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4 返回首页    go 王者荣耀


央行出手:支付宝们已正式被“收编”!

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网、21财闻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昨天起,支付宝们正式被“收编”!

昨天,对于支付宝、财付通等中国的第三方机构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按照央行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目前,已有20余家支付机构和银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财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

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部接入网联

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据了解,在央行的定位中,网联平台旨在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支持支付机构一点接入平台办理,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网联只是一个清算平台,并不直接开展支付业务,以保持中立性。

网联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图

事实上,央行推动网联成立的意图非常明显:利于监管。近几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支付和金融市场造成了混乱。而网联的成立,通过可信服务和风险侦测,可以防范和处理诈骗、洗钱、钓鱼以及违规等风险。

简单点说,支付宝、财付通们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被“严格管制”,“第三方支付机构”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时代开始终结(2018年6月30日是最后期限),他们必须学会做“好孩子”。

从某种程度上讲,网联可以减少银行与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的繁琐过程,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银行。网联可以让参与支付的各方,权责逐渐变得更加明确、清晰和独立。

网联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何影响?

网联,其相当于国家成立了一个官方组织,把中国所有的支付公司和银行聚在一起,下图是网联公司的股东名单:

上图中出资额为“首次出资”,最终出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股权比例与上图一致。国内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都获得了入股网联的资格。

可以看出,网联第一大股东就是央行的清算中心;第二大股东(梧桐树)是外管局的投资平台,常常在股市里翻雨覆雨的国家队成员,可以理解为央行的“孙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东,也都是“央行的人”。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在“收编”的同时苦乐不均。财付通获得了跟支付宝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军京东也跻身第五大股东。相比之下,马云会不会感到不爽?

1、对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影响(支付宝、财付通):沉淀资金被否定

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的建立,目的是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清算模式,解决困扰已久的备付金集中管理难题,理论上将不再享有对沉淀资金的支配和收益。

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透明度低,从某种意义上看,第三方支付机构各自构建支付清算体系,却游离在现有金融系统之外。

2、洗钱不好洗了

支付宝、财付通们将被“严格管制”,他们的每笔转账交易,都将被央行看清楚。

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连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资金转移链条”,这理论上为洗钱、行贿、偷漏税行为提供了便利。

3、央行通过网联,获得了更多金融大数据,这是结束“数据寡头”垄断的重要一步。

央行设立了一个“网联”,等于在支付宝和用户间放了一个数据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数据,最终都通过网联汇总到央行这来了。

如果没有网联,未来的金融、消费大数据必将被支付宝、财付通等机构垄断,形成数据寡头。所以,争夺这些数据的控制权,也是央行推出网联的重要原因。

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迅猛发展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目前用户量和交易规模均为世界第一。网联上线将对消费者带来一定利好。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指出,“线上清算费率或仍有下降空间,线上线下费率可能趋于统一。随之也将传导给消费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中小机构也能够有更多针对C端的创新,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兴起,中国银行业的大变革,早已开始了。互联网的出现、BAT的崛起、第三方支付的复兴,给了传统银行以颠覆性的一击,也赋予了传统银行以改革的动力。网联的成立,不仅是国家重拳净化金融环境,更代表着由国家主导的中国新信用体系打响了第一枪!

网络支付会涨价么?

可以预料到的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将因为网联平台发生巨变。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手里掌握的用户交易数据就不能仅仅归自己所有了。

还有,以后大家哪怕是发一分钱的网络红包,央行也是知道滴。

老百姓关心的倒不是这些改变,而是我们到底是会多掏腰包还是少掏腰包?

很多人觉得,作为相对独立商业的公司,网联也需要赚钱,那它盈利方式不外乎跟银联一样,收手续费。

而这个费用,第三方机构当然不会去承担,最终只能是分摊到具体的用户头上,也就是说,因为网联收费,支付宝及微信支付,会提高提现的手续费。

实际上,网联本身并不直接跟老百姓产生现金联系,而且它的出现会让支付业务的总体直接成本下降。

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付给网联平台的转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内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从而原本消费者负担的部分也会相应减轻。

各方影响几何?

(1)用户:网联的设立,不会改变用户对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使用方法。若系统设计得当,性能良好,则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2)支付公司:后台清算体系变更,但不影响业务,也不影响沉淀资金(虚拟账户余额),而对银行的议价地位下降。央行能够更加高效地监测支付公司的业务,及时遏制违规行为,有望使整体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借助清理整顿互金的时机,某些业务不规范的害群之马可能会被加速清理,行业气象为之一新。

可以预料到的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将因为网联平台发生巨变。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手里掌握的用户交易数据就不能仅仅归自己所有了。

(3)银行:在原来的交易模式下,遗失了用户的交易信息,不利于数据的二次应用和开发。现在交易信息可由网联获取,但银行能不能与网联合作得到数据,尚不得而知。由于网联由央行主管,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此,则支付公司带给银行的一大心病(交易信息遗失),得到解决。

迅猛发展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

近期活动

最后更新:2017-10-16 19:01:22

  上一篇:go 支付宝、财富通被央行“收编”!网络支付要涨价了么?
  下一篇:go 央行出手:刚刚,支付宝们正式被“收编”!对你有什么影响?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