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奇藝
端午節吟誦:百度上的唐詩佳作
引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裏,人們會通過競渡、吃粽子、掛艾葉等習俗來紀念屈原。唐代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也不乏描繪端午節的佳作。本文將從百度上搜集五首唐詩,與大家共同領略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和詩意之美。
端午佳節:粽葉飄香
《端午》作者:白居易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把艾。 端午氣惡惡,白芷拄天台。 家家菖蒲酒,時時艾葉媒。 屈原祠裏醉,高臥楚江湄。
這首詩生動描繪了端午節的習俗。詩人收到艾葉作為節日禮物,感受到端午節的濃厚氣氛。詩中提到菖蒲酒、艾葉媒等端午節習俗,展現了百姓在端午節慶祝歡聚的場景。最後兩句詩人醉臥楚江湄,表達了對屈原的愛國情懷和對端午節的緬懷。
競渡龍舟:激流勇進
《競渡曲》作者:張建封
天回五月競龍舟,千舸爭流蹴水遊。 錦纜捆蛟金鼓振,蘭橈激浪征帆浮。 花飛葉散逐風去,日薄山橫入暮休。 畫鼓雷鳴催趁拍,劃破蒼波不見頭。
這首詩描繪了端午節激動人心的龍舟競渡。詩人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龍舟的壯觀場麵:千舸爭流、金鼓齊鳴、劃破蒼波。詩中傳達了競渡的激烈氣氛和劃船者的拚搏精神。
艾葉菖蒲:驅邪避害
《端午》作者:孟浩然
五月五日天晴明,年年端午節還生。 菖蒲酒美家家醉,艾葉香濃處處青。 細雨迷離風欲勁,殘花狼藉草爭榮。 時來疾病多須慎,身健心閑是此情。
這首詩歌頌了端午節驅邪避害的習俗。詩中提到菖蒲酒、艾葉香,這些都是端午節常用的驅邪植物。詩人還提醒人們注意端午節期間的健康,身健心閑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粽子情思:寄托思念
《午日對食》作者:李商隱
日午對食坐,百感繞心生。 粽香荷葉軟,龍舟拾翠輕。 嬌兒誤吞粽,嬌女解連裙。 一語難酬盡,遙知千裏心。
這首詩表達了端午節的家庭團圓和思念親人。詩人午日對食,思緒萬千。粽香荷葉軟,龍舟拾翠輕,這些節日元素勾起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嬌兒誤吞粽、嬌女解連裙,這些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也體現了詩人對親人的掛念。
屈子遺風:愛國情懷
《哀屈原》作者:杜甫
沅湘流下楚江清,紫塞荒涼葉落聲。 白帝城高急浪遠,楚王台榭空山平。 漢水茫茫思漢月,湘水渺渺寄湘靈。 山鬼慣啼猿嘯苦,江神應恨屈原生。
這首詩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詩人想象屈原流放沅湘,江水清澈;紫塞荒涼,葉落蕭蕭。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屈原的敬佩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最後兩句詩人想象山鬼啼猿嘯苦,江神恨屈原生,寄托了詩人對屈原的無限哀思。
結語
通過欣賞這些唐詩佳作,我們可以感受到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詩意之美。這些詩歌不僅描繪了端午節的習俗、表達了對屈原的緬懷,更傳遞了愛國情懷和家庭團圓的思念之情。希望這些詩篇能讓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在節日裏感受到詩詞之美和民族情懷。
最後更新:2025-02-08 04: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