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97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鹿晗粉丝“大字报”进校园,如此疯狂为哪般?

文 |耳朵

在鹿晗和关晓彤公开恋情的时候,其实另一个群体的反应,反倒是比明星的八卦,本身更有趣。无论是真粉还是路人,在面对鹿晗和关晓彤公开恋情这件事上的,都试图挖掘出所有可以转换成段子的要点。

有些人真的很好笑,有些人也真的很好气。

比如最近反对关鹿在一起的“大字报”贴近了北电校园,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讨论吗?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状况,明星的私人情感,牵系着大众的心情起伏,尤其是这一个明星的粉丝群体。

如果,我们把事情往前面追溯,明星是如何诞生的?大家应该都知道,所谓的第一个明星,弗洛伦丝·劳伦斯,是被制造出来的。

在她的新片上映前,先是宣告她意外死亡,几天之后,又辟谣,说一切都是恶意攻击,她依然健康的活着,并且在首映礼华丽登场,受到众人簇拥。

从这位所谓第一个明星诞生的过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她并非是靠作品、演技,成为一个明星,而是靠的话题。

放到今天来看,这一点也不稀奇,每个明星都需要不断的话题,提醒大众他们的存在。不过,弗洛伦丝·劳伦斯能够短暂闪亮,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神秘主义的原因:她之所以被大众追捧,是因为她居然死而复生

当然,本身这个死亡就是一个假象,但是这个假象在大众眼中,更像是一种幻想。大众在这个幻象里,有一个起伏很大的心理运动轨迹,正是历经了这个轨迹,让弗洛伦斯·劳伦斯得以一个神化的形象。

今天哪个明星还敢用死亡炒作?那真的是“作死”。

萧伯纳曾经说过:野蛮人崇拜木石铸造的神像,现代人崇拜血肉铸造的偶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神话学和现代造星做了某种层面上的勾连。

现代人崇拜明星,和远古时期的人,膜拜神明,在心理层面,是有极大的相通性。人为什么崇拜神明?一方面是对于世界有未知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是对力量的敬畏。

转接到对于偶像的崇拜上,人为什么崇拜偶像?

借用美剧《宿敌》里的一段戏,有一集贝蒂·戴维斯问琼·克劳馥作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什么感受,而琼·克劳馥反问贝蒂·戴维斯:作为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女人,你又是什么感受?

这就是要成为明星,所需要的两个重要品质:超乎普罗大众的外在和才华。人们所崇拜的,是明星的外在和才华为他们带来的心灵慰藉。

着名的例子,就是秀兰·邓波儿的走红。

在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时代,这个卷发小女孩,安慰了多少破碎的心灵。她的形象成为一种美好生活的符号,鼓励着泥潭里的人们,继续活下去。

当然明星所能代表的符号各异,在每个时代,都有相同符号的延续。像从珍·哈露、玛莉莲·梦露到斯嘉丽·约翰逊,金发尤物符号的传承,代表了西方世界直男的终极性幻想。

人们可以从明星符号化的形象上,获取自己所渴求的东西,或说得到一种生活方式的模仿导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明星的穿着和造型,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

一个明星所呈现出的形象,是因大众的需求而制造出来的,但这个形象又可以凌驾于大众之上,成为大众的引路人。

像是麦当娜,这个艺名和圣母玛利亚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麦当娜的音乐和形象,是挑逗和性感的,她成为了一种严肃的宗教性和世俗的人欲之间的勾连桥梁。她的《Like a prayer》很好的诠释了,她所希望成为一个流行文化领袖的诉求。

偶像的正向影响力,是明星制积极的一面。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智力障碍、自闭症儿童公益组织的活动,其中就有李宇春的粉丝,自觉的以玉米基金的名义参与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世界上有很多明星担当一定的具有政治色彩的职务,进行公益活动,呼吁让世界更美好的主张。

大家不是常常开玩笑,安吉丽娜·朱莉都收养了一个联合国吗?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明星魅力,引导大众。

