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6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IMF:全球經濟上行力度增強

摘要

IMF認為,全球經濟進入上行周期,上行力度不斷增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31日在京發布《世界與中國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全球經濟進入上行周期,上行力度不斷增強,預計今明兩年全球增長率將分別達到3.6%和3.7%,大大高於去年的3.2%,政策製定者應抓住時機推進結構性改革和財政改革,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Alfred Schipke)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緊密相連,世界經濟的良好表現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正麵影響,而中國經濟的表現同樣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達3.6%,比此前的預測上調0.1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長率可達2.2%,比此前上調0.2個百分點,其中美國、英國、日本和歐洲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普遍上調,預計將分別為2.2%、1.7%、1.5%和2.1%。

  與4月的預測相比,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2017年和2018年的增長前景均被上調了0.1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更強勁增長預期的推動。新興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4.6%。其中,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6.8%,上調了0.2個百分點。俄羅斯獲得衰退後的增長,今年經濟有望增長1.8%,比此前的預測上調了0.4個百分點。

  報告預計,明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將略低於今年,達到2%,而發展中經濟體表現將強於今年,經濟增長可達到4.9%。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2017年上半年強勁的需求有力地提升了對經濟增長的預期。

  “今年全球同步複蘇,拉動了中國出口;此外,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取得進展,從外向型增長到消費拉動模式的再平衡已有所進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副代表張龍梅表示,未來消費、服務業將繼續拉動經濟增速,如果中國的增長能繼續降低對信貸的依賴,將使中國能在中期保持可持續的增速,並避免過高的債務累積。張龍梅說,中國在經濟再平衡的進程方麵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中國2017年的增長預測值反映了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及更加旺盛的外部需求。外需上升拉動了出口,今年上半年淨出口拉動GDP增速0.3個百分點。與此對應,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大幅反彈至8.5%。特別是工業增長在經曆了2012年的減速後回歸穩定,同時服務業也在茁壯成長。出口回暖、由國內政策支撐的供給側改革帶來了短期的穩健增長。報告對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的上調主要是預計中國政府將保持足夠的擴張性政策組合。

  他表示,全球經濟向好為各國實施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機遇期,而實施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促進潛在的經濟增長預期,並且降低風險的衝擊,全球經濟的複蘇缺口也要求政策製定者們推動改革。

  他認為,中國也可利用目前經濟發展的“甜蜜期”,推進各項結構性改革,減少對於信貸的依賴、提升投資效率、推動國企改革、出清“僵屍企業”等,有助於中長期的可持續增長。數據顯示,中國的信貸缺口已經有所下降,但仍存在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席睿德同時表示,中國在金融去杠杆方麵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未來的重點應該放在企業部門的去杠杆,尤其是國有企業。“總的來說,中國改革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目前主要是加速國企、信貸等領域的改革。如果全麵深化改革,中國經濟將會實現強勁增長。”席睿德稱。

  席睿德總結說,全球經濟增長正變得更為強勁,近期而言,風險顯得已經達到平衡,但是中期來看,仍有下行之虞。短期來看,全球經濟增長有望加速,消費者信心和實際薪資都在上漲,這將刺激消費和投資。但是他警告說,地緣政治和政策不確定性將損害市場情緒,“內向型”政策而非建設性的改革將損害全球經濟,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漸趨收緊的金融環境對新興經濟體形成溢出效應,頑固的低通脹水平會帶來的負麵風險。

(原標題:IMF:全球經濟上行力度增強 預計今明兩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3.6%、3.7%)

(責任編輯:DF305)

最後更新:2017-11-01 04:13:57

  上一篇:go 英國央行十年磨一劍 這5大要點你必須知道
  下一篇:go 日央行獨樹一幟 堅持“鴿派”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