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王者榮耀
下周中國會跟著美國加息?
摘要
當美聯儲上次於3月份加息時,中國央行幾個小時後就隨之提高了借貸成本。
鑒於美聯儲下周加息幾乎已是板上釘釘,市場預期所關注的焦點正在轉向7,000英裏以外一個可預測性稍差的中央銀行:中國央行。
彭博社分析報道稱,當美聯儲上次於3月份加息時,中國央行幾個小時後就隨之提高了借貸成本,觀察人士認為其目的是通過保持對美國的利差來支持人民幣匯率。這在當時被看作是兩國央行步調趨於一致的信號,但過去三個月以來,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經濟學家對於中國央行此次是否會跟隨美聯儲的腳步持更加懷疑的態度,荷蘭國際集團(ING)、澳新銀行和瑞銀認為中國做的已經夠了。人民幣近期大漲扭轉了走弱傾向,4月份加力的去杠杆行動推高了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來源:彭博
“中國央行會繼續按兵不動,”ING駐新加坡亞洲研究主管Tim Condon表示。“上次加息是為了收緊貨幣環境,包括金融去杠杆。我認為,對於是否有必要進一步緊縮,官方現在會采取一種觀望的態度。”
美聯儲加息臨近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製作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目前美國聯邦基金期貨交易市場預計,6月加息概率接近89%,高於此前的83%。
高盛表示,美聯儲6月加息的可能性仍有80%,今年下一次加息可能延遲到12月,9月可能宣布縮表事宜。此前高盛預計9月會加息,12月會宣布縮表計劃。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美聯儲此前的討論顯示6月和9月依然有很大概率會加息,但聯儲宣布縮表的時間可能會比華爾街此前預期的早。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6月2日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會對市場預期起直接性的關鍵作用,從而影響美聯儲的政策走向;當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在6月15日加息,但我們認為美聯儲將在今年下半年維持政策不變。近期一係列的經濟數據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因出現疑似政治醜聞和支持率下降的情況,均對美國經濟造成消極影響,因此認為美聯儲加息將受到阻礙。”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此前多位美聯儲官員說,可能想今年9月加息,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裏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但現在一些官員表示,一旦美國政界的預算之爭有震動市場的威脅,就可能希望重新考慮行動的時點。
基於美國國會與白宮可能難以在今年9月就上調聯邦政府債務上限達成一致,報道認為,今年6月的美聯儲會議可能敲定縮表的計劃,同時加息,這樣就可以把重心放在今年另兩項迫近的決策上:9月是否再加息,何時啟動縮表。
美國時間今年6月13日到14日,美聯儲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會後美聯儲主席耶倫將接受記者提問,這將給她機會解釋聯儲的詳細意圖。
最近美聯儲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5月初的會議上,美聯儲官員預計再次加息將很快變得合適。這意味著,美聯儲有可能於6月加息。
會議紀要還顯示,幾乎所有與會聯儲官員都讚成今年開始縮表。美聯儲就縮表達成共識,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開啟縮表,屆時將公布每月終止證券再投資的最高規模,該上限規模將每3個月上調一次。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在接受CNBC采訪時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剩餘時間裏進一步加息2次,並稱其認為該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縮減其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與美聯儲其他高官有所不同的是,他並不認為該行必須要將貨幣政策行動與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行動分離開來進行,而是認為這些行動可以同時發生。不過,他確實讚成美聯儲應該保持一定的靈活度,在如有必要的情況下暫停實施其中的一項行動,以便對形勢的變化作出反應。(理財周刊)
央行900億放水跨季資金 6月流動性“緊平衡”
“6月份整體流動性壓力比較大的,不過央行進行預期管理,緩和市場對流動性過於緊張的擔憂,所以6月流動性不會過於緊張。”華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陽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繼6日央行提供4980億一年期MLF後,7日央行開展了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淨回籠600億元。
當日較受關注的是央行淨提供800億28天逆回購資金。此舉也被交易員認為是央行提供跨季資金,維穩流動性。
“今天市場資金不算緊也不算鬆,整體中性。”一位華中地區農商行交易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與此同時短期資金利率開始下行,不過跨月資金仍在上漲。
6月無疑是流動性大月,不過當前來看,央行維穩資金麵意圖明顯。多位經濟學家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6月流動性不會過於緊張。
“從目前情況來看,6月份流動性的問題不是特別大,不過央行不想造成一個錯覺,放了一段時間會‘關閘門’看看效果,利率隻要是穩定的略微上行是可以接受的。”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