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奇藝
IEA預測出現大逆轉 交易員緊盯中國戰略儲備
上周IEA對原油市場的判斷從“供小於求”突然轉變到“供大於求”,理由是對中國郵儲判斷出現重大改變。在市場低迷期,中國“戰略原油儲備”已是左右供需決定因素。
雖然原油市場仍然在比較低迷的狀態中,但52美元/桶和48美元/桶上方的油價比起此前的低點已經有了不少回升。
但是讓原油市場緊張的是,國際能源署(IEA)對原油市場的判斷出現了突然的轉變,從“供小於求”(去庫存)變成了“供大於求”(增庫存).

這一轉變很大程度上和中國市場的需求相關,原油市場在緊緊盯著中國的油儲進口。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其預計在假設OPEC產量自2017年第二季度末不變的情況下,自2017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底,全球原油庫存將累計增加約1.5億桶,而就在2017年7月的報告中,IEA預估到2018年底,全球原油庫存將減少2.3億桶。
此次重大調整主要是因為IEA調低了全球原油需求量,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Non-OECD(非經合組織國家).
具體來說,IEA把Non-OECD國家的原油需求量調低了42萬桶/日,到2018年底相當於1.57億桶庫存,其中中國占了25%以上,剩餘的部分則是IEA基於過去原油需求量的小調整。此外,IEA預計全球對OPEC產油國的原油需求量也將下降約80萬桶/日,而OPEC原油產量2017年7月持續增加20萬桶/日,全球去庫存進程又將往後推遲。
對全球原油市場而言,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可以說是不多的幾個亮點之一。正因此,中國的油儲進口成為了原油交易員們在緊緊盯著的一個方麵。
被進口到中國的大量原油都被以“戰略原油儲備”來儲藏,但這一儲藏需求卻不會是持久的,甚至很可能這一需求量將很快放緩,而這正是全球原油市場都擔憂的。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全球能源策略主管Michael Tran表示,對原油市場來說,至少希望中國繼續這樣的幅度購買。Tran稱,預計今年中國的原油進口的增加量將翻番,較2016年增加100萬桶/天。
Tran認為,一旦中國原油進口增量減半,那麼全球原油市場都將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狀態中。
不知不覺間,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原油市場一大重要的需求來源。中國的原油消耗量從1990年至今已經翻了四翻到1240萬桶/天,進口量則達到了800萬桶/天。美國成為了唯一一個消耗原油比中國多的國家。
也正是由於原油消耗量巨大,中國效仿美國,開始儲藏“戰略石油儲備”,要知道,美國有全球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總計達到了6.8億桶原油。
但是和美國的情況不同,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到底存了多少又到底要存多少不為人所知,這也讓原油市場長期陷入對中國減少需求的擔憂中。
在2009年,中國概述了其建立其石油儲備庫存相當於100天的原油淨進口量的計劃,但其它隻有一些零星細節。到2015年12月,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在聲明中稱,截止2015年年中,國內的戰略石油儲備約為1.91億桶,但該數據之後沒有再被更新。
國際能源署設定的一國石油儲備安全標準線為90天。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的原油量首次超過美國,達到了平均855萬桶/天。
FGE Energy預期稱,下半年中國的原油進口增量將放緩到70萬桶/天,而明年的增量將進一步放緩到10萬桶/天。
FGE Energy的Cuneyt Kazokoglu認為,即使進口放緩,中國的庫存能力也將在明年年底到頂,並且如果中國的原油進口增量維持今年的水平,那麼到2018年7月,中國的庫存能力就將到頂。
然而原油價格目前卻仍然處在較為低迷的水平,對原油市場而言,失去中國市場這個亮點的打擊將是非常大的,也正因此,整個原油市場都在緊緊盯著中國油儲進口。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21 15: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