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0 返回首頁    go 群英


女子失足落入火山口,瞬間化成一團煙!微信裏瘋傳,真相其實是……

最近不少微信群裏流傳這樣一個畫麵

女孩站在火山旁

一個趔趄就掉進了火山湖

變成一團煙

點擊播放 GIF/1123K

還配上了一張這樣的圖

嚇的小編一愣一愣的

但是

這是謠言!

別信!

也別再傳播!

關於圖片中說是香港遊客,那是2007年的新聞報道

那文首那個女孩掉進火山的片段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戳視頻

看到視頻後半部分了吧?

當時是女孩在海邊拍照片

腳下打滑掉落到礁石下方,但很快被朋友拉了上來

微信群傳的掉進火山這是特效特效特效!

微博上多位博主也發布了女孩掉落的圖片配文為

“有一個會做特效的男朋友是什麼樣的體驗”

看到了嗎,真不是女孩掉進火山裏

而是有個會特效的男朋友....

所以謠言到此為止,別再傳了!

在朋友圈、微信群中經常會看到這類不實消息

這就來盤點一下朋友圈十大謠言

一起來看看吧

朋友圈十大謠言

1、撿到錢包尋失主,內含身份證、多張銀行卡、大量現金等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幫忙轉一下,我朋友撿到一個錢包,裏麵有一張身份證:魏偉健,卡10多張,現金8000元左右,飛機票2張,魏偉健,魏巧英,飛機票是後天的,大家幫忙擴散,贈人玫瑰,手有留香,傳遞正能量,失主請聯係:13*********,誰的群多,幫忙轉一下

真相:

這個“魏偉健”丟錢包的謠言,早在2月份就已經出現在網絡上了,在7月份又熱傳起來。

這則謠言陸續出現各種地區版本,包括廣東深圳、山東嘉祥、河南禹州、甘肅的漳縣等地,消息內容基本一致,隻是丟錢包的人和撿到錢包人的手機號各不相同。不得不說“魏偉健”等人的錢包真是個神奇的錢包,丟遍了大半個中國。但有媒體記者專門就此做過求證,這些手機號不是號主表示與丟錢包一事無關,就是無法打通。

這類丟錢包、丟準考證的網絡熱傳信息,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不實信息。正常情況下,個人如撿到失物,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交給丟失地的公安機關,由警方與失主取得聯係,這樣不僅方便失主可以更快的找回自己丟失的物品,也避免失物錯領等情況發生。而通過互聯網傳播來尋找失主的方法,不僅效率低,且很有可能在傳播過程中被人篡改信息而無從求證,如篡改手機號碼聯係方式,會對手機號主造成生活騷擾,也有可能出現吸費電話等詐騙形式。

2、騙子可以通過自動碰號軟件破譯你的微信號和銀行卡密碼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公安部經偵局通報近期發現很多群裏

出現以下這些騙子:

一美女說無聊

二色情號

三55℃杯

四誰有好項目

五我要退群了

六陳安之名片

七辦理信用卡

八辦理充話費

九賣菜刀美女

騙子進群後就會拉進來一個同夥,進群後立刻改換名字,一個人先發廣告,發完廣告再換頭像換昵稱,讓你找不到。另一個人則就在群裏繼續潛伏也換頭像換昵稱。

通過加微信後軟件自動碰號,破譯你的微信號和銀行卡密碼,將你的錢全部盜走!群主一旦發現要立即踢出!否則後患無窮!大家注意警惕,不要上當受騙!

騰訊公司安保部 2017.06.12

真相:

這段內容前半部分借"公安部刑偵局"名義,例舉了一些比較常見的一些網絡騙局,確實有一定提醒意義。但後麵提到的“通過加微信後軟件自動碰號,破譯你的微信號和銀行卡密碼,將你的錢全部盜走”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過於誇大風險、聳人聽聞。

最後,騰訊公司不存在所謂"安保部"。

3、衡陽小學生器官被挖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湖南衡陽2小學生器官被取,取完後放在路邊”的視頻在朋友圈廣為流傳,同時,近期也出現多則“衡陽縣西渡兩小學生今天被人發現腎被偷了”、“衡陽縣洪市兩學生眼睛被挖”、“衡南縣小學生回家路上被挖腎”等小學生被挖器官的消息。

真相:

