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9 返回首頁    go 奇藝


區塊鏈並非點金石謹防炒作過後一地雞毛

摘要

風口輪流轉。近期,“區塊鏈”似乎已替代“人工智能”成為最新的炒作概念。徐小平“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的言論被當成某種“宣言”傳遞,隻要沾上了“區塊鏈”這幾個字股價就開始瘋漲。投資者若盲目跟風,很容易被“割韭菜”。

  風口輪流轉。近期,“區塊鏈”似乎已替代“人工智能”成為最新的炒作概念。徐小平“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的言論被當成某種“宣言”傳遞,隻要沾上了“區塊鏈”這幾個字股價就開始瘋漲。投資者若盲目跟風,很容易被“割韭菜”。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並不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概念,其誕生已久,但在唿聲漸高的同時,其具體的應用和落地卻一直語焉不詳,頗有叫響不叫座的意味。相比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區塊鏈似乎很難理解,而相較於其本身的概念,“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智能合約” 等標簽可能更廣為人知。擁躉者認為區塊鏈將建構下一代價值互聯網,進而改變未來的商業和社會格局。更為理性的看法則是對待技術的一貫態度:短期不高估,長期不低估。

  這無疑是一種理性的態度。對區塊鏈概念的追捧情緒從極客圈傳遞至資本市場,一些股價沉睡已久的公司貼上“區塊鏈”的標簽後“枯木逢春”,區塊鏈似乎成為點金石。然而細究這些公司與區塊鏈相關的業務則不難發現,無論是A股相關上市公司還是中概股,其釋放出的消息多為準備開展區塊鏈項目或者與一些區塊鏈創業公司合作,難言成熟的應用。更有甚者,可以隱隱看到首次公開募幣(ICO)的影子,比如迅雷的玩客幣,暴風新影的播控雲,人人網擬推出的人人幣等。盡管這些公司都在極力撇清與ICO的關係,並將代幣改為積分,但獎勵機製實質上與ICO如出一轍,難逃打擦邊球之嫌。

  此外,區塊鏈被賦予太多意義,但必須明確的是,區塊鏈不是萬能的,其應用局限在某些領域,正如互聯網的發展並未完全替代傳統行業一樣,區塊鏈不可能完全替代或顛覆現有的互聯網。且其發展一定是漸進式的,目前1.0的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尚未發展充分,2.0時代的智能合約等應用剛剛起步,3.0的大規模運用為時尚早,區塊鏈不應被神化。

  從市場的角度看,概念股炒作往往存在較高的風險。在投機心理的驅使下,對概念背後代表的技術不甚了解卻盲目跟風,不符合價值投資理念,也很難不被“割韭菜”。十年過去,區塊鏈應用仍是霧裏看花,需要更多時間來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市場更多的耐心,在炒作的時候視若珍寶,熱點過後便棄若敝屣,對這項頂著如此多光環的技術來說,可能留下一地雞毛。在這方麵,曾經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的種種P2P概念股已經給了我們太多教訓。

(原標題:區塊鏈並非點金石謹防炒作過後一地雞毛)

(責任編輯:DF353)

最後更新:2018-01-13 17:12:56

  上一篇:go 區塊鏈行情火爆!概念公司紛紛澄清 技術未成熟還在半山腰(附圖解)
  下一篇:go 迅雷“鏈克”為變相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