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7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從曆史課到主打歌 《王者榮耀》的文化野心究竟有多大?

前日,《王者榮耀》宣布將攜手眾多音樂人,為遊戲中的“英雄”打造個人“主打歌”。而在近日,由華晨宇帶來的“魯班七號”主打歌《智商二五零》正式曝光,使得《王者榮耀》英雄“主打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從傳播真實曆史的“王者曆史課”,到參與保護長城文化,再到如今英雄“主打歌”的正式問世,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卻又帶著新時代氣息的《王者榮耀》,似乎正在努力謀求從頂尖熱門手遊,向擁有完整文化傳播矩陣的頂尖IP的轉變。

首支英雄單曲,殺入亞洲新歌榜TOP10

9月27日,由華晨宇創作的《王者榮耀》首支英雄單曲、旨在展現遊戲中的人氣英雄“魯班七號”性格和能力特征的《智商二五零》正式發布。隨後,在新浪微博“亞洲新歌榜“榜單當中,該曲便在當周(9.25-10.1)殺至第15名,其後名次逐步攀升,至10月10日,已位列第7。歌曲在QQ音樂的巔峰熱歌榜也一度登頂。

作為《王者榮耀》於今年8月“勢在·必燃”文創共生行業發布會上所推出的“創意高地計劃”的一部分,為遊戲中的每位英雄打造一首專屬的“主打歌”,是《王者榮耀》彼時對所有用戶粉絲所作出的承諾。而這首由華晨宇譜曲、新生代詞作家裴育填詞、金牌音樂人鄭楠製作的《智商二五零》正式問世,並獲青睞,一方麵兌現了承諾,另一方麵也為今後更多高質量的英雄“主打歌”的誕生奠定了基調。

從配樂到主打歌,音樂已成文化“名片”

事實上,在原創音樂上發力,對於《王者榮耀》來說早已不是初次嚐試。

早在2015年初問世時,《王者榮耀》便因力邀8次奧斯卡獎提名、1次獲獎,6次格萊美獎提名、3次獲獎,8次金球獎提名、2次獲獎,2次安妮獎提名及1座全美音樂獎和托尼獎的天才音樂家漢斯季默及其團隊為遊戲配樂而引起轟動。而在今年,隨著“長城守衛軍“版本的推出,由青年音樂家、曾為《巫師3》首支預告片配樂的Marcin Przybylowicz所創作的版本主題曲同樣獲得好評。

盡管在中國,絕大部分遊戲用戶,尤其是手遊用戶往往並不會格外在意遊戲配樂,但《王者榮耀》自誕生以來,遊戲中的每首配樂,哪怕僅僅隻是播放數秒的簡單插曲也都有著極為精良的製作水準。某種程度上,高品質的音樂已經成為《王者榮耀》的標簽之一,同時也是《王者榮耀》在文化領域的一張重要“名片”。

文化矩陣漸成型,IP生態基礎日益堅實

除音樂外,《王者榮耀》同樣也在其它方麵不斷嚐試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領地”——作為一款在人物角色上大量取材自傳統文化的遊戲,《王者榮耀》早已借助著題材之便,在遊戲內外推出了包括“曆史上的TA”、“王者曆史課”等科普和傳播真實曆史的欄目或專題內容。

自今年6月首次披露“長城守衛軍”相關背景故事時開始,《王者榮耀》則用了超過三個月的時間(考慮到版本研發,實際遠超3個月),以及包括推出“長城小隊”係列人物、打造“長城守衛軍”主題版本、大力參與長城公益等多種形式,在玩家群體中掀起了“長城文化”風潮。

而在今年8月宣布推出“創意高地計劃”後,《王者榮耀》更通過推出漫畫作品《王者萌萌假日》,與ThreeZero合作打造高品質手辦,以及與更多圖、文、視頻創作者的密切合作,搭建麵向專業機構、個人以及業餘愛好者的文創平台。

從頂尖音樂人精心打造的一係列原創配樂,到國內原創能力一流的歌手與音樂人擔綱製作的英雄“主打歌”,從官方主導的文化欄目專題,到PGC、UGC內容全麵開花的開放創作平台--兩年來,《王者榮耀》一步一個腳印地拓展著自己的文化領地,並不斷夯實自身的IP生態基礎。而有了這樣的基礎後,相信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王者榮耀》的國民級手遊地位將很難被撼動,甚至隨著文化線的不斷豐滿,還有希望真正成為一塊超越遊戲本身的國民IP。

最後更新:2017-10-12 19:30:59

  上一篇:go 王者榮耀:2017周年慶限定皮膚返場投票結果公告
  下一篇:go 王者榮耀年終獎達 100 個月係謠傳。伊利、蒙牛競購澳大利亞最大的乳製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