關於“衡陽小學生被挖器官”傳聞,衡陽市公安局已發布權威消息進行了辟謠。散播謠言者也已被拘留處罰。

類似偷腎、挖眼睛這種偷器官謠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雖地方不同,但內容卻大致相同。許多地方也都進行了官方辟謠,隻是謠言還是層出不窮。

再說,活體器官買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器官移植是需要配型的,而這個配型不是簡單的血型相配,還需要供體和受體雙方的組織盡量靠近,否則受體的免疫係統會攻擊和排斥外來組織。且器官從身體中取出之後,需要在嚴苛的衛生條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時間內還沒移植進受體,就已失去作用了,即便犯罪團夥私下盜取了器官,腎移植手術的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4、必看,醫保報銷正確方法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醫保卡的正確使用注意:牽扯到報銷!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有一張醫保卡,在使用過程中有些事情是要特別留意的,否則就會吃啞巴虧!本篇文字,非常重要!敬請閱後分享!

如果生大病需要住院治療,好辦,隻要把卡交給醫院,就可以安心治療了。卡裏麵一分錢沒有也沒關係。出院時醫院會和醫保中心結算,個人隻需負擔三分之一的費用。

門診,那就要用卡內餘額支付門診費用,倘若卡內餘額全部用完怎麼辦?自掏腰包唄,不錯。可是當我們自費金額超過1200元後,超出部分是可以享受報銷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舉個例子:如果你在一家醫院看門診花了2000元,則超出的800元可以報銷480元,個人隻承擔320元,醫院和醫保中心直接結算,這個你不用操心。

可是請注意:在去醫院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區醫院轉一下(轉要去的醫院)。注意:每換一次醫院就要再轉一次,這個手續萬萬不能省略!否則的話即便你花了萬兒八千的,對不起,一分錢的報銷也沒有,全部自費!

去專科醫院看病無需轉,如腦科醫院、胸科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等等,因為這些醫院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費部分是可以累加的,每年隻要達到1200元,超過部分就可按比例報銷。

有許多政策往往我們是不清楚的,而相關政府部門似乎也不想讓我們知道,個中緣由大家自己去揣測吧。不信問問你身邊的人,有幾個人知道這條規定的?

最後,請保存全國勞動保障電話:12333。在使用醫保卡時,有任何疑問,均可致電。

真相:

經多地醫保局確認,此消息所謂的“醫保正確報銷方法”並不屬實。

1、生大病住院,持卡隻需負擔1/3的費用?

按照相關規定,持卡人住院都可享受報銷政策,不存在大病和普通疾病的限製,但城鎮職工醫保患者會因使用藥品種類不同報銷比例不同,城鎮居民患者會因所住醫院級別不同報銷比例不同。因此,文章中提及個人隻需負擔1/3的費用並不準確。

2、門診自費超1200元報60%?

普通門診就醫使用醫保卡支付費用,卡上個人賬戶的錢用完後,個人使用現金支付。對於危重病人的門診搶救費用可以按照住院費用報銷來對待。沒有門診費用超過1200元,超出部分報銷60%的政策規定。

3、去大醫院看病前,一定得去社區醫院一趟?

醫保就醫實行定點醫療機構管理,隻要持有醫保卡,患者可到任意定點醫院住院治療,並享受相應比例的報銷。沒有“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區醫院、或者專科醫院轉一下”的規定。且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隻跟本人住院具體檢查治療項目有關,跟之前住不住、轉不轉醫院沒有關係。

4、自費部分可累加,超1200元就按比例報銷?

對於醫保自費部分醫療費用沒有累加報銷的規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予報銷。醫保中心相關人員表示,目前,全國各地實施的醫保政策不盡相同,具體還需遵循屬地管理原則。

5、“一把粗鹽+一把口水”能擊破車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日,一個“粗鹽加口水擊破車窗玻璃”的小視頻在網絡上瘋傳。視頻中一名男子進行示範,往手中的一把“鹽”吐口水,再拋向車窗,玻璃發出一聲悶響,瞬間破裂。視頻還配有文字說明稱:“如今破車窗玻璃的方法又有了新技巧了,任何地方都可以隨意的辦得到。以下視頻是被捕的小偷當場被迫現場示範。看完了以後,春節將至,誰把貴重或值錢的東西放在車內都要小心。材料:一把粗鹽一把口水。”下圖為謠言視頻的部分動態截圖:

