬信號被宇宙射線幹擾得很厲害。後來阿波羅登月時使用了帶有CCD的裝置,才實現了地球上的登月現場直播。
1975年 柯達 “手持電子照相機”
30年前誕生在柯達實驗室中的“電子照相機”。當時模數轉換和存儲技術還很原始,CCD隻有隻有一萬像素,照片是存儲在磁帶上的,不過工程師們仍然將這些做到了能手持的程度。
1995年 卡西歐QV-10
上世紀90年代研發數碼相機的廠商很多,卡西歐QV-10則是第一個普通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的數碼相機。它售價65000日元,使用25萬像素CCD,鏡頭可旋轉270度,並配有液晶屏。
2006年 普及型數碼單反
數碼單反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奢侈品,到2006年左右,很多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普及型數碼單反相機。當時最典型的就是尼康D40,雖然在很多行家眼裏這款產品很簡陋,但它的銷量十分不錯。到現在,廉價的數碼單反和微單相機也有了很強大的性能。
手持設備
1996 Palm Pilot 1000
由吸取蘋果公司失敗產品“牛頓”的精髓而產生,並且小巧、使用方便、價格便宜。作為個人數字助理的代名詞,很多商務人士無法離開它。而後起的微軟PPC產品,長期被其壓製。
1999年 索尼Clié PEG-S300
2000年 微軟Pocket PC
這是針對Palm多媒體軟肋的係統,並加入MSN Messenger等時髦功能。雖然一開始並沒有動搖Palm的地位,但在微軟的影響力下,特別是和手機的結合之後,如今它已是王者。
2006年 索尼 Reader PRS500
雖然現在Kindle已經成了電子書的代名詞,但最早的電子書是索尼推出的,除了能打開各種文檔和圖片,這款產品還能同時播放MP3音樂。它的屏幕顯示細膩,在陽光下能清晰閱讀。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耗極小,充滿電能連續閱讀7500頁內容。
2006年UMPC
和Pocket PC的“類似Windows”相比,UMPC可就是使用的真正Windows係統了。它的外形比PDA大不了多少,卻擁有完整的平板電腦的功能。當年很多廠商都推退這類機型,然而當時的低功耗CPU性能不足,電池續航也不夠,還有很多原因,總之這東西隻是曇花一現。
手機
1983年 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
我們最早是從香港電影中認識這位“大哥大”的。在上世紀90年代,手持這麼一款既能防身又能打電話的東西,在街上搖頭擺腦,確實能吸引不少眼球。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隻覺得好笑了。
2002年 諾基亞7650
諾基亞7650是國內第一款拍照手機,同時也是第一款滑蓋手機,它的成功奠定了諾基亞智能手機的基礎。如此多的光環圍繞在7650頭上,證明了這是一台值得收藏的經典產品。
2003年 索尼愛立信T618
T618有獨特的意義,一方麵它驚豔的外觀俘獲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心,另一方麵它讓困境中的索尼愛立信扭虧為盈,並且一鼓作氣,勐推手機多媒體功能,催生了Walkman和Cybershot手機。
2004年 摩托羅拉V3
摩托羅拉做了幾十年手機,現在提起來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V3。犀利的外形足以迷倒所有第一眼見到它的人,神奇的是這款性能參數相當差的機子居然賣了好幾年,後來還推出了粉紅等顏色。
2006年 諾基亞N93
使用卡爾蔡斯鏡頭,在手機上進行3倍光學變焦,並且有自動對焦功能,拍出照片效果不輸中檔數碼相機,這是發明手機的人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吧,這些都在諾基亞N93身上實現了。說到手機的自動對焦和光學變焦,最早是夏普在日本手機上使用的,不過因為範圍僅限日本,其影響不如N93這麼廣,反而被後來者搶了風頭。
遊戲機
1983年 任天堂FC
這款被稱為紅白機的8位遊戲機,在國內可謂婦孺皆知。雖然現在看來它的遊戲畫麵幼稚簡陋,不過提到“魂鬥羅”、“超級瑪麗”、“老四強”這些名詞,我們這代人都會感歎一番。
1994年 索尼PlayStation
1994年開始的“PS王朝”統治遊戲界至今,2000年接任者PS2推出之後,“所有遊戲在此集結”的口號更加名副其實。兩款主機超過2億台的銷量是遊戲界難以逾越的高峰。
2001年 任天堂GBA
