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32 返回首页    go 奇艺


注意!微信转账虽方便 “坑”也不少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微信转账。微信转账虽然方便,但也容易带来麻烦。

资料图片(源自网络)

为何提供了微信转账截图

法院仍不予认定

浙江省宁波市的小琳曾通过微信转账给朋友小张2000元,但并没有让小张补一份借条。之后小张迟迟没有还款。无奈之下,小琳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庭审过程中,小琳没法提供手机上转账给小张的原始页面,只出具了一份微信转账截屏的打印件。此外,打印件上显示的收款人竟然是一个网名,因此没办法确认这个网名是否为被告小张。

小琳提供的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是不能孤证定案。鉴于此,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诉讼请求。

法官分析

现实中微信转账金额的来源有两类

一是与微信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的存取款流水记录形成证据链来证明借款事实。

二是零钱提现。一些手机的系统无法显示转出转入对方的昵称,仅有金额、交易日期、交易号码及“朋友已确认收钱”等字样。仅凭转账记录根本无从证明已收款的“朋友”是否就是借款人本人。所以,必须要有微信运营商出具的相关身份证明信息,或者借款人真人头像照片、聊天记录、录音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公证。

法官建议

尽量采用传统的借条及银行转账交易的方式进行借贷比较靠谱。 如果是通过微信转账等方式借钱给对方,务必在附言栏里备注好钱款的性质。另外,还可以在沟通中再次确定对方的身份信息、款项性质。

资料图片(源自网络)

转账999.99元和1000元

性质可能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恋人间转账999.99元和1000元的性质往往可能不同。前者因为有特殊含义且不符合借贷习惯,往往被认为是赠与,后者则可能被认为是借贷。

而微信转账给朱某的3800元、1000元等款项中没有附言用途,且在微信聊天中,朱某亦承诺部分还款和写借条给何某,说明朱某向何某借了部分款项亦是认可的,被认定为借贷。

来源/《宁波日报》

西部法制报全媒体出品

网络总监:尤凌岳

责任编辑:李康嘉

最后更新:2017-10-08 00:47:53

  上一篇:go 微信中“见面”的警察父子
  下一篇:go 微信线下开We Store;无人快餐真的来了;未来四年传统超市数量将下降24.6%;“咔哇”饮料真的是“新型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