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王者榮耀
印度擁抱日本高鐵 中國被“圍堵”?
摘要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進行了會晤。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進行了會晤。此次安倍訪印的主要目的,莫過於出席印度新幹線的開工儀式,正式啟動日本在印度的高鐵建設計劃。
由於中國此前也參與過這項高鐵項目的競標,有關中日高鐵“爭霸賽”的話題再次被提起。。。
安倍給印度112億“無息”貸款
據日經中文網,安倍此次訪印期間將宣布向印度提供大約1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2億元)的貸款,其中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用於推動建設采用日本新幹線技術的高鐵。
這條新幹線鐵路全長約500公裏,將連接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和莫迪的家鄉艾哈邁德巴德。整條高鐵線路需要2萬億日元投資,安倍將提供1000億日元作為初期建設費。
新幹線將令孟買和艾哈邁德巴德之間的行駛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2小時。該高鐵項目預計2018年正式動工,2023年竣工。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中國就贏得了印度高鐵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競標,然而在當年的12月13日那一天,莫迪正式同意讓日本修建印度高鐵,因為日本提供了比中國更優惠的貸款的政策。
那麼,安倍給印度的優惠究竟有多大?據悉,日本為拿下該項目破例大幅降低利息,從以往通常超過1%的年息降低到0.1%,甚至把通常30年的償還期延長到50年。而早前中方提案的貸款利率為2%-2.5%。
0.1%的年息、50年的還款期是什麼概念呢?有分析稱,算上通貨膨脹,這基本上算白送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這條高鐵線路外,印度還計劃建設6條高鐵線路。為推動印度采用日本新幹線技術,日方表示將提供豐厚支援。
另外,日本還將在進駐大量日企的古吉拉特邦建設基礎設施,整修上下水管線和道路等。
日本為何對印度如此“大方”?
日本對印度如此“大方”的原因是,看中了印度這塊“大餅”。印度擁有世界第四長的鐵路網絡分支,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然而這個從150年前英國殖民統治時代沿用至今的交通網絡,已位列全亞洲最古老的鐵路,並以擁堵、緩慢著稱。
據統計,在印度現有的13萬座鐵路橋中,約25%已超過100年的壽命。印度每天搭乘火車的人次超過2300萬,直到現在印度火車徒手扒車現象仍屢見不鮮。
對此,印度總理莫迪再也看不下去了。2015年2月,印度政府宣布將在今後5年斥資1370億美元對當前鐵路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引進速度更快的列車,立誌改變當前的鐵路狀況。
此外,印度鐵路部門還將提高售票、車廂衛生、廁所清潔、顧客使用網絡、女乘客安全等方麵的服務。
中日高鐵“交手賽”剛剛開始
對於中國而言,日本此次靠優惠貸款政策拿下印度的高鐵項目,隻不過是兩國在高鐵海外競爭中的新一輪較量。自中國高鐵開始“走出去”以來,日本一直是一個如影隨形的強有力對手。
從以往的中日高鐵“交手記錄”來看,兩國的表現不相上下:
2015年10月,中國拿下了總價逾50億美元的印尼雅萬高鐵項目;
2015年12月,日本與印度簽署了全程500公裏、價值120億美元的印度首條高鐵建設協議;
2016年,日本簽下了泰國曼穀到清邁、全長700公裏、總價120億美元的高鐵項目,中國則收獲了全長250公裏、首段為曼穀到嗬叻的中泰高鐵。
談到中日競爭,華僑大學國際政治係主任黃日涵此前表示:
中日高鐵各有千秋。日本經營新幹線多年,技術成熟,給人傳統印象是比較安全。
中國高鐵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時具備在高寒地區和熱帶地區的修建運行能力,技術體係較為完善。再加上造價便宜,優勢得天獨厚。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交通運輸產業主管Jaideep Ghosh則指出:
中日產業競爭在東南亞地區尤為勐烈,而在印度高鐵接下來的階段性建設項目當中,兩國之間還將有更多交鋒.
日本新幹線有著安全運行的悠久曆史,政治和戰略考量也會影響印度的決策。但歸根結底,高鐵建設項目仍然是一個商業決定。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09-15 09: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