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63 返回首页    go 王者荣耀


新思路!微信筹资圆农村娃“书斋梦”

这几天,潮阳区金灶镇旗头村的孩子们最开心的是,村里新建了他们渴望已久的农家书屋,一到周六日他们就往书屋里赶,陶醉于知识的海洋中。与众不同的是,这是全市首间通过微信平台筹资建成的农家书屋,是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的创举。

孩子阅读课外书要跑8公里

旗头村是一个纯农村居,现有户籍人口1863人、336户。由于村集体经济十分困难,村内没有一所适合当地青少年使用的公共文化设施。村内虽有一所小学,但课外读物十分匮乏,孩子们若想阅读或购买课外书籍,就必须由家长带到离村8公里外的镇区书店,路途遥远、十分不便。

针对这一情况,扶贫挂钩单位市水务局、市自来水总公司、广发银行汕头分行的驻村工作队计划建设一个农家书屋,让村里的孩子们能在寒暑假和周末等课外时间有个良好的阅读去处。于是,工作队动员了村里的“老人组”,将一间面积约30平方米的杂物房进行清空、并重新为房间墙壁粉刷一新。设施方面,工作队经联系李嘉诚基金会、陶然公益图书馆和金平区人和爱心会等公益机构,募集到一批书柜和桌椅,一部投影仪、一台电视以及一大批各类型书籍。

“虽然筹建书屋有了初步进展,但屋子没有房门、地板凹凸不平、窗户雨天漏水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驻村工作队队长马之骏告诉记者,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即便书屋建成了也无法正常使用。经仔细考虑了多种筹资思路后,工作队最终决定向社会募资建设资金9800元。

今年6月3日中午,一个名为“我们的愿望——为旗头村建一座农家书屋”的募款项目在微信“轻松筹”平台上发布了。马之骏说,他们将项目背景、建设进展、募资原因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逐一予以详细说明。“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想到不出6个小时,这一项目便完成了全部筹资,书屋建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终于顺利解决了!”马之骏兴奋道。至今年7月上旬,农家书屋建设基本完成。面对着这个崭新又明亮的农家书屋,无论是村干部、工作队、还是村里的父老乡亲,都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创新举措实现“有人管”

怎样才能让书屋实现“有人管”的常态呢?为此,工作队又结合该村实际创新书屋管理模式——同学主管、老师监管、老者巡管、村委协管。马之骏说,既然书屋最受益的群体是村里的孩子们,那么,就应当让他们在“用”的同时“管”起来,包括书籍的归类整理、出入库登记、卫生整洁、日常值班等。于是,在旗头小学老师们的帮助下,最终选定了村里4位初中阶段的孩子挑起了“重担”,并由老师们不时对孩子们的自我管理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同时,向“老人组”提出了“所有权归‘老人组’、使用权归全体村民、管理权归师生”的理念,由“老人组”负责书屋的资产清点、管养支出和日常巡管。为了实现书屋的可持续长效管理,村委会又指定了一名村干部充当协管“桥梁”,一旦出现需要协调解决的难题,由村委会牵头“老人组”和师生共同协商解决。

7月中旬,旗头村农家书屋顺利建成并投入试用。经过两个月的尝试和完善,目前,旗头村农家书屋已逐步实现良性运作,成为全村男女老少、特别是村内少儿时常光临的文化场所,村中的孩子们借书看书更加方便了。

记者手记

为了让旗头村孩子课外有个读书的好去处,驻村工作队创新思路,利用微信平台,秉承“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理念,集合全社会多方力量建成了农家书屋,并探索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模式。当前,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这种花小钱办实事、创新为民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刘文钊摄影报道

最后更新:2017-10-08 06:59:19

  上一篇:go 比起“多喝水”,女人更愿意听到的是?微信聊天泡妞技巧
  下一篇:go 女人对你动情了,微信上常会这样跟你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