从粉丝的角度再推导到明星,粉丝是明星的制造者之一。就很像是一种集体许愿,某一个群体需要适合他们的神明,于是就会有一个这样的明星出现,满足他们的祈祷。

粉丝和明星的关系,倒不是说像人和神那么疏远,但至少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也是双向的,明星需要保持神秘感,粉丝对偶像有敬畏之心。

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星和粉丝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宗教式的等级关系。

有普通的信众,他们也就是随便关注一下偶像动态。粉丝群体也开始有一个严密的组织,组织里分了不同的等级,最高等级的粉丝,就像是宗教里的祭司,他们可以和神进行对话,传达神的意图给下面的信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说来,也不过是宗教阶级的一种变体。病态,却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且,也难免会有宗教狂热分子。不同偶像的粉丝群体之间的骂战,不也很像,不同宗教之间的战争吗?

最近很有趣的一个粉丝群体战争,就是张艺兴在评论里回复了粉丝一个“咩”,杨洋的粉丝很不高兴说杨洋才是正宗的“咩”。张艺兴的粉丝说张艺兴绰号小绵羊,专辑也叫《sheep》,他是正宗的羊。

而杨洋粉丝说杨洋属羊,姓和名都和羊谐音,他才是正宗羊,张艺兴是克隆羊多利。

是不是很荒诞?但想想,历史上很多宗教战争的缘起,好像也和这个很类似。当然,正经的宗教战争流血,明星的粉丝战争,不过流流口水

个别的极端狂人分子,也是让人觉得很可怕。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记得杨丽娟这个人?

杨丽娟当年疯狂迷恋刘德华,家里为了满足她见刘德华一面的心愿,卖了房子,他的父亲还卖了肾,最终不堪重负,跳海自杀。杨丽娟虽然得偿所愿见到刘德华,但是她的疯狂行径,给她自己、社会大众,包括刘德华本身,都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她最近一次公开露面说,她一直在反思过去的行为,造成悲剧和她自己的固执任性有很大的关系,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让事情更加恶化

此次鹿晗和关晓彤公开恋情后,也有过谣言,有粉丝跳楼自杀。不过,在电影史里,为了去世的偶像自杀的粉丝,还真是有过。

就算是对追星极度无感的人,也难免会对历史里、市面上众多星星中的几个颇具好感,也不论他们吸引人的部分是什么,终归是一个闪光点。

外国电影史也告诉我们,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大制片厂控制了电影的内容,机械的生产电影,而明星制是与之抗衡的人文主义

当世界的整体趋于和平之后,明星制其实是过往历史里很多纷争的一个现代化缩影,只是它看上去更娱乐、无害。像是最近《环球时报》的一篇官评文章《中国和平繁荣是“鹿晗”现象的沃土》,看上去有点“黑色幽默”,其实经济、政治和文化,本身就是互相牵扯在一起的。

一定的文化现象背后,也就有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条件支撑。

没有经济做支持,王俊凯令人匪夷所思的、盛大的全球庆生会,又是如何产生的?

鹿晗的一条微博,能引发整个微博系统的瘫痪,一个原因是我们处于网络信息时代,大家争先恐后的去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不想落后于谈资的时效性。

另一个原因,则是除了娱乐八卦之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的去谬赞明星制度,到底有多么伟大。只不过,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想到某个明星的脸,他或她的一段人生故事,或者听到某一首歌,能够振作起来一点。

这可能就是明星和明星制,存在的价值。

一条电影课 |深夜十一点拖着疲惫的葛格继续为广大学子们打开电影资料馆的后门。超多干货送给你,更多考研助考信息请关注“壹条电影”(ytmovie666)。

推荐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最后更新:2017-10-12 14:48:07

  上一篇:go 鹿晗能拿下关晓彤,刘恺威、吴奇隆、郭富城对此都很不屑!
  下一篇:go 她才17岁,鹿晗谈恋爱还火上浇油,穿衣搭配离关晓彤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