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2 返回首頁    go 奇藝


美聯儲加息、耶倫“謝幕” 10位專家這麼看

  如市場預期,14日淩晨,美聯儲執行今年第三次加息,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由1.0%-1.25%上調到1.25%-1.50%。

  議息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由耶倫主持,這是耶倫最後一次以美聯儲主席身份擔當主持。

  從2014年正式執掌美聯儲,耶倫主導了退出QE(量化寬鬆)和美聯儲的5次加息,將美國貨幣政策引向了正常化的道路。她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發布會上,耶倫重申通脹疲軟隻是暫時的、美聯儲將逐步加息,預計特朗普稅改未來幾年將溫和提升美國經濟。

  耶倫稱,大部分美聯儲官員在預期經濟時都考慮到了財政刺激的前景。同時她重申對美國債務的擔憂,認為稅改提出的減稅將加重債務負擔,影響未來財政政策空間。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了10位專家,看看他們如何解讀此次美聯儲加息。

  夏樂:加息不會給人民幣匯率及中國金融市場帶來一些特別的負麵影響

  12月加息對中國和新興市場的影響已經被市場預期,加上全球經濟形勢,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相比年初都已穩定,所以這次加息不會給人民幣匯率,以及中國金融市場帶來一些特別的負麵影響。

  加息和美國稅改對於美元指數在明年上半年可能會有微弱走強,但同時要注意的是其他發達經濟體的貨幣也有收緊趨向,所以明年美元對於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會有微弱走強,而考慮到中國經濟回穩向好,金融去杠杆推進促使中美利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加上中國對於外貿正麵影響的需求,明年人民幣對美元也是穩中稍有貶值。

  ——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夏樂

  張瑜:預計2018年人民幣超漲可能性大於超貶

  長期來說美國加息進入下半程。從未來潛在加息空間、經濟對加息的承受程度、加息對公共債務影響多個角度來看,美國貨幣緊縮周期正在走向下半程,需警惕金融市場的情緒反轉。

  在加息周期快要結束的預期下,美元或將走弱,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會太大。美聯儲加息過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幅調升218個基點。

  整體來看,人民幣匯率維持雙向波動,目前是跟隨外盤變動為主,年底對應最後一波套保重新定價窗口,或有積壓結匯,人民幣匯率不用過度悲觀與忐忑。2018年預計人民幣匯率6.5-6.7之間雙向波動,尾部概率來看超漲可能性大於超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張瑜

  肖立晟:短期內中國央行跟隨美聯儲加息概率不大

  美聯儲加息沒有釋放超預期信息,同時表達了稅改對增長和通脹的影響前景。點陣圖顯示,聯儲官員對2018年加息次數的預測均值依然是3次。

  從2015年12月至今,盡管美聯儲已經累積加息5次,但是美國貨幣市場環境仍然是保持在相對寬鬆狀態。2015年11月30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33%。2017年12月1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然是2.4%。

  中國貨幣政策跟隨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的必要性在降低。近期,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已經接近160個bps,而且中國央行已經釋放明確的緊縮預期,短期內中國央行跟隨美聯儲加息概率不大。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太平洋證券宏觀首席研究員肖立晟

  程實:未來鮑威爾將引領美聯儲加息之路穩中求變

  未來鮑威爾將引領美聯儲加息之路穩中求變。一方麵,基於耶倫時期的經驗教訓和美國經濟的向好趨勢,2018年鮑威爾將大概率延續鷹派加息路徑,保持“先加息、後縮表”的政策搭配。

  另一方麵,不同於耶倫時期,鮑威爾時期的美聯儲將麵對寬鬆退出、穩定增長和消化金融風險的三重平衡難題,亦將承受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強大政治壓力,因此在鷹派加息的節奏掌控上將更加靈活。2018年,美聯儲加息三次將是基準預測。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

  王青: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有所加大

  2018年,伴隨特朗普稅改法案落地,美國通脹趨於走高,美聯儲將保持較快加息節奏,加息次數有望達到3-4次,“縮表”步伐亦將明顯加快。美聯儲加快收緊貨幣政策將產生外溢效應,2018年全球金融環境整體趨緊,中國國內市場利率易上難下,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有所加大。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

  鄧海清:美聯儲加息對於中國債市並不構成利空

  預期中國央行12月“按兵不動”,沒有必要對於美聯儲加息亦步亦趨,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加息與否主要取決於國內自身的經濟金融環境。