GBA的CPU性能很弱,屏幕連背光都沒有,但是當初卻給筆者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低廉的價格、超長的電池續航和數量龐大的遊戲是GBA最大的特點,對比這幾點現在的掌機都黯然失色。
2004年 索尼PSP
PSP讓掌上遊戲機第一次擁有了漂亮的3D遊戲畫麵和強大的多媒體功能。其“21世紀的Walkman”的目標也已經實現,隻是後來智能手機越來越強大,讓它成為了最後一款大獲成功的掌上遊戲機。
2006年 任天堂Wii
用肢體的運動來控製遊戲中的人物,這在Wii之間是帶有科幻性質的想法。有了Wii之後,我們也有了買遊戲機的正當理由:我們不是單純玩遊戲,我們買它是為了健身。
隨身音樂
1979年 索尼Walkman TPS-L2
不必再圍在龐大的錄音機或唱片機前欣賞音樂,人們享受音樂的方式因此而徹底變化了,這就是Walkman的成就。TPS-L2被日本人稱為史上最強的Made in Japan。
1984年 索尼DISCMAN D-50
告別了磁帶機的嗞嗞電流聲,音樂原來如此純淨。1984年CD才剛剛麵世,就被縮小到這個體積,讓人不得不佩服索尼的設計能力。不過DISCMAN D-50需要外接電池盒才能使用。
1992年 索尼MD MZ-1
第一台MD體積龐大,電池表現也不盡人意,不過後繼產品逐漸擁有了CD的音質和操作方式,並能像磁帶機一樣重複錄音,體積也越來越小巧。那些不屑MP3音質的人成為了MD的擁躉。
1998年 世韓MPman F10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款產品,不過它可是世界上第一款MP3隨身聽,後來我們幾乎人手一部的MP3都是它的後代。和現在的產品有所不同,它使用並口傳輸文件,用CF卡擴充存儲。雖然音質比不上CD,但MP3不怕震動,耗電低,而且體積越來越小,所以迅速成為了市場的主角。
2001年 蘋果iPod
iPod誕生於911事件之後一個月,不過它的銷量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相對小巧的體積和上千首歌曲的容量,讓用慣CD機的美國人耳目一新。在國人看來,iPod使用起來比較麻煩,傳個歌還非得經過iTunes,不過它還是風靡了整個世界,從此蘋果代替索尼成了隨身聽領域的一哥。iPod的流行,還帶動了配件市場,各種Made for iPod的配件讓廠商們勐賺了一把。後來的iPod還支持了圖片和視頻,開始向著“MP4”的方向發展。
存儲設備
1956年 IBM 350 RAMAC
第一塊硬盤是個昂貴的龐然大物,和現代硬盤的形象格格不入,不過它們都是由磁頭和旋轉的盤片組成。硬盤真正進入普通人的生活是在八十年代後,現在已經是最便宜的存儲設備了。
1979年 索尼3.5英寸軟盤
小巧且便宜的3.5英寸軟盤,陪伴了幾代人。它的最大容量隻有1.44MB,一張稍微大一點的照片都裝不下,現在的學生要見到一張軟盤都是不容易的事了吧。
1980年 索尼、飛利浦 CD光盤
CD的出現,最早是為了裝載視頻和音樂,因為它的存儲方式是數字式,所以很快被用作電腦上的數據存儲。現在光盤正扮演著軟盤替代者的角色,便宜、方便移動,容量更大。
1984年 東芝 閃存
現在幾乎沒有任何一款電子產品中沒有閃存,它除了以芯片形式出現在電路板上,還產生了很多衍生產品:閃盤、存儲卡都是人人必備的;大容量閃存固體硬盤也正在占領著高端市場。
2006年 索尼 藍光光盤
藍光的誕生,可謂一波三折,經曆了和HD DVD的分分合合,終於推出了成品。在內置藍光光驅的PS3帶動下,目前形勢大好,硬件銷量遠超對手。這種光盤使用405納米波長的藍色激光讀取數據,單層的光盤容量為25GB,4層容量100GB的產品也已經研製成功。堪稱海量的存儲空間,讓電影導演和遊戲製作人不用再擔心容量會限製創意的發揮,消費者也不會再有看電影或玩遊戲到一半的時候換碟片的煩惱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05:23:52
上一篇:
iPhone 8新特性匯總,第7個最讓我心動
下一篇:
小心啦:iPhone這個功能竟會盜刷銀行卡,已有多人中招!
三大美顏神器!OPPO R11、vivo X20、美圖 T8s拍照對比!
iPhone拿下手機市場65.1%利潤,但蘋果可能笑不出來
華為Mate 10國行將至 AI都有哪些驚喜?
iPhone X下午3點預售特別好搶 大家都被騙了
外媒:iPhone 8/iOS 11或讓人很難轉到Android
iPhone 8驚現中國內地首爆!廣州用戶收貨時電池爆裂
iPhoneX的“醜劉海”影響瀏覽網頁體驗?解決方法來了
這樣的黑科技,iPhone X都沒有,8000萬成像,放大26倍依然清晰
10nm芯片 4千毫安電池續航爆發!華為Mate 10三款齊亮相:外形震撼
iPhone X 包裝盒提前曝光:突出手機正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