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奇藝
微信啟動頁首次“變臉”,你造嗎?快打開手機看祖國全景
關注民生事傳遞正能量
知湘鄉,上在線,湘鄉在線為您提供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
在微信成為全民軟件的今天,
這個啟動頁麵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這張圖片選用的素材是
阿波羅17號太空船船員所拍攝的
著名地球照片《藍色彈珠》。
拍攝高度距離地麵大約四萬五千公裏。
它是美國宇航局(NASA)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
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
顯示的是非洲大陸。
然而,從25日下午5時起,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
微信啟動頁麵的背景已經變了。
看到差別了嗎?
圖片上地球顯示的區域
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地球照片變得更清晰、雲層更細致了。
微信團隊表示,
此次變臉持續時間為
9月25日17時起至9月28日17時止
用戶在微信啟動時,
可以欣賞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點擊播放
GIF/827K
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麵首次發生變化,
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
變化為我們的祖國上空。
這背後,是科學家15年的努力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團隊送正樣產品出所
當別人放棄時,我們堅持
“沒有輻射計,就不是風四;沒有探測儀,就不是中國的風四。”上海技物所副所長、探測儀主任設計師丁雷這句話所指的,是十幾年前,中科院院士匡定波力排眾議,支持研製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的魄力。
1997年風雲二號衛星剛上天,下一代風雲衛星就已開始規劃。匡定波提出,應該發展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這種利用傅立葉變換原理的探測儀,可以為大氣做“超級CT”——把大氣從地麵開始“切片”,將100公裏大氣切成上千層,測出每一層的溫度、濕度等數值,為災害性天氣監視和大氣化學成分探測服務。
風雲四號首批圖像發布:青藏高原監測圖 (圖/中國氣象報社 中國氣象局)
“比如青藏高原的冷空氣下沉,並流向東部,抬升那裏的熱空氣。這個變化過程原來主要是理論推測,沒有實際觀測到過。”丁雷說,而探測儀獲得的數據可能讓人類首次真切“看”到這個過程。
這是遙感領域紅外光譜技術的一場革命。早先,美國、歐洲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但到2006年,由於技術難度過大、所需經費太多,美國放棄了,歐洲也大幅調整了計劃。
中國要不要繼續?
2001年回國來到技物所的華建文,在2005年底已帶領團隊調出了紅外幹涉信號,原理樣機初步成功。匡定波說:“盡管這塊骨頭很難啃,但隻要把儀器送上天,就是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國際同行公認,探測儀“切片數”達到1000,是衡量探測質量的分水嶺。“我們非但要做,而且把目標定在了1500層,這幾乎是一個夢想數值。”丁雷說,既然要啃硬骨頭,就挑最難的嚐試。
如今,當中國的探測儀開始提供全球獨家的數據時,美國的研發隊伍尚未重新聚集,歐洲的儀器還要等到2022年才能發射升空。
“當別人放棄時,我們堅持;做成功了,就領先世界。”華建文說,過去中國向國外衛星要數據,現在是國際氣象界迫切需要中國的衛星數據了。
風雲四號首批圖像發布:南極地區渦旋監測圖 (圖/中國氣象報社 中國氣象局)
為一顆星做一輩子,我願意
成像輻射計的掃描機構瞄準拍攝點的精度有多高?主任設計師王淦泉說,相隔一個足球場的距離,在一邊放上成排的1萬枚針孔僅0.04平方毫米的細針,在另一邊用掃描機構的鏡子反射激光穿過小孔,可以準確穿過9997個。
為了精確評價掃描鏡的這個精度指標,王淦泉整整想了12年。他花了一年多時間,往返於北京、西安等地,不斷與相關科研人員溝通,促成對設備的改進,終於做出了可以檢測掃描鏡動態精度檢測的儀器。
項目推進困難重重,團隊裏的年輕人來了又走了,卻仍有不少人一直堅持著。探測儀團隊的“元老”之一王占虎動過離開的念頭,甚至還去應聘新工作,可想到做夢都想調出的第一束紅外幹涉信號,最後一刻還是留了下來。“去年探測儀隨風四升空,從此感覺天空中多了一個親戚。”他說,“為一顆星做一輩子,我願意。”
網友評論
@黃chris:見證曆史的時刻!一定要截張圖紀念一下
@原來是你呀:厲害了我的國!
@楊紅:終於換成“中國製造”了!俺驕傲,曾經為之奮鬥過十年!
@李怡辰:哈哈哈,當年的地理題目就是“微信的啟動圖片是什麼時候照的”,絕版了
@KIKI:這是明年高考地理題,別怪我沒提醒你們!
@任多: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微信啟動頁終於高清了,而且中心點也移到了我大中國,鼓掌!驕傲!
然而也有很多網友關心
微信頁麵上那個孤獨的小人
@dreamlucid:那個人一個人站在外星上看地球不是依然很孤獨嗎……
@幄圇岜鯡忑:而背影卻依然孤獨
@叮當了:給個更好的建議,剪影裏不要隻放一個人,多放一個人手牽手,寓意社交軟件並不是讓我們孤獨地仰望偌大的世界,而是瀚海星空裏我還有你。
小編也好奇了
微信啟動畫麵的小人到底站哪兒?
腫麼知道TA的具體位置呢?
首先,判斷的是位置。
以下圖為例,小人所處的位置位於A點正上方,而A點西邊是非洲大陸,東北方向一點點是馬達加斯加。你隻要處於地球南緯 30°,東經 37°這點附近的上空,距離地球表麵大於月 2.5 萬公裏,鏡頭和地球之間無遮擋,然後這個小人站在你前麵,就可以看到這一幕。
其次,判斷的是時間。
先由月相得出是新月,並且開機圖南方的南極圈全是亮的,也就是南極圈出現了極晝,也就是冬至日前後,滿足新月最南的條件!接著來看地方時,太陽直射點為東經 37°左右,該經度地方時為正午 12 點,地球每小時轉過 15°。這時預估格林尼治時間大約為上午 9 點半。
最後,判斷的是環境。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小人站在月球上,沒有被太陽照亮又能看見地球,那麼他一定是背光或者身後有什麼把太陽光擋住了。並且小人看到的地球上麵就是北方,證明他站在月球的北半球,但是他踩的地方又太彎,那他一定不是直接踩在月球表麵上,而是站在一個球形穹頂上麵。
所以得出結論:隻要這個小夥伴站在地球南緯 30°,東經 37°這點附近的上空,距離地球表麵大於月 2.5 萬公裏,鏡頭和地球之間無遮擋,拍攝者從後麵以長焦鏡頭拍攝,選擇任何一個冬至日(保證南極圈極晝),待到格林尼治時間九點半,就可以拍到微信主畫麵。
來源:網絡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係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最後更新:2017-10-08 1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