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華為Mate10三大版本購買全解析,加價千元買Pro值得麼?

自兩年多以前起,華為就牢牢把握住中國第一大智能手機生產廠商的寶座,結束了長達 10 年的群雄割據。

創業易守業難,當年那位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名叫“華為 Mate 7”,到了今天,曆經 3 代,已經來到了華為 Mate 10,當然,你也可以叫它華為 Mate X(羅馬數字)。

Mate 10 肩負著挑戰蘋果的重任,今年已然升級為 Mate 10 係列,包含了 3 款機型(標準版、Pro、保時捷版),學霸君這次就隻想聊聊,Mate 10 哪個最值得買?

麵對 Mate 10 三兄弟有選擇困難症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錢!

Mate 10 係列一胞三胎,目前都隻公布了歐美地區的售價,國行需要等稍後的發布會才會揭開真身。

三者中最為走量的便是 Mate 10 標準版,定價是 699 歐元,約合人民幣 5436 元,差不多就是iPhone 8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售價。

定位更高端的 Mate 10 Pro 售價 799 歐元,約合人民幣 6213 元,對比一下就是iPhone 8 Plus在國內的定位。當然,Mate 10 Pro 標配 6+128GB 內存組合,滿足你放小電影的欲望。

至於限量發售的保時捷版,學霸君覺得大部分朋友看到價錢就會虎軀一震,1395 歐元約合10894 元人民幣的定價就不是給一般人設計滴。

目前華為隻透露了,新機會在 11 月上市,首發國家當然包含了中國,但具體日期仍然未知。

以 Pro 之名,華為 Mate 10 行全麵屏之實

其實在發布會以前,華為 Mate 10 的基本信息就被曝光得七七八八,最大的懸念應該就是,會不會全係列都用上全麵屏設計。

事實上是,隻有 Mate 10 Pro 采用了全麵屏設計,Mate 10 隻是邊框足夠窄而已。但兩者在觀感上的區別遠沒有名字上來得大,Pro 版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屏幕調整為 18:9,並且將前置指紋放在後麵,進一步縮小前麵板下巴位置的寬度。

在發布會上,餘承東也用了一張圖來描述來描述兩者間的差距,Mate 10 在左右邊框寬度上其實比 Pro 版還要小上 0.8mm,隻是下巴因為前置指紋識別按鍵的存在而略長了 1.4mm。

與 iPhone 8 Plus 對比的話(為什麼不是 iPhone X?),Mate 10 的左右邊框剛好是 iPhone 的一半。看來,華為對全麵屏的定義就是 18:9 的屏幕比例,而非邊框有多窄。

屏幕比例由 16:9 變為 18:9 其實也是有好處的,Mate 10 在搭載 5.9 英寸屏幕的情況下,手機機身寬度比 6 英寸的 Pro 大了足足 3.3mm,握持感相信不如“小巧”的後者。

實際上,學霸君會更喜歡 Mate 10 這塊 LCD 屏幕,2K 分辨率下,它的亮度依舊有 730 尼特之高,陽光下可視性更高。而 Mate 10 Pro 是 OLED 屏幕,高達 112% 的色域,色彩會更飽滿一些。

相比屏幕,防水級別才是你加錢買 Pro 的最大理由

當今的手機,沒有防水功能很難稱之為旗艦,iPhone 如此,三星 Note 8 也如此。

Mate 10 標準版在這方麵略遜一籌,隻有 IP53 級別的防水防塵。不過 Pro 補上了這個遺憾,提供和 iPhone X 一樣的 IP67 級防水防塵。

Pro 能有更好的精密性保證更高的防水級別,也離不開機身材質的功勞。相比 Mate 10 的金屬材質,Pro 采用了更為絢麗的 3D 玻璃,不僅更貼手,與金屬中框間的結合也更緊密。

至於我們沒怎麼提到的保時捷版,學霸君認為背後的保時捷 Logo 才是最大的賣點,有錢請隨意。

除了手機外,Mate 10 這個配件也值得一看

跟三星 S8/Note 8 可以插在 Dex 插座上變身 PC 一樣,華為 Mate 10 也有相似的硬件。這個小底座能讓顯示器接收手機桌麵信息化身 EMUI PC,可以像 Windows 一樣運行各種窗口化程序,以後商務人士可以考慮扔掉筆記本了。

比較可惜的是,華為暫時沒有公布它的其它信息。

以上就是華為 Mate 10 的購買攻略,一句話總結:沒錢買標準版,需要防水請選 Pro,壕們請看保時捷。

最後更新:2017-10-16 22:48:31

  上一篇:go 華為Mate10發布,價格沒你想的便宜
  下一篇:go 華為mate10真機照,高屏占比,這顏值你給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