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1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庫克跟雷軍學耍猴,iPhone新機卻遭消費者冷眼氫媒

氫媒Leo

今日(9月13日)淩晨,蘋果舉行了一場突破史上各種“最”的發布會:

這是一場蘋果史上「最受矚目」的發布會,也是史上「最沒神秘感」的發布會。發布了一款史上「最高價」的手機iPhone X(最低8388元),從而又讓同伴iPhone 8成為了史上「最雞肋」的手機。伴隨著發布會,蘋果出現了史上「最大笑話」:路透社稱,中國消費者買不起iPhone X。

120秒看完蘋果iPhone8發布會

然而,不少果粉笑著笑著可能就哭了:iPhone X不是“買不起”,更可能是“買不到”——它是史上「最低產能」的蘋果手機。

更多人可能是在考慮“買不買”的問題,而答案很可能是:不了不了。

1、買不起?蘋果史上最大笑話:中國消費者買不起iPhone X

就在發布會開始前一天,路透社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稱iPhone X在中國的銷售情況會很一般,原因是太貴了,中國人買不起。

路透社采用了兩個奇葩的論證方式證明自己的奇葩觀點。

一是,將iPhone X 的售價與中國民眾平均月薪對比,文中稱“對中國銷售或有較大衝擊,因為這樣的價格大致是中國民眾平均月薪的兩倍。”

二是,隨機采訪了兩位中國用戶,他們都表示iPhone X的價格有些難以接受,要麼等降價之後再買,要麼就是分期購買。

任何有點邏輯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破綻。

首先,蘋果用戶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因此與“中國民眾平均月薪”毫無可比性。去年12月新浪科技依托於微博數據統計顯示,蘋果在北、上、廣、深、渝五座城市的用戶占有率均領先。而根據前瞻數據庫的數據,2016年(秋)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的平均工資為8977元。因此,絕大多數蘋果用戶是買得起iPhone X的。

其次,路透社“隨機采訪兩位中國用戶”,並將其的言論作為依據更是十分可笑,且不說樣本過小不具代表性,這兩位用戶是否了解iPhone X的配置尚且未知。

2、買不到:iPhone X產能嚴重不足,庫克學雷軍耍猴?

iPhone X正式發貨時間是11月3日,這是近幾年來,用戶拿到iPhone最遲的一次。背後的原因也很明顯——產能遠遠跟不上。據此前媒體的報道,iPhone X備貨量隻有500萬台,相比此前iPhone 7高達7000萬台的備貨量,這個數量遠遠滿足不了果粉需求。

產能到底有多少?9月12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池在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蘋果目前iPhone X每天的產能不足1萬台。報告原文稱“由於元件供應限製,我們估計目前OLED iPhone的生產量每天低於1萬台,這意味著該新品將持續麵對供不應求的問題。此外,我們估計,OLED的iPhone版本將會遇到一些產能問題,最初隻能以極低的限量提供。”

每天不足1萬台的產能是什麼概念?答:非常低。

要知道,早在2013年,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代工商富士康每天iPhone 5S的最高產量就達到了50萬台,超過iPhone X產能的50倍。另一個可參照的數據是,今年7月旭日大數據統計顯示,六月份小米6的出貨量是32萬台,換而言之小米6近來出貨量都超過日均1萬台。

iPhone X初期的日產能比這個數值還低!

後果不難預料:黃牛炒高售價、線下日夜排隊、線上長期缺貨,你有腎蘋果都不一定有貨。這不由讓人想到,庫克你是跟雷軍學會“耍猴”了嗎?

3、買不買?iPhone新機遭到冷遇

氫媒工場認為iPhone X的高定價,是出於三方麵考慮。

一是平衡產能不足的 iPhone X 銷量,從而最大可能避免雷軍式耍猴的情況;

二是對市場需求進一步細分,收割更高端的消費者。蘋果利用創新以及革命性技術,進軍8000元甚至上萬元級的手機市場,避免消費者向高端 Android 全麵屏機型的流失;

三是高昂的售價可以為 iPhone 8、iPhone 8Plus這種例行更新的機器留出市場空間,收割那些當時猶豫是否買 iPhone 7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然而在中國,這種考慮,可能多慮了。

對於果粉和極客而言,自然不必多說,相比於毫無新意的iPhone 8和8Plus,iPhone X 明顯是更好的選擇。更震撼的全麵屏、更炫酷的科技、更能帶來優越感的裝X神器,這些無疑是他們購買的理由。至於比往常高出2000元的價格,不太可能成為阻礙他們的理由,畢竟把自己的舊iPhone放到鹹魚或者愛回收之類的平台就能解決。對於他們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前文所說的:買不買得到?

而非果粉,或者沒有那麼狂熱的消費者,他們大多對三款蘋果新機,甚至是整個發布會冷眼相待。

國外,美國投資銀行派傑(Piper Jaffray)公布的一份最新投資者報告中稱,在美國,超過400名iPhone用戶中隻有16%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新款iPhone。

國內,據深圳新聞網調查顯示,39.3%的網友表示對其並不期待,30.99%的網友則持無所謂的態度,不太關心新iPhone發布,僅29.72%的網友有不同程度的期待。此外,調查顯示58.93%的人表態不會購買iphone 8,26.02%的受訪者則抱以觀望態度,與派傑調查結果類似,僅15.05%的網友稱會考慮購買。

發布會熱火朝天,消費者卻冷眼相待,原因當然是多樣。

首先,價格因素。iPhone X售價太高,64G8388元,256G9688元的售價著實讓非果粉望而卻步——這可相當於先前小米發布的新機+電腦的總價。

一定有人搬出“消費升級”為iPhone X撐腰,其必稱消費升級會為iPhone X帶來銷售動力。然而,這類人沒搞懂的是,這一輪消費升級並非是消費者更樂於購買“奢侈品”,而是更樂於購買“高檔品”。其區別在於,購買奢侈品是區分階級(即所謂“裝X”)的需要,而購買高檔品是努力工作的饋贈(即讓自己過得好一點的需要)。iPhone X明顯屬於前者。值得注意的是,這裏價格因素指的是用戶“買得起但不願買”,而不是路透社所謂的“買不起”。

其次,由於小米MIX2、三星S8、OPPO R11等全麵屏手機的狙擊,同樣主打全麵屏的iPhone X已經不再能讓人眼前一亮,加上無線充電、Face ID等功能可有可無,遇冷當屬情理之中。

最後,iPhone 8和8Plus太過雞肋。綜合來看iPhone 8無疑就是iPhone 7S,材質稍改,設計不變,乏善可陳。甚至引來不少微博網友吐槽:我想買來裝X,別人以為我用的iphone 6。單看這款機器,羅永浩的評價確實中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寫在最後

分析半天,終究逃不過那一句:窮人才看發布會,土豪睡醒直接買。

對於中產而言,iPhone 8太雞肋,而iPhone X又更像一款用不上的、超前的概念手機,諸如Face ID之類黑科技的體驗尚有待觀察,它們更多地出現在一條又一條微博段子中,而非購物清單上。

最後更新:2017-10-08 11:39:31

  上一篇:go 抱歉,我早已換上了孕婦枕界的“iPhone8”
  下一篇:go iPhone 8跑分曝光 估計安卓追一年才能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