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王者榮耀
“鑽進”支付寶賬戶的郴州兄弟
今年剛21歲的小李從一所技校畢業之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年初,家裏給小李貸款買了房,首付是家裏出錢,但是每月要還貸款,這讓沒有工作的他倍感壓力,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4月份,小李的表哥給他介紹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沒想到就是這份工作,讓涉世未深的小李惹了一身麻煩。
1、輕鬆的工作
今年4月,小李在永興縣城遇到了自己的表哥曹某。曹某告訴小李,他開了一家公司,生意非常不錯。剛畢業的小李還沒有找到工作,便去了表哥的公司上班,一個月工資3000元。
曹某的公司在一個出租房裏辦公,公司裏加上小李隻有7個人,主要辦公設備就是電腦。在公司裏,小李每天的工作就是使用曹某提供的身份信息,對曹某提供的支付寶賬戶進行實名認證。曹某獲得已經實名認證的支付寶賬戶之後,再以40至60元的價格賣給淘寶商鋪的店主,淘寶店主會使用這個賬戶對自己的淘寶店鋪進行刷單。
小李每天的工作非常輕鬆,收入也不錯。但是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小李發現曹某提供的身份信息有些來路不正,“在QQ群裏發貸款信息,收到對方發來的身份信息後,又不提供貸款。”
小李覺得這樣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對勁,但因為曹某是自己的表哥,“我比較依賴他,也比較相信他,就沒多問”。
工作輕鬆,收入也還行,這讓剛從學校畢業沒多久的小李感到滿意。就當他沉浸在美夢當中的時候,上海警方和郴州警方都已經盯上了這家小公司。
2、突然被抓
從2017年年初開始,上海、廣州等多地都出現了受害人銀行卡被離奇盜刷的案件,涉案金額近30萬元。通過調查,上海警方發現嫌疑人是通過支付寶平台,將受害人銀行卡裏的資金轉走的。
由於嫌疑人作案手法隱蔽,民警難以追蹤支付寶資金的具體去向。但是民警在對受害人進行詢問的時候,發現所有的受害人都在案發前做了同一件事情——通過網上尋求貸款。
民警介紹,由於網上貸款門檻比較低,在進行網上貸款時,隻需要對借貸人的身份進行認證,然後就可以辦理貸款手續,這讓很多在現實中沒有貸款資格又急需用錢的人趨之若鶩。
受害人將自己的信息發送給貸款方之後,直至案發前都沒有獲得貸款。經過調查,民警鎖定了多個嫌疑人使用的QQ號,而這些QQ號的IP地址顯示,嫌疑人所在的位置就在永興縣城的一個出租房內。8月8日,上海警方與永興警方聯合行動,對涉案出租房進行了突擊檢查。
在這次行動中,警方一共拘捕了7名嫌疑人,小李就是其中之一。“房子裏麵就是一些辦公桌,辦公用的電腦,台式筆記本都有,員工都是20歲左右對電腦業務比較熟悉的人。”永興縣公安局民警鄒巍說。
被抓獲的小李告訴民警,如果早知道這是犯法的勾當,他是說什麼也不會去做的,“跑跑業務也有五六千,或者做水電安裝也有六千多,沒必要為了三千塊錢去犯法”。
3、意外的“生財之道”
小李的表哥曹某又是如何把受害人的資金盜走的呢?經過審訊,民警得知,小李每天都要進行實名認證的支付寶賬戶裏,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經過警方調查,小李所在的這家公司,是小李的表哥曹某一手創建的,主要的業務就是通過販賣支付寶賬號牟利。一開始,曹某等人並沒有打算盜取受害人的資金,直到一次意外發現了“商機”。
民警介紹,在假裝為他人辦理貸款的過程中,曹某等人會要求對方辦理一張新的空白銀行卡,然後將這張銀行卡與支付寶賬戶進行綁定。也就是說,曹某等人認證的支付寶賬戶中,原本是沒有資金的。
“其中一個嫌疑人發現支付寶賬戶裏麵有幾萬塊錢,臨時見財起意,把錢轉走了。”鄒巍告訴記者,因為這次意外,這夥人找到新的“生財之道”。
那麼,原本沒有錢的賬戶怎麼忽然就有錢了呢?民警介紹,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與受害人疏忽大意有很大的關係。通常,受害人在辦理支付寶認證時,告訴嫌疑人的是一張空卡,“裏麵是沒有錢的,但不久後,受害人可能是放鬆了警惕,會在支付寶上綁定另外一張銀行卡,而這張卡是有存款的。”
嫌疑人交代,一個身份信息可以實名認證三個支付寶賬戶,而每個支付寶賬戶又可以綁定十八張銀行卡。隻要獲取了受害人的具體身份信息,嫌疑人就可以通過實名認證,獲得支付寶的使用權,使用支付寶轉賬的方式,轉走支付寶賬戶綁定的銀行卡裏的資金。
經查,從今年4月至8月,這夥人共獲取到網民的個人身份信息600餘條,並利用該信息實名認證支付寶賬戶售賣,非法獲利3萬餘元。此外,該團夥還將被販賣出去的支付寶賬號密碼破解後,將資金轉移到他們控製的賬戶裏,涉案金額達20餘萬元。
到案後,曹某等四人因為涉嫌盜竊罪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而小李等三名嫌疑人因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永興警方刑事拘留。因小李對於盜竊行為並不知情,且屬於從犯,目前,已經被取保候審。
提醒【律師說法】非法竊取他人個人信息,麵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湖南奮鬥者律師事務所的江新春律師告訴記者,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那麼,何為“非法獲取”呢?江新春說,非法獲取主要特征有三個:一是違背信息所有人的意願或真實意思表示;二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三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鑒於現實生活非常複雜,法律是無法窮盡,江新春說,要做到避免違法,首先要做到一些常見的錯誤不要犯,如:未經同意跟蹤獲取他人信息、在多個網站上跟蹤用戶、入侵他人網絡空間、監視他人網絡生活等等。“像本案中的小李就是以網絡發布虛假貨款信息的方式,竊取他人的身份等信息,所以涉嫌犯罪。”另外,江新春也提醒市民好奇心不能太強,“別人不願意透露的隱私信息,不必強求。”
那麼這7名犯罪嫌疑人,可能會被法院分別判處什麼樣的刑罰呢?江新春說,根據前述情況,本案中,這7名犯罪嫌疑人分別涉嫌盜竊罪、侵犯公民信息罪。本案中,盜竊他人資金數額巨大,依法可麵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而侵犯公民信息犯罪,依法也至少麵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後更新:2017-10-13 22: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