  對於中國債券市場,美聯儲加息對於中國債市並不構成利空。主要邏輯在於,一是美國債券市場對於此次美聯儲加息的反應是“利空出盡”、美債收益率下行,中國債市不應做出相反的反應;二是中國央行大概率不跟隨美聯儲加息,這將釋放央行維穩的態度;三是中、美債券收益率利差處於150BP的曆史高位,盡管中國2016年以來從未加息,但是中國長端債券收益率上行幅度已經遠超美國,因此即使美債收益率上行,中國債市也未必上行,更何況美債收益率築頂下行態勢明顯。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

  王有鑫:本次加息將對中國經濟金融市場造成較大外溢影響

  作為非常規貨幣政策正常化背景下的加息周期,與以往相比,本輪加息周期經濟複蘇基礎尚未達到完全健康程度,主要是為防範經濟過熱和資產泡沫,未來加息還麵臨特朗普新政不確定性、美國政局博弈和新興市場溢回效應衝擊和影響。

  本次加息將對中國經濟金融市場造成較大外溢影響,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人民幣匯率、資產價格和人民幣國際化業務帶來困擾,央行可能會先上調MLF、SLF等類政策利率,但幅度將低於美聯儲加息幅度,最早於明年下半年正式加息,使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逐漸靠攏。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

  李慧勇:預計明年美聯儲加息3-4次,“縮表”節奏不變

  此次會議上的看點主要有二。一是美聯儲全麵上調未來經濟預期。上調美國 2017年GDP增速由2.4%上調至2.5%,2018年GDP上調0.4個百分點至2.5%,2019年和2020年的GDP增速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2017年到2020年的失業率均下調0.2%,顯示出美聯儲對近期美國經濟超預期的樂觀。

  二是保持2018年、2019年以及長期利率目標不變,但上調2020年利率目標由2.875%至3.125%。

  預計明年美聯儲加息3-4次,“縮表”節奏不變。一是因為稅改影響在經濟發展以及成熟階段的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比在經濟衰退時更加快速也更加顯著。二是美聯儲雖然大換血,但主席鮑威爾加息態度中性,美聯儲未來更多的變化將會體現在放鬆金融監管上。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

  魯政委:中國央行跟進美聯儲上調利率的必要性在減弱

  中國央行跟進美聯儲上調利率的必要性在減弱。首先,去杠杆進入2.0階段,上調利率實現去杆杠的必要性下降,其它監管指標也可引導結構的優化。

  其次,近期國內市場利率運行平穩且符合參考水平,這減弱了上調逆回購利率的必要性。通過對泰勒規則模型下的合意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的觀察,當前市場資金利率與泰勒規則所指示的貨幣市場利率基本吻合。

  第三,匯率掣肘因素不強,逆周期因子向貶值方向起作用。2017年第一季度兩次上調逆回購利率,對應的是美元對人民幣處於相對高位,即市場仍有一定的人民幣貶值預期。

  在逆周期因子的調節作用下,近期人民幣中間價實際值與擬合值差值一直保持為正,也就是說逆周期因子這段時間持續向貶值方向起作用。這也就意味著,至少當前匯率水平以及資本外流並不會影響央行操作,央行跟隨美聯儲上調逆回購利率的必要性並不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明明:中國央行或將上調OMO操作利率以對衝影響

  此次美聯儲12月加息符合此前市場預期。從美國通脹方麵來看,剛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能源價格提振,美國11月CPI持平預期,但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不及預期和前值,或將影響美聯儲明年的加息行動。

  雖然今年以來人民幣呈現雙向波動態勢,但美國稅改導致在華投資的美國企業回流,同時吸引中資企業赴美投資,可能對我國資本流動產生負麵影響,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大。考慮到國內經濟韌性較強,年底匯率波動可能加大,所以我們認為本次跟隨加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對債市而言,受到來自經濟基本麵、資本外流壓力、人民幣匯率、金融市場風險等多方麵因素影響,且中美短端利差較大,中國央行或將上調OMO操作利率以對衝影響。同時,考慮到穩定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要求,存貸款基準利率或將繼續保持不變,並維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3.8%-4%中樞區間的判斷不變。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2-14 18:25:07

  上一篇:go 澳新銀行:中國央行未來將上調貨幣市場利率35個基點
  下一篇:go 美元兌日元遭重創 美國零售數據能否使其絕地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