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
王者榮耀
不宜放任虛擬貨幣瘋狂
摘要
最近一段時間,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遭遇輪番炒作,ICO(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售)十分瘋狂,數日之間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漲幅,吸引大量資金湧入,風險集聚,國內外監管層日益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遭遇輪番炒作,ICO(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售)十分瘋狂,數日之間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漲幅,吸引大量資金湧入,風險集聚,國內外監管層日益關注。
美國證監會(SEC)8月28日發布了關於謹防ICO騙局的警告,稱正在進行ICO發行的公司,可能存在“拉高出貨”和“市場操縱”兩種欺詐可能,欺詐者們通常會利用新興技術的誘惑,來使潛在投資者將錢投到騙局中。而就在不久之前,SEC叫停了四家場外交易公司的ICO發行。
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國證監會近日正在向部分區塊鏈企業就ICO征詢意見,目前處於收集意見和討論階段,對於那些打著虛擬貨幣的名義進行傳銷詐騙的ICO項目,證監會表示尤為關注。
ICO與IPO(新股發行)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但ICO發行的不是股票而是數字貨幣,一般稱之為代幣(Token),區塊鏈初創公司以眾籌的方式,交換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以達到融資創業目的。如果公司的應用程序受到歡迎,使用者多,代幣需求也會隨之增加,旺盛需求推高代幣價格,持有者因而獲得價格上漲的收益。
今年以來,以比特幣、萊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備受炒作,不到半年漲幅數十倍,帶動ICO瘋狂發展。資金的湧入,讓一次ICO幾天甚至幾小時籌集千萬美元,3月16日,國內智能合約創新平台量子鏈(Qtum)開始ICO,5天時間內籌集到價值1500萬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4月26日,致力於預測市場的項目Gnosis開始ICO,僅15分鍾ICO就圓滿成功。隨後,暴漲100~300倍的項目不在少數。
更有甚者,國內出現了打著ICO的幌子搞加密虛擬貨幣傳銷的龐氏騙局。相比P2P行業當時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行傳銷之實的ICO項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並進行誘惑性宣傳。迄今為止,百川幣、維卡幣、珍寶幣、五行幣等被查獲和曝光為數字貨幣傳銷案,另有眾多則尚未浮出水麵。
虛擬貨幣與ICO日漸瘋狂,相關風險日漸顯現,尤其是後者,目前尚處於監管空白期。此時,監管層出手規範,顯得十分必要。且長期來看,隨著影響力越來越大,接受監管才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虛擬貨幣與ICO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作為金融前沿科技,區塊鏈技術目前普遍認可且被寄予金融“去中心化”厚望,即便有些隻是用區塊鏈做一個商業概念包裝,也需要對新技術給予必要寬容。
換言之,對監管層而言,最佳角色是市場創新的“守門人”。對於ICO,一方麵,應建立統一的信息披露標準和程序,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以減少問題平台舞弊空間和各界的投機心態。另一方麵,規範ICO的發展,可以設立“合格投資人製度”,因為很多普通投資者並沒有高風險承擔能力,不應該參與這麼高風險的項目,如果沒有合格投資者製度,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同時,可參照國際慣例設立“試驗區”,適當放鬆產品和服務的法律監管和約束,允許傳統金融機構和初創企業在這個既定的“安全區域”內試驗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等創新,甚至可以根據“試驗結果”修改和提出新的法律製度。
當然,目前以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私募股權投資等名義的非法集資層出不窮、花樣翻新,迷惑性強,辨別難度大。在監管、法規體係準備好將ICO納入之前,一旦出現類似傳銷或龐氏騙局情形,亦可考慮直接取締。
虛擬貨幣是一種伴隨著金融新技術產生的新事物,瘋狂背後是亂象叢生,整治亂象使其有序發展,監管責無旁貸。
(原標題:不宜放任虛擬貨幣瘋狂)
(責任編輯:DF318)
最後更新:2017-08-30 05: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