點擊播放 GIF/1349K

真相:

“粗鹽+口水”能擊破車窗玻璃的說法並不屬實。

這段視頻實際上來自印尼,視頻中的所謂的白色“粗鹽”並不是真的粗鹽 ,而是硬度極高的“氧化鋁”製成的“火花塞”,是一種高硬度的白色固體,由於硬度極高,所以才敲破玻璃輕而易舉。而吐點口水隻是小偷的噱頭而已,這個動作讓大家誤以為該視頻中的白色物體是粗鹽,所以信以為真並進行傳播。

而為什麼簡單的一把顆粒,就可以輕易敲碎汽車車窗呢?

這是因為:汽車車窗都是采用的鋼化玻璃,好處是破碎後不會形成尖銳的大塊碎片,對人相對安全,也正是鋼化玻璃的這種特性,使得視頻中的現象得以產生。因為鋼化玻璃做過熱處理,內部存在巨大的應力,這種玻璃最裏麵的部分是高度“受拉”狀態,而玻璃表層部分是高度“受壓”狀態,形象的說,整塊鋼化玻璃是處於自己跟自己“較著勁”的平衡態,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性,一旦出現第一個破口,哪怕隻是表層破損,整塊玻璃的應力會集中釋放而迅速“土崩瓦解”成細小碎片。

此外,專業人士也專門做過測試,事實證明用摻了口水的粗鹽砸車窗,基本沒有任何效果,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證實了這是個謠言。

6、小孩就醫要實名製,沒保險不要去醫院,否則可能被終身拒保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溫馨提示8月1號開始小孩去醫院要實名製,沒有保險的不要亂去醫院,一旦有檢查記錄以後保險公司都會查得到,孩子滿月就要上保險,否則一不小心醫院有記錄就可能被終身拒保!“未雨綢繆,早作準備”出生滿28天,即可投保,不留隱患保險,讓我們的愛,陪伴孩子的一生!

真相:

經核實,這是由“2011年8月北京兒童醫院推行看病實名製”引申出來的不實消息。

據兒童醫院新聞發言人介紹,為了方便患兒就醫,從2011年8月開始,北京兒童醫院正式推行就診實名製。家長在建卡時必須提供孩子的三個關鍵信息:“名字”、“性別”、“出生年月日”,該就診卡可以一直用到孩子18歲。就診時如果發現信息不符,醫生可拒絕為其診療。稱此舉可避免在就診過程中患兒的信息誤差,同時也能避免部分倒賣專家號現象。

而文中所提到的“沒有保險不要去醫院,否則會終身拒保”一說,未見有任何媒體進行相關報道,應為捏造。

7、交警大隊明天開始下農村抓騎摩托車無證駕駛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重要通知:交警大隊明天開始下農村抓騎摩托車無證駕駛 抓住拘留。明天 、後天 、大後天晚上八點開始,全市區,縣抓酒駕,無證,無牌。市支隊帶隊,電視台跟拍,一直到17號,共計1200個酒駕任務,互相轉告 ! 祝大家行車安全!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內部消息!發給自己有車的朋友!

真相:

“交警已到XX有1200個酒駕任務”消息並不屬實。此謠言有“南京交警已經到淮安”、“濟南交警已經到滕州”等各地方版本在全國傳流,內容幾乎是一樣,並不定期反複出現,均已先後多次被當地交警部門辟謠。

相關地區交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1200個酒駕任務”這個說法純屬子虛烏有,"對危險駕駛行為的查處是常態整治行動,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沒有限額或指標,也不會有截止日期"。

點評:

這些貌似正能量的“友情提示”,實際是利用人們對交通法規的關注,把虛假內容摻雜在真實的法規中,變得真假難辯。交通行駛安全第一,我們還是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杜絕各類危險駕駛行為。而關於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實施條例等相關信息,還請大家關注新聞媒體對地方交規的報道,或直接登錄交管網查詢,不要盲目聽信網絡傳言,以訛傳訛。

最後更新:2017-08-19 23:36:39

  上一篇:go 微信內測的“不常聯係”功能上線,刪除好友更方便
  下一篇:go 微信新騙局!朋友微信發語音借錢,竟是假的!聲音卻一模